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发布时间:2018-07-1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资金作出科学筹划、配置与使用,同时认真开展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监督及核算工作,为自身的稳定、高效运转创造更好的基础。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管理有着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建议
近几年我国在预算管理、国库管理和财政支出等财政体制上加快了改革步伐,也让财政预算管理出现了巨大变革,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事业单位在筹资资金、经费支出、控制和评价等财务活动中开展的效果,将对自身的发展带来深远而又重要的影响。对此,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最大限度预防财务风险,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推进社会和谐、保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作用。事业单位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力度,确保国有资产更加安全高效,防止资产流失、资产损失及盲目投资等问题,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将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并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提升[1]。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资产利用作出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将相关职能发挥出来,为会计改革与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此要尽快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管理行为的约束力度,这样能够实现绩效的全面提升。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日常基础核算不规范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会计法规的要求,着力进行检查和整改,使算账、记账以及报账等工作均符合法定的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但在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建账、记账、结账等账务处理行为,甚至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弄虚作假现象;相当部分事业单位的核算程序不符合要求、审批手续不健全、缺乏相互牵制和监督[2]。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某些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简单地将财务管理看成“要钱”和“花钱”、或者是“算账”和“报账”的工具,从而在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确立、以及实际财务工作中影响着财务管理应有职能和作用的发挥。
(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提升内控效果,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还未有效完善,在财政改革背景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力度,但是还是存在着银行账户较多,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一些单位在出纳上缺乏有效监督,不重视严格核查库存资金,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麻烦[3]。从支出审批与报销上看,也缺乏较为规范的程序,不能满足现金使用与管理要求。除此之外,个别单位也没有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不进行政府采购与招标之前就购买,资产管理工作显得非常粗放,责任也没有真正明确下来,长时间下来大量国有资产出现了流失问题。
(三)财政监督力度薄弱
在我国财政改革日益加快的今天,财政监督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来看,财政监督力度非常薄弱,监督机制也不完善,需要继续予以强化。对财政监督范围来看,一些单位仅仅对少数几个具体事项做好了这项工作,没有全面的监督与管理整个财务体系,也未严格监督单位的资金流向,如此会导致资产发生流失的问题。站在财政监督时间的角度而言,大多数时候仅仅进行了事后检查,未开展事前与事中监督,这样监督工作显得非常片面化,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人员时,通常是在原职工中挑选合适人员,很多人未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未掌握必要的技能,综合素质也偏低。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不熟悉,在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经常实行“倒轧”措施,让财务状况无法如实反映出来,出现了虚假的情况。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着力配套财务制度,有效规范资产管理
一是通过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不断强化监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投入行为,有效规范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行为。二是利用部门预算,将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合理配置资产;科学设置岗位,确保专人管财、专人管物,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从而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三是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状况纳入绩效考核,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有效调动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规范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四是建立健全资产使用、占有的登记管理、统计报告制度,着力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的清点盘存工作,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明了、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
(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要将财务工作服务保障作用体现出来,一是加快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步伐。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有《会计档案制度》、《备用金制度》、《会计凭证审核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只有不断对财务收支管理进行规范,制定统一、健全和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真正促使每个员工预算管理意识增强。二是完善内部财务制约机制。对事业单位财务事项相关人员来说,要保证他们的职权与经济业务事项分离,并相互之间加强监督与制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各项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逐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要将核算和监督结合起来,保证支出更加合理,加大各部门经费控制力度,并加大对财务行为的分析力度,确保活动经费得到有效管理。单位各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制约与监督,同时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下,严格落实资金控制制度,及时作出审核工作[4]。要统一规划并管理已有资金,将收支两条线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对于出现的违反财务制度与法规的情况,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单位要定期对应收、付款项进行清查,要将单位账面中的往来账款作出处理,将债权出现时间和缘由确定下来,通过凭证对账,将催款通知发出来,要求将款项归还。对于应收账款业务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进行处理。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为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事业单位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够学习到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核算水平,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还要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促使他们从业水平不断提升,这样他们在接受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过程,也能够学习并掌握更多与税务、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相关的知识,业务能力也能快速提升。最后要严格开展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和全面的工作,必须要求相关人员提高重视程度,既要提升内控工作水平,还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单位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体现出来,让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门瑞.财务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金融,2018(05):182-185.
[2]张星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5):37-39.
[3]杨可立.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2):187-188.
[4]张戎.浅谈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财会,2018 (02):16-18.
(作者单位:山西省公路局朔州分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