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的笑话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关于苹果的笑话篇一:关于苹果你所不知道的11件事
关于苹果你所不知道的11件事
Eleven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Apple
The company behind the ubiquitous iPhone and iPad is famously secretive, but there a few little known facts about the California-based company.
据英国《卫报》报道,如今iPhone和iPad已随处可见,但苹果公司却一直裹在神秘的面纱里。尽管如此,关于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科技公司,我们还是可以稍作了解的。
1 Steve Jobs was adopted and half Syrian
1. 史蒂夫·乔布斯童年被领养,且有一半叙利亚血统。
Apple’s legendary co-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died in October 2011, but while heading up the company Steve Jobs revealed that he was actually adopted and half Syrian. His biological parents, Joanne Schieble and Syrian immigrant Abdulfattah Jandali met as 23-year-old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于2011年10月逝世。据相关消息显示,乔布斯童年曾被收养,而且有一半叙利亚的血统。乔布斯的亲生母亲是乔安妮·席贝尔(Joanne Schieble),亲生父亲是从叙利亚移民到美国的阿卜杜拉法塔赫·詹达利(Abdulfattah Jandali ),他们相识于威斯康星大学,当时他们还是23岁的大学生。
Jobs was put up for adoption in 1955, through pressure from Schieble’s parents. Schieble and Jandali later married and had a daughter, Jobs’ biological sister.
但因为女方父母对这桩恋情的强烈反对,乔布斯最终于1955年被送去领养家庭。席贝尔和詹达利后来也结婚了,并育有一女,也就是乔布斯的亲妹妹。 2 Apple’s first computer was satanically priced
2. 第一代苹果机价格的秘密。
Apple’s first computer, the Apple I, was priced at $666.66. Steve Wozniak apparently priced it without realising that the triple-six configuration had Satanic connotations, instead pricing it at one-third over the wholesale price of $500, and preferring one repeating digit over 667 because it was "easier to type".
第一代苹果机“Apple I”标价666.66美元,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由5个6组成的数字背后所具有的“邪恶涵义”,他只是想让定价比批发价500美元高出1/3。定这个价格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重复数字要比667“更易输入”。
3 Apple ships everything by air, not sea
3. 所有的苹果产品都通过航空运输,而不是海运。
Apple is Cathay Pacific’s biggest freight customer, as it prefers to move most of its stock by air instead of boat. The benefit is being able to move stock quickly rather than cheaply, with stock moved from China to the US in 15 hours instead of 30 days. It means that less money is tied up in stock (normally on credit) before it can be sold on.
苹果是国泰航空最大的货运客户,苹果公司向来通过航空运输派送货物,而不是海运。相比于更廉价的运货方式,苹果选择了更快捷的运货途径,因此送到中国的货物就可以在15天内而不是30天内到达。这意味着在售出之前,库存冻结的资金更少。
It also means that phones, tablets and computers all worth in excess of £500 each are not sitting in a container at sea which might sink or get hijacked.
这也意味着,每一台手机、平板和电脑都具有超过500美元的价值,而不是在茫茫大海上一只集装箱里面临着沉没或被抢劫的危险。
4 A Macintosh is an apple variety
4. “麦金塔”是一种苹果的名字。
The Apple Macintosh is so called because the macintosh was Jef Raskin’s favourite variety of Apple.
“麦金塔”(Macintosh)是苹果个人电脑的一个系列,根据该项目发起人杰夫·拉斯金最爱的苹果品种而命名。
At the time it was just a codename, which Steve Jobs reportedly tried to change to “bicycle” while Raskin was out of the office, but Macintosh stuck until the end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de it onto the box.
一开始“麦金塔”只是一个项目代号而已。据相关报道称,乔布斯曾试图在拉斯金不在公司的时候将其改为“自行车”(bicycle)。但“麦金塔”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并出现在大小包装盒上。
5 Apple’s hero shots aren’t computer generated
5. 苹果产品的效果图并非计算机生成的图形。
The big, glossy super-high-resolution photos of Apple’s latest products in adverts and on its site are not computer generated. Instead, they are a painstaking blend of hundreds of high resolution, super-close up photos all with narrow depths of field.
广告和柜台上那些超大高清的苹果宣传图并非是计算机生成的。相反,那些图片是由数百张高清、微距、小景深拍摄的照片经过繁琐复杂的拼接制成的。
The individual images are stitched together, in a similar way to high dynamic range photography which blends photos with different exposures, into one massive, ultra-high-resolution image entirely in focus.
把数百张实物照片拼到一起的方法类似于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以完全相同的焦点把曝光不同的照片混合到一张超大、超高清的图片里。
6 Steve Wozniak is still an Apple employee
6.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还是苹果的员工。
Apple co-founder Steve “Woz” Wozniak set up the company in 1976 with Steve Jobs in his garage. He no longer actively works for Apple, but is still officially an Apple employee and receives a stipend estimated to be worth $120,000 a year.
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沃兹”(沃兹尼亚克的绰号)1976年在自家车库与乔布斯创立了苹果公司。目前他仍是苹果的正式员工,并且享受一份每年约12万美金的固定津贴。
7 Oh wow. Oh wow. Oh wow
7. 噢,哦,噢,哦,噢,哦
Steve Jobs’ last words were "Oh wow. Oh wow. Oh wow" while looking over the shoulders of his family, according to his sister Mona Simpson, who allowed the eulogy she gave at Jobs‘ memorial servic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辛普森(Mona Simpson)同意将自己的悼词公开发表在《纽约时报》上。根据悼词所言,乔布斯在最后时刻一直望着家人,最后的遗言是“噢,哦,噢,哦,噢,哦”。
8 Apple had three founders
8. 苹果有三位创始人。
Apple was founded in 1976 by three people, Steve Jobs, Steve Wozniak and Ronald Wayne.
苹果公司由三位创始人于1976年创立,分别是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韦恩。
Ronald drew the first Apple logo, wrote the original partnership agreement and the Apple I computer manual, but sold his 10% stake two weeks in for just $800 because of concerns over debt.
韦恩绘制了第一个苹果的商标,撰写了最初的合作契约和第一代苹果机的使用手册。但是韦恩在苹果成立2周后就因负债累累而以800美元卖掉了10%的股份。 That same stake would have been worth over $35bn today.
那10%的股份在今天的价值将超过350亿美元。
9 Thank Ive for the white iPod
9.伊夫的白色iPod
Steve Jobs was opposed to the idea of white products initially, but was convinced to use white as Apple’s primary colour for its products by Apple’s designer Sir Jony Ive.
最初乔布斯反对使用白色作为苹果公司所有产品的基本色,但最终被设计师乔纳森·伊夫说服。
In Ive’s recent biography, former Apple designer Doug Satzger has said that Jobs was only won over by white when shown a different shade called “moon grey”.
在最近出版的伊夫的传记中,前苹果设计师道格·萨茨格(Doug Satzger)说,
关于苹果的笑话篇二:联想决战苹果注定是笑话不是神话
联想决战苹果?注定是笑话不是神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0 09:54:22 / 精华(3) / 置顶(1)
查看( 103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差不多一个月前,已经困在衰退的寒冬中裸奔有时的联想左思右想终于耐不住寂寞的煎熬跳出来,也不顾大家会嘲笑它干巴巴毫无美感的躯体,大声冲着人群喊:“我们不想猝死,我们要与苹果决战!”
中国人不愧是义和团和红卫兵一脉相承的后代,在对待睁眼说瞎话的问题上一向勇敢到让连拍A片都不脸红的日本人也要羞愧到给自己添加敏感词打上马赛克才敢出来走一遭,但我们却完全能挺胸昂首地亮相于红地毯任由观摩而无所顾忌。如果说联想与苹果有何相似之处,那大概就是联想做电脑,苹果也做电脑,苹果卖手机,联想也卖手机,当然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苹果的CEO退休了又出来了,联想的CEO也跟潮流玩了一把退休,然后再跟潮流也玩了一把复出,唯一不同的,乔布斯是身体有病,柳传志是脑子有病。但是,电脑做的最好的,却非苹果,手机卖的最多的,也不是苹果,为何偏找它单挑呢?因为目前苹果是最旺的!中国人向来都是这样的,谁最红就往谁身上靠,这次,老桥段自然不可能演出新剧目,不自量力地找苹果PK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联想这次是否能够逃脱以往只写笑话不写神话的厄运呢?我的答案是:不能。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从来就没有神话出现过,再不可思议的神奇事件,如果拨开表面的画皮,都将是一具毫无想象力和可扩展可雕塑的白骨。人家说我们经济创造了世界奇迹,五十年代如果不靠砸大家家里的铁锅炼钢,就不会有后来的六十年代;六十年代不靠饿死几千万同胞卖粮食来换外汇养两弹一星巩固地位,也等不来七十年代;七十年代不靠强征无偿劳力苦修苦建基础工程,八十年代的所谓改革就只能遥望太平洋;八十年代不靠那些被隔离了几十年的香港台湾同胞雪中送炭救济一下,早就迎来了九十年代的崩盘;九十年代不靠低工资高储蓄的血汗积累,又怎么可能等到新世纪的曙光?新世纪这十年不靠强扒硬抢,也恐怕撑不到完场。联想就是在这怪胎体制下生产出来的畸形儿,当年权贵流行投机倒把,老柳也与其他那些“著名企业家”一样紧跟在后面转型,为中国政治非洲化提供了经济动力,在分果子的时候自然论功行赏大发横财,后来权贵们转玩民生概念后,这些“爱国企业家”立马又为中国经济拉美化做出了政治表率,在排座次的时候又是一马当先笑傲潮头。但这些企业如果剥除必须的民众消费,比如内地的中小城市,你除了选联想的电脑,“Della、HP、Sony”?那是什么啊?即使在号称高度发达和现代化的沿海城市,也是愚民占了大多数。我这栋大楼,住了许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教授,应有尽有,但是我搬进来的第一天,隔壁的高级教师过来打招呼探底细时,听说我是从事IT行业的,马上高兴地对她的教授老公说:“这下好了,以后我们
的电脑坏了可以找对门的。”而她也真是很“信守诺言”,没过多久,她就敲门让我帮她修电脑了,说是她的电脑头天晚上还好好的,但第二天就再也无法打开了,我一看,原来是显卡坏了,就让她去找联想,她很惊讶:“这不是美国品牌么?”我对她贫乏的知识更惊讶,她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居然不知道IBM电脑部门已经被甩给联想几年了!
中国的政经,根本就没有“国际化”的可能,一切“国际化”的行为,都不过是给闭关锁国裁剪下一块装点门面的遮羞布,用来欺骗我隔壁那个发了点小财的高级教师而已,然后再让他们以权威的姿态传授给同样已经脑残的学生们,从而完成一个生态链的忽悠轮回。外国人也不会需要“已经国际化了”的中国产品,能卖出去的,除了拿着中国美元贷款的巴基斯坦和伊朗之类的订单,就是拿了回扣的纳米比亚之类的产品了。华为说要超越思科,那不是神话只是笑话,联想说要打倒苹果,那也只是一个笑话而绝无可能演变成为神话。当思科用网络改变世界的时候,华为还在抄袭着拖累世界前进的程控交换机,当苹果颠覆了手机只能用键盘拨号打电话的传统时,联想还只能依靠联发科提供的集成芯片解决方案造山寨机,他们的大话谎话固然说的动天震地,但真枪实弹决战的时候,却总是如此不值一哂。记得前年有个朋友受聘为首都一家实力不在联想之下的香港上市企业,负责组建一个3G手机研发项目,说是要打造一款比苹果还先进的手机,他得意洋洋地向我演示样机,吹嘘他的多点触控技术如何比苹果先进,他的视频播放效果如何比苹果出色,我直接就泼他冷水:你的JAVA虚拟机技术人员水平跟我差不多水平,又怎么造出超越苹果的机器来呢?不可否认他的组织能力和将帅之才,但就算把他放回到八十年代来做事业,他也大概只能是联想杨、柳,华为中兴任、侯的水平而已,靠时势造出个“英雄”来并不困难,但要真凭本事战斗出一个品牌来,过去的中国没有出现过,现在的中国更加不可能出现,将来的中国?当然还是不可能。他说他的产品要跟随中国3G网络的覆盖同步打响,但是3G已经开展一年多了,他的产品却依然还是默默无闻地无人问津,苹果和思科都可以让陌生人产生购买的欲望,无论是联想、华为还是我那朋友的高科技产品,他们如果除了依靠关系走政府采购、关联交易吃回扣获得市场空间外,我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可以挑战的底气。
这是一个十几亿人民都只会编、只会演、只会看“灰太狼与喜羊羊”蹩脚滑稽戏的国家,在这个愚昧的圈内,自以为聪明的领导在编,自以为聪明的联想在演,而那些只有看戏资格的人也信以为真,只可惜,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中国以及中国里面的这群人存在,中国在地球只是一个小角落,中国人也只是一小撮微不足道的看客,和谐村里可以自娱自乐,村外的人却像看动物园里一样感觉不可思议。朝鲜人表演的很认真,我们看了是不是觉得很可笑?我们表演的很认真,美国人看了,他们是不是也会有如我们笑朝鲜一样的心态呢?
当然,我从不否认,朝鲜人在表演阿里郎和红楼梦时都绝对认真的,联想在表态要和苹果决战也肯定是认真严肃的。只是,你认为这是神话,别人却只当这是笑话
关于苹果的笑话篇三:与数学有关的18个笑话
与数学有关的18个笑话
故事背景:某地、某校、某班进行了一次考试。其中有一试题为:某人一天吃3个苹果,问此人4天吃几个苹果?某生答曰:4×3=12个也。师大怒,曰:汝之不惠!此题应为:3×4=12个也。吾闻此事,乃大惊,即以此事请教数学大师也。
牛顿:如果这张试卷落在我肩上,我一样可以发现万有引力。因为我是站在无数张试卷上才能望的更远。
阿基米德:此老师一定是通过捷径走(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关于苹果的笑话)上讲台的。
祖冲之:此题在《九章算数》的第二章第三节中有述。
欧几里德:老师为什幺不用几何的方法解这道题目?我所研究的几何可是建立在公理的基础上的。
毕达歌拉斯:3×4?唔,第三边应该是5。
高斯:我不能表扬这位学生,因为表扬他就是表扬我自己。
陈景润:我的最好成绩是1+2。
华罗庚:我一生比较满意的事是带出了一帮好学生,此老师好象在向我学习。 王元:这道题目的难度可放在以后的全国数学竞赛中。
笛卡尔:让我躺到床上去想一想。
欧拉:可以用心算吗?
柯西:难道还要用高等数学来求?
韦达:此答案与方程x2-7x+12=0有关,可以考虑用韦达定理来解此题。 费马:你问我这个问题是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还是用法律方式解决?
希尔伯特:为什幺不早一点说这个问题?否则我就把他列入第24个问题了。 罗素:好小子,想挑起第四次数学危机吗!
爱因斯坦:这幺难的问题来问我?不知道我数学能力不强吗?
验算
一日期中考,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所以甲生就带了一个骰子去,乙生坐在他旁边
以下是考试情形:甲生丢骰子甲:3.1.1.3.4.2.4.2.1然后甲生就写完了,开始睡觉不久甲生起来了,又开始丢骰子。
乙:你在干嘛?
甲:验算啊!
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幺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五百只鸭子
一位男教师对两个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两个女人的声音,犹如一千只鸭子的叫声。”
一会儿,教师的妻子来看望他。其中一个女学生赶来报告。“老师,门外有五百只鸭子来看您。”
十一点半
上午第四节课,A生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 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问他:“1.130小数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幺样?” A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
概率
我去参观气象站,看到许多预测天气的最新仪器。参观完毕,我问站长: 「你说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概率下雨时,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站长不必多想便答道:「那就是说,我们这里有四个人,其中三个认为会下雨。」
数字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老师说:「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盖好,十二个人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一个学生接着说:「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四杯25度C的水加在一起就变开水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多少次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
“哪六次?”老师又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
直角
老师:“这道几何题你未经证明,怎幺得出这个角是直角的呢?”
学生:“我用量角器量过了。”
口试
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当场判断正误。
老师:“小林,请你判断一下。”
小林:“我认为答案应该是‘错误’。”
老师:“为什幺呢?”
小林:“因为前面小燕回答说‘正确’,但你没有让她坐下。”
问答
老师:“我给同学们出两个问题,谁只要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就不要求他回答第二个问题了。现在我问第一个问题:谁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
小丽:“我知道,我有99999根头发。”
老师:“你是怎幺知道的?”
小丽:“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你不能要求我回答了。”
悖论问题
我正与同学讨论一悖论问题:村里唯一的理发师每月一定要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问理发师的头谁理?真难!若是理发师自己理发,就是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若是理发师自己不理发,就是不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好深奥啊!讨论半天毫无结果。
后排同学钱某插过来一句话:“这还不简单,理发师秃头呗!”
求职记趣
陈立言去应征一份工作。经理问他道:「你要求多少工资一年?」
「以我的工作能力,应值年薪一万八千元。」陈立言道。
经理注视了他一会才说:「值年薪一万八千元?你计算清楚没有?一年只有365天,你每天睡觉花了八小时,则一年共花去122天。365天减去121天。再者,你每天除山作外有八小时是休息及娱乐的,即一年共有122天。那么,243天减去121天了,只余下121天了。但是,一共有52个星期,星期天不用上班,因此121天减去52天便剩下69天。同时,逢星期六下午是放假的,则一年一共2
6天,所以69天减去26天余下43天。再减公司给予的两星期年假只剩下29天。别忘了每天有一小时午餐时间即一年是15天。用29减15余下14天。再除去新历年、旧历年、中秋节、复活节、感恩节以及圣诞节等等公众假期共10天,这就是说,一年只工作4天。你认为值一万八千元吗?」
数数
儿子今年三岁,已懂得从一数到十,也知道五比一大;我也随时找机会教他,问他小狗小猫哪个大。
有一次,我左手拿一块巧克力,右手拿两块巧克力,问他: "哪一边比较多?”。儿子不回答,我耐心地继续追问,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说:“ 两边都很少啊!”
测谎器
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儿子:“你今天数学成绩如何呢?”
儿子答道:“90分。”测谎器响了。
儿子又改说:“70分。”测谎器还是响了。
爸爸很生气地叫道:“我以前都是90分以上。”这时,测谎器没有响却翻倒了。
事实
报刊的编辑,为显示报道真实生动,往往走上极端,把无关紧要的事实和统计数字告诉读者。某年,非洲新成立了一个工人共和国。一家著名杂志的编辑,指示记者写一篇关于豪华的总统府的报道。文章寄来了,开头是这样写的:“数以百计的台阶通向一道高墙,墙的里面就是总统府。”编辑读完这一句决定不予发表,并打电报给记者,命令他弄清楚台阶确切的数目和围墙的高度。
记者立刻出发去搞这些重要事实。过了很长时间,杂志就要出版,编辑等得不耐烦,他打了两个急电给记者,但没有得到回音。编辑勉强将文章照原来写得那样发表了。一星期以后,编辑终于收到记者的回电。原来这个不幸的记者,不但已经被捕,而且被投入了监狱,他经过哀求,发出了电报,向编辑报告。他是在数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