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奇思妙解(下册)
发布时间:2020-08-24 来源: 主持词 点击:
1
最近五年分析题解题思路分析
写在前面的话 考研政治分析题在整个试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我给大家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分析题着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生搬硬套
在考场上不要见到与平常模拟题相似的试题就生搬硬套,一定要认真分析试题的材料和设问,要把我们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地加以运用。无论是谁的模拟题都不可能与真题完全一样,即使材料和设问一样,答案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答案。
二、要善于分析材料中关键信息
材料中关键信息是根据设问确定的,我们要把设问的两个问题都看完再做分析,不要孤立地分析,要根据设问的关键词语寻找材料的关键信息,尤其是重要的句子(topic sentence)。分析题不是着眼于记忆能力的考查,而是着眼于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只要我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设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恰当的分析,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三、要善于挖掘隐含信息
分析题的设问常常有隐含性,大家一定要思考,试题到底涉及到的是哪部分知识,特别是引号中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如 2020 年第 34 题 第(1)问,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 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一定要理解“一物降一物”的含义,就是事物相生相克的现象,体现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如 2017 年 35 题第(1)问,如何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我们一定要先理解“最
2 突出的短板”是什么意思,最“突出的短板”其实就是“木桶原理”的应用,即一个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小康,最难做到的就是“全面”,农村贫困人口的脱离问题关系到整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果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要求,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体现,因此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如 2017 年的 36 题第(2)问,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知道长征是一个比喻,长征的胜利只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进行“长征”。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长征路,我们这一带人的长征路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今天的长征路上仍然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要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继续保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永不懈怠,永不停息。因此,“长征永远在路上”。例如 2016 年的 36 题第(1)问 1949 年春,为什么毛泽东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我们必须首先知道“赶考”是什么意思。“赶考”就是参加考试,面临新的考验。到了 1949 年春,全国胜利的大局已定,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面临新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这些考验和任务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深入理解“赶考”的含义,才能正确回答问题。2015 年 34 题第(1)问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我们必须知道“阿里巴巴的宝库”和“潘多拉的魔盒”是什么意思。2015 年 35 题第(1)问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一起走”,我们必须知道大猫和小猫是什么意思,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2015 年 36 题第(1)问“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马克思进文庙”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然后才能回答问题。
3 四、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我们在回答其他学科的分析题时,,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特别是第 35 题,我们就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分析。例如 2020 年 35 题第(1)问)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们可以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进行回答。
2020 年 35 题第(2)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回答。2019年35题第(2)问如何理解进入新时代必须“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我们回答“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绕口令),必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 善于运用发散思维
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时,不能就题论题,要把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例如回答 2017年第 35 题的第(1)问时,我们就应该联系到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两个理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等知识。我们在回答“为什么”是常常要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即 what 、how 、why 是紧密联系的,大家要注意这样的套路。不要只回答为什么,特别是试题涉及一些基本概念的时候,必须回答有关概念,以免遗漏一些必须回答的要点。
六、 善于进行迁移
我们在考场上遇到一个新问题,要思考一下与原来的真题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例如 2017 年第 34 题的第(2)问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在于人类自身”这一设问与 2015 年 34 题第(1)问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其实都是考查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迁移,尤其是哲学试题迁移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个学科的分析题重复率很高,我们只要把这两个学
4 科的历年真题研究透彻,就可以顺利应对这两个学科的分析题的。每年改变的只是材料,而原理基本上是重复的。
七认真研究真题的思路
我们在回答考场上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一些启示类的试题,就需要同学们研究真题来体会和学习的,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启示类试题时,我们经常会用用到这样一些“套话”:“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要用辩证思维方法”、“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同学们复习的时候应该加以总结。
《最近五年分析题解题思路分析》对于每一道真题的解题思路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分为解题思路分析、答案要点、参考答案三个部分,对于一些试题还进行了拓展,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对于备考复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给出的答案要点体现的是专家的水平,不适合同学们学习,我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的解答,适合学生学习。
需要本书的同学可以看新浪微博李远方考研政治中的《最近五年马原分析题奇思妙解》。
李远方 2020 年 2 月
5 第一部分:最近五年 马原分析题解题思路分析
34.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在大面积地驯化种植农作物以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病虫害的斗争。在上世纪 40 年代,为遏止庄稼发生病虫害,人类发明了化学农药。然而,化学农药在迅速杀死害虫、有效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也很快显现出来。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在生物防治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某种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生物防治的方法,其实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例如,水花生原产于南美洲,这种看起来很寻常的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一颗植物一年就可以发展成一大片,如不及时清除,农作物很可能会绝收。水花生不仅侵占农田、林地,还侵染塘堰及沟渠,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造成局部水域的水体交换受阻、水质恶化、水体缺氧、鱼蟹大面积死亡。在公共绿地和居民区生长蔓延,还会传播多种寄生虫。为了防止水花生泛滥,农业技术人员最初分别尝试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如采取人工打捞、机械粉碎等手段。
但物理防治手段成本高,而且加剧水花生蔓延;化学防治则会将其他水生植物一并杀死,还会带来农药次生污染。通过实地调研,农业技术人员最终确定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引进水花生叶甲。叶甲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专食性,只吃水花生,不会对一般农作物造成祸害。再如,大棚菜容易产生一种暗红色的叶螨,科学家就找到了一种叶螨的天生“死对头”捕食蟎, 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生物防治帮助人们跳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用化学农药的传统思维模式。据统计,我国每年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农作物面积达 4 亿至 5 亿亩次,“十三五”期间, 还力争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率提高至 40%以上。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农业病虫
6 害治理的又一项创新之举。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这是生物防治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8 日、2019 年 1 月 22 日) (1) 分析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 平衡法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2) 为什么说“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会越走越宽”? 【解题思路】对立第(1)问,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一物降一物”的含义,即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我们可以联想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对于第(2) 问,我们必须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突破过时的陈规。我们只有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 ,才能以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如果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跳不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圈子,就不可能用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因此,只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在求新、求变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寻找新思路和新办法,才能使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从而不断开辟新境界。
【答案要点】(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之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叶螨、捕食蟎,水花生、水花生甲等)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自然界的生物(叶螨、捕食蟎,水花生、水花生甲等)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生物之间“一物降一物” 现象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 【参考答案】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材料中各种生物之间“一物降一物” 平衡法则就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自然界中的“一物降一物” 平衡法则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答案要点】(2)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践基础上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能够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促进对事物能动性、创造性认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注: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圈子,以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如果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跳不出传统思维模式的圈子,就不可能用新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因此“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2019.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8 材料 1 1978 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
这是 1978 年 5 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8 年 5 月 11 日) 材料 2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9 摘自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分) (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 分) 【解题思路】2018 年是实践标准大讨论 40 周年,对于第(1)问题,我们从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第(2)问,我们可以运用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即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有理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能够使一定的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从而能够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否相符合。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和逻辑证明,对于新的认识活动以及探索论证真理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参考答案】(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能是社会实践。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
10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所以,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案要点】(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确定性和绝对性;实践检验真理又受到一定的具体条件的制约,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实践是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创新的理论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良性互动过程。
【参考答案】(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的,又具有不确定性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实践的检验,从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2018.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定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该注意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地解决了妨功害能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平方根制约因素。
11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解题思路】对于第(1)问,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进行分析,由于主要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要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即要捉住主要矛盾,但是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于第(2)问,要注意以下二点:一是根据设问要求叙述相关原理。设问明确指出”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我们必须根据材料 1 中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述。二是必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一主要矛盾中哪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一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着力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要点】(1)在事物复杂的矛盾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及其发展。事物矛盾的性质和地位不同,决定解决矛盾的差异。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妥善解决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分析和解决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把握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参考答案】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数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把握次要矛盾,重点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牛鼻子”,因此,“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要点】(2)在事物复杂的矛盾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及其发展。事物矛盾的性质和地位不同,决定解决矛盾的差异。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妥善解决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分析和解决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把握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参考答案】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把握次要矛盾,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拓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的两点论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的重点论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17.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6 年 3 月,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谷歌围棋人工智能程序 AlphaGo(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AlphaGo 最终以 4:1 击败李世石,此次 AlphaGo 的胜利被业界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一般被认为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产生具有类人智能的计算系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人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诸多领城取得了一连串重要突破。196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1982 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神经网络模型;1997 年,I BM“深蓝”电脑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 年,IBM 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电视答题节目中战胜两位人类冠军;2013 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別上也获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充满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其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2016 年 2 月,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无人驾驶汽车因躲避路上障碍物而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这凸显出人工智能设备在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场景时面临的挑战。人们还担心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的问題,比如将机器人用于战争是否会带来像核武器一样的后果。
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的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所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矸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題。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健在于人类自己。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減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即使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 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 51%的好处。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无论谁胜谁败,人类都是最后的赢家。总之,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年 4 月 12 日)、《参考消息》(2016 年 6 月 30 日)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4 分)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6 分)
【解题思路】对于第(1)问,首先,我们必须回答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至少应该回答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其次,我们必须回答,价值评价多样性的原因。
【答案要点】(1)人们生活中面临的“是不是”与“该不该”的问题就是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有着自身的内在技术动力和社会动因。
13 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中,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这里主要涉及的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产生的价值问题。人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评价,这其中就与价值的主体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有关。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中,我们要处理好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真理离不开价值,离开价值,真理就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价值离不开真理,离开真理,价值就无法实现。
价值评价则要揭示和表达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主体总是运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即尺度去考量客体,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情感、兴趣和爱好等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使评价结果受到主体意志的影响,因此,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新事物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答案要点】(2)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都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创新的成果。在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中,应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和后果。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所造成。无论何种科学技术都是人类自身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产物,如何运用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
【参考答案】(2)科学技术的作用具有二重性,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也可能由于使用不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和后果。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应用时所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缺乏对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所造成。
人们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才能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做到兴利除弊。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类对它的如何使用,与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关系。因此,“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2016.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 年 2 月 11 日)
材料 2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
14 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 年 1 月 23日)
材料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从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4 月 1 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 分)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5 分)
【解题思路】对于第(1)问,回答认识论的有关问题,首先,必须回答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我们才能分析出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即实践——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和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其次,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什么。最后,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四个全面”是怎样体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即“四个全面”来自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对于第(2)问,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什么辩证思维,其次,回答"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和辩证思维之间的联系。
【答案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四个全面”来自实践,要发挥好它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还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以进一步发展完善。(2 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来自实践的认识或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四个全面”对新的实践具有指导引领作用。(2 分)“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循环往复的演进过程(1 分)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对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的提出和形成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实践中提出来的,必须重新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并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2)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承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的发展
15 规律。(2 分)“四个全面”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思想,揭示了“四个全面”之间及各个“全面”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它既直指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抓住了发展中的“牛鼻子”,又对各种矛盾心中有数,以通过优先解决主要矛盾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还体现了整体地、全面地看待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了全局观。
【参考答案】(2)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指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针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地位,是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牛鼻子”,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之间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体现了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拓展】五大思维能力(重点是辩证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 、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不墨守成规, , 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最近五年概论 分析题解题思路分析
35.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1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懈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0 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 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
16 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强 国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必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材料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 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 2035 年,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 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2)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对于(1)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首先,必须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说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知道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然后才能谈怎样理解的问题;其次,我们可以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进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建立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对于(2)问,首先根据我给大家提供的分析题答题金句,首先,回答国家制度的地位;其次,回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地位;最后,运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二者的关系。
【答案要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执政实践,为建立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
17 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科学制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国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制度和治理体系。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和人民长期实践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