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幽默感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教师的幽默感篇一:教师如何培养幽默感
教师如何培养幽默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教师态度严肃、讲话语调刻板或常以树立“师道尊严”为己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另一些教师则注重语言技巧,富于幽默感,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欢迎。雨果认为:“人生是一串由苦难组成的念珠,我们应笑着数完它。”在苦短的人生历程中,能不能笑着行走,会不会笑着行走,是人生高下优劣的标志。人们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你是教师,并希望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那么,千万别忘了幽默。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不幽默,你就别当教师。
谁不想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谈吐,去淡化冲突,协调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呢?问题是,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最近看了一本书,就指出:幽默也是有技巧的。
一、自我嘲讽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嘲讽自己的某种缺点,在学生面前主动贬低以体现教师心灵的豁达与纯净,并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如某教师较胖,在接手所教班的开始,就自我介绍道:“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超水平地发挥带头作用,出门的时候,你们跟在我后面,夏天晒不着太阳,冬天吹不到冷风,怎么样,欢迎我这个带头人吗?”又如某教师很矮,他就对学生说:“我一无所长,却身不由己,但民主意识很好,与同学平起平坐,绝不会高高在上,小心我会借你的漂亮小衣服来穿。”再如,有一个梁老师,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梁”、“粱”,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形和义的不同之处,等学生说完,再介绍自己姓梁,是栋梁的梁,让学生别把它写成高粱的粱,把老师当粮食给吃了。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后面的授课便如顺水行舟。
当然,运用自我嘲讽这一技巧时也要注意一点,就是对自己的缺点要尽量说得玄乎一点,要有显而易见的虚幻感,荒谬感,如果说得太实,难免起不到幽默的效果,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
二、以愚启智,装傻刺过
就是教师故作蠢言,故作大言,以激起学生反驳或跃跃欲试的激情,运用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一目了然荒谬之处,而教师要不动声色地装傻,例如:如程少堂老师(引自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在学生背《世说新语·咏雪》后,对学生说:“没学过也能背下来,不错!你年纪这么小就可将这首诗背下来。我小时候只能背《毛主席语录》的。(笑声)毛主席是男的还是女的?”(哄堂)有学生说是男的。:“啊,那你比我聪明。我小时候以为毛主席是女的,(哄堂)因为毛主席的头发很长”。又如有个学生将讲台上放着的捐献给灾区小朋友的图书拿走了一本,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把书送回来。就说:“这本书一定是先到灾区去侦察灾情去了,我们现在需要打个电话给它,要它遵守纪律,马上归队,同大部队一起
出发”。再如:在学了《守株待兔》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反复吃透课文,故作愚言启发学生:“学了后,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决定不教书了,也到那个地方去白捡撞死的兔子,同学们,你们赞成老师的想法吗?”学生在哄笑中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聪明,这恰好是愚言激发出来的。
三、偷换概念。
概念被偷换得越是隐蔽,产生的幽默效果越是强烈,第一,可以利用概念的多种含义,由一种含义突然向另一种含义转移。例如:学生问班主任,到底是王老师还是李老师能干一点?班主任趁势说:“什么叫能干?”学生回答:“就是说话能逗我们笑。”班主任马上说:“恐怕鹦鹉要能干一点。”在这里,偷换了“人说话”和“鸟学舌”的概念,巧妙避开了对其他老师做评价的尴尬话题。又如:有个学生甲私自拿了乙的一个玩具,第二天他问老师:“如果老师你知道有个同学的玩具——变形金刚跑到别人的书包里了,结果会怎么样呢?”为了启发学生把玩具送回去,老师说:“其实老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果是——变形金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变成了汽车,悄悄开回主人的车库里了。第二、运用语义双关。因为同一个概念包含一明一暗两层意思,比如学生问老师,我的这些检讨书中,哪一张写得最好?老师说是最后一张,这里,就把“文字好”变成了“效果好”,从而使“最后一张”包含了两层意思,明里好象是指“这些”中的最后一张,而实际是指变好之前所写的最后一张检讨,用双关语对学生提出了迅速改正错误,不再重犯的希望。又如,在考试之前,可以对那些喜欢作弊的学生,提醒说:“争取考个好成绩但不能想方设法”。
四、运用反语
反语即说反话,要求是声东击西,“睁着眼睛说瞎话”,把真话往反里说,把反话说绝,说得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形。例如,有名学生在教室里高声夸口说:“我从来不复习,照样得60分,”恰巧被教师听见,这名教师就说:“还是你最能干,同学们看,得60分多好呀!可以看爸爸表演‘吹胡子瞪眼睛’,可以听妈妈演唱‘唉声叹气’,还可以整天玩得‘提心掉胆’,将来升学了,更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一筹莫展’??”此时同学们心领神会的笑声,实际上就给了该同学善意的嘲讽。再如,对班上学生抽烟的现象进行幽默语批评:“今天我向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第一可以防小偷。吸烟会引起深夜的剧烈咳嗽,小偷怎么敢上门呢?第二,可以节省衣料。咳久了就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些。第三可以演包清天,从小吸烟,长大了脸色黄中带黑,演包清天不用化妆。第四,永远不老,因为有资料统计,吸烟的历史越长,越短命,当然活不到老了。”正话反说,使严肃的说教反而显得生动有趣。
五、巧言归谬
就是把学生的话加以推理,引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上去,从而指出其错误,让师生在笑声中消除对抗情绪。例如,一教师讲评作文:“这次的作文要求记一件好事,同学们有一半多的人捡到了钱包,老师真羡慕你们的运气,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从未捡到过钱包,你们能不能开个经验交流会,给老师也介绍点经验呀?”此时,老师用笑声批评了学生的千文一面,虚构故事的不正文风。
在运用巧言归缪的时候,其一、是模仿学生的荒谬,不动声色地将他的荒谬向更荒谬推进。例如,上课了,张老师走进课堂,发现黑板上赫然画了一座坟,旁边写了“张老师之墓”。张老师发现后,不动声色,稍停后,对全体学生沉重的说:“张老师不幸逝世了,让我们为他默哀3分钟。”学生听了后一片愕然,而后,张老师脸上阴转晴,“张老师被同学们的深情厚谊所感动,又起死回生了,下面开始上课。”学生不禁捧腹大笑,同时也被老师的机智深深折服,在此间隙,画画者飞快溜上台擦掉画迹。这一过程中,想要制造幽默,教师必须要沉住气,不动声色,才能以笑声后发制人。
其二、直接对学生荒唐的推理反戈一击。例如:有个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能专心听呢?”学生回答:“因为我有两只耳朵。”老师说:“很好,那么,现在你用左脚到教室里去上课,同时用右脚回家去把你家长请到学校来。”这里,就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荒唐推理形式,批评了他的小聪明,同时也避免了正面冲突。
六、语言移植,
就是故意对词语互乱搭配,以造成不协调.例如:教师发现教室里的地面很脏,就指着地面对学生说:“我们班的物产可真丰富呀!你看地上,有五彩斑斓的碎纸片,还有灰黄色的‘龙涎’。我们总不能光生产不出口啊!”用轻松的语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容易收到好的效果,气氛也好。又如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课堂气氛也较紧张,教师就说:“线路不通,短路了。”在学生的笑声中缓和了气氛。
七、胡乱攀比,就是乱打比方
例如:下课了,教室里追追打打,闹声冲天,这时候新班主任走入,立即鸦雀无声。老师说:“怎么,刚才还在上演《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会儿就变成《森林里来了大灰狼》了?”笑声中学生的感情防御很快就自行瓦解了。但是,带有贬抑色彩的胡乱攀比只能用于嘲讽教师自己,否则就弄巧成拙了。
八、以正导反
就是先从正面加以肯定,在学生毫不防范,甚至沾沾自的时候,突然从反面加以解释,让其在措手不及中接受教训。例如,学生手中拿了一叠漫画,洋洋自得,大声说:“这是我上课偷偷给老师画的漫画!”这时候正好教师走进教室,见此情形,马上说:“能借给我几张吗?我女儿最近也喜欢画漫画,我想给她借鉴借鉴。”学生由疑惑而微笑。老师突然又说:“看了你的漫画,再看看你的成绩,我想,她或许上课不会再偷偷画漫画了。”在防范意识还未形成之前给以如此旁敲侧击的批评,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恐怕就难一些了。
九、体态夸张
有时候教师用夸张的态势语,也能形成幽默。例如,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很小,于是教师就走近身边,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然后,大家会心的笑声无疑会提醒了回答者要声音大声点。再如,有学生经常忘记去掉小数末尾的0,教师就利用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算时将得数写成了6.200的机会,用手做一个剪刀的模样,对着黑板上小数末尾的0夸张地做剪的动作,学生先是一愣,接着便恍然大悟。教师这才说:“还有哪位同学要我帮他剪尾巴呀!”一片笑声。如此形象的记忆,根除毛病就容易得多。又如,有位教师在上《虎假狐威》这一课时,一位同学把“扯着嗓子”理解为“拉嗓子”。他“啊”了一声说:“把嗓子拉长?”说完,又用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动作作完了,问:“这能受得了吗?”全班学生捧腹大笑。
列宁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因此,教师在运用幽默艺术的时候,一定要追求高雅,是轻松的诙谐,是机智的含蓄,是挚爱的微笑,而不是油滑,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恶意嘲讽。就让我们用笑声熔铸孩子们的灵魂,用笑声拓宽青少年的胸襟。在笑声中把学生带进美好的未来!
教师的幽默感篇二:教师幽默感培养的意义和策略
教师幽默感培养的意义和策略
( 苏彦春 甘肃 平凉 崆峒区 744000)
摘要:幽默感是个体在幽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经验、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差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幽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师生的情感和谐。要培养教师的幽默感,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认知上富于幽默;情感上宽广丰富;行动上超越自我。
关键词:幽默感;教师;意义;策略
一、幽默感的含义及特征
(一) 幽默感的含义
幽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幽默是指那些因滑稽引起笑,给人带来欢乐的过程。汤笑认为幽默是“逆心里常规的良性刺激快速改成的欣慰感”[1],包括滑稽、笑话、诙谐、讽刺、喜剧、机智等。狭义的幽默则只强调广义幽默中积极的一部分,力求与滑稽、笑话、讽刺等区别开来。《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幽默是通过象征、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生活中矛盾、乖戾不通情理之处使人情不自禁发笑的机智言语或行为的现象。它比滑稽含蓄,比讽刺轻松和温和,带来快乐的色彩,常使人产生微笑、苦笑或会心的笑。一般认为幽默感是“不过于严肃地看待自己以及敢于对自己的弱点发笑的能力”。在幽默感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中,幽默感是指个体在幽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惯常的行为、经验、情感、态度和能力的个体差异。
对于什么是幽默、幽默感?笔者比较赞同王玮先生的观点。王玮先生认为幽默“是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幽默感是对幽默的“感受、领会和回应”。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会行成较为稳定的实践范式和心理定势,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常规、常理,即为“日常尺度”。由于约定俗成,“日常尺度”会成为人们的心理图式和行为习惯。“日常尺度”即源于社会生活,也规范、指导着社会生活。幽默则是对“日常尺度”的一种“轻轻悖反”,也即幽默是从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中而产生。如果人们在“日常尺度”中生活、学习,会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一旦遇到“悖反”,人们会觉得或吃惊恐怖,或滑稽好笑。剧烈的“悖反”,带来的是震惊、恐怖、惊奇、崇高、悲壮;而“轻轻的悖反”,[2]
则会感到滑稽、幽默、轻松、诙谐。“轻轻”是对“悖反”的一种限定,幽默即为“对日常尺度的一种轻轻悖反”。而幽默感是对幽默的一种感受、领会和回应,当然,幽默感也蕴含着对幽默的创造。
(二)幽默感的特征
大凡幽默具有如下共同特征[3]: (1)惹人发笑。幽默与笑声同在,没有笑声的地方,肯定也就没有幽默了。幽默惹人发笑的特性,受历史和地域的制约,也受欣赏者思想情感的影响,以至于有些幽默,有人爱之,有人却不屑。(2)出人意料。幽默之所以好笑,是因为其出人意料,出乎人的意料,人才会笑。这是幽默的机理,也是幽默的奥秘。幽默出人意料的特性,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只有人才能从本能的阈限中超越出来,而具有灵性;从社会常规和心理定势中走出来,而变得活泼诙谐。(3)引人入胜。幽默还必须能引人入胜,把人往真善美的地方带,赋予人
智慧、幸福、健康和自由,让心怀“乡愁”的人们走在“还乡”的路上。幽默感是一种主体性品质。个体的幽默感主要体现在对幽默的感受、理解和回应上,理解与创造幽默,是幽默感的基本内涵。个体的幽默感也是秉承人类的自由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而获得。人类的幽默感,是人类对自身自由本性的审美观照,没有人类,世界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笑。事物之所以好笑,是因为人类自由本性在事物上投射的结果。
二、教师幽默感的含义及特征
(一)教师幽默感的含义
教师幽默感就是教师在教学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机制应变能力和克服消极情绪的语言及行为特征。目前,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青睐幽默教学,幽默被广泛地应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说话风趣,谈吐幽默,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往往更能赢得中学生的好感。
幽默是一种风度,一种优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必然也是一位开朗乐观的人。与幽默的教师相处,学生会感到精神愉悦。在充满着欢乐的笑声中学习,效果倍增。
由此可见,培养教师的幽默感,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肚子里装载着一定数量的经典幽默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乐观精神。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还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
交流和情感交通。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他在知识传授的效果上固然是非常好的,因为他的幽默风趣,学生喜欢听他上课,他能很好的传达知识。但是,在精神上他给学生一种乐观的情绪熏陶也不容忽视。除了父母以外,中学生接触得最多的人也就是他们的老师。教师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有时比父母还大。而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他适时的自嘲以及对待事情的乐观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有着莫大的影响。
(二)教师幽默感的特征
教师的幽默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在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幽默感具有如下特点:
1.教育性
教师的幽默感不是画蛇添足式的故弄玄虚,而是秉承着幽默引人入胜的内涵,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育性是教师幽默感的根本规定,旨在把学生往真善美的地方带。教师幽默感的教育性源于教师幽默感的批判、激励、调整功能。当学生“调皮捣蛋”或“得意忘形”时,教师幽默感是一剂警醒剂和镇静剂;当学生“神不守舍”、“心不在焉”时,教师幽默感是一记惊雷,一缕春风;当课堂干燥晦涩、索然无趣时,教师幽默感会让它变得生动直白、欢乐流畅;当师生间出现误会、对抗时,教师的幽默感会带来师生间的平等与和谐。教师幽默感守望着自由,也赋予着自由;教师幽默感是心灵自由的体现,是人性解放的标尺。教师幽默感无情地鞭笞着无知与独妄,唤醒着沉睡与迷茫,缓和着焦虑和紧张,激励着懒散和疲惫,调整着别扭和冲撞。
2.情感性
幽默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情感。教学除了按规律办事外,还要循情感而行。在教学中,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也是一种显性教育,而情感教育一般被视为理性教育的工具、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理性教育受到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人是理性动物”的同时,“人也是感性的动物”,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人性观的科学诠释。强调情感,关注感受,尊重个性,成为现代人的共同心声。因此,教师幽默感不仅是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工具,而且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感性的历史使命。理性教育叫人明理、睿智,感性教育则叫人丰满、生动。只有理性教育而没有感性教育则会让学生变得干瘪、机械、麻木。因此,教
师也肩负着陶冶学生情感的教育使命,通过自己的幽默感,营造“惹人发笑”的教学氛围,而放牧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感性。也因此,教师的幽默感具有本体的教育价值内涵。
3.创造性
创造是人生的主题,创造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追求,也是教师幽默感的内涵。幽默“出人意料”的特性,表明教师的幽默感必须具有创造的意味。“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之未发”,“教学有法,但无定发;不法之法,是为至法”,进行创造性教学,让每一节课都是新的,是教师幽默感的具体表现。教师幽默感发轫于对“师道尊严”的反抗,对“按部就班”的悖反,教师幽默感理应具有创造和超越的品质。具有幽默感的教师的教学往往令学生得意忘言,使学生产生会心的微笑和心灵的沟通。在教师幽默感的作用下,在超越、创造、圆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实现由形到神、由利到义、由知到智的超跃,获得人性的澄明敞亮、人生的豁达安详。教师教学的“出人意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与学会创造。
三、教师幽默感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有助于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开启学生的心灵。一般而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轻松和谐而不杂乱的课堂气氛最适宜师生双方发挥智能潜力,感知敏锐,想像力丰富,知识更易理解掌握。幽默是兴奋剂,适时巧妙采用,会引发愉快的笑声,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笑而有得。记得有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德,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其二,健康的幽默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妙方。教师如能恰到好处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必然胜过空洞条文规定的说教。其三,幽默可以缓解师生冲突、转化矛盾、打破僵局,促进师生的情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心地年轻,学生会觉得老师真可爱,师生间距离缩小,亲近感加深,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爱上他的课,“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也就容易可导可行了。比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打瞌睡,老师幽默说:“春眠不觉晓,耗时知多少。”学生们会在一笑之余回味无穷。这样的幽默,既含有哲理的提醒,又是温和友善的批评,学生容易接受,还会觉得老师风趣可爱。于是师生之间情感融洽,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四、教师幽默感的培养
教师的幽默感,按马斯洛的说法,应该是教师的一种“似本能”。“似本能”说简单点就是“像人
的本能一样”,是人的发展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人的本能,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虽然是一种先天发展图式,但需要后天环境作用和个人努力才可以“打开”。可见,教师幽默感不是天生固有、自然生成的,而是在后天审美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教师的幽默感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动方面来着手培养:(一)认知上———富于智慧
幽默是“对日常尺度的轻轻悖反”,具有“惹人发笑、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特征,这是教师幽默感培养的基本认识前提。没有对生活、人生的深刻领悟,没有对专业知识的刻苦钻研,就谈不上什么幽默感。幽默感往往与智慧相连,并以智慧为底蕴,智慧是幽默感的“源头活水”。可见,教师幽默感的培养,可以从丰富智慧开始。教师要想富于智慧,必须自觉建立反省认知。智慧是对人类认知活动进行反思的结果,策略也源于这种反思。因此,教师无论在生活、人生上,还是在教学、专业上,都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认知活动中,不论是“无限后退”,还是“无限递进”,抑或是“无限循环”[4],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告别生硬、陌生、结巴,而走向自在、娴熟、从容的开始。在专业知识上,由知识-认知-元认知,无限地实现对问题的思考、对思考问题的思考、对思考问题的再思考,在这种反复的“无限后退”或“无限递进”中,获得认知上的妙悟、人生上的豁达。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追问,会使教师视野开阔、底蕴深厚、真知灼见,自然也会带来教育教学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得心应手。否则,知识上的陌生、人生上的迟钝,无疑会导致教学上的生搬硬套、不苟言笑。知识上的积累、认知上的反思与人生上的妙悟,定会让教师的幽默感在教学中随时、及时地迸发。
(二)情感上———宽广丰富
幽默感属于人的情感范畴,是对教师情感品质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过去人们习惯于在知识和德性上对教师提出要求,而在教师的情感修养上少有谈及。其实,人的认识可以提高,德性可以涵养,情感也一样可以陶冶。笔者觉得个体的情感除了应具备社会性、愉悦性稳定性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性,而幽默感作为一种现代的情感样式,是对“喜怒哀乐”原始情感的一种增补与丰富。幽默、滑稽、荒诞、
教师的幽默感篇三:做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
中外教育的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富有幽默感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能使教学产生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数幽默。记得师范毕业实习时,讲教材教法课的一位老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开场白就给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上课铃响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上讲台,一片齐刷刷的声音问道:“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么问候呀?”同学们立刻省悟过来,齐声道:“师爷好--”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轻松了。那种愉快的情景,2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记忆犹新。
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先生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他讲课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显示出一种大师的气度和智慧。他开的讲座,不仅外语系的学生喜欢,其他系的学生也踊跃前往,场场爆满。在复旦大学评选最杰出教授活动中,陆先生以最高票数雄踞榜首。可以说,陆先生的课堂教学“三笑”论,已不仅是一种幽默的智慧展示,更是一种全新的
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让那些终日板着面孔、永远不苟言笑的老师下课!”一名小学生在“假若我来当校长”的征文中,这样坦陈心曲。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莘莘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么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也许你缺乏一点幽默的天赋,那就努力培养吧!幽默,就是给学生送去欢笑、送去理解、送去信心。
相关热词搜索:幽默感 教师 教师亲和力幽默感 教师幽默感重要性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