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理财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基于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年客群渐成银行理财生力军,尤其是在利率不断下滑的经济新常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是老年人寻求资产安全、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银行视角,通过对当前老年人理财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理财服务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高老年人理财服务质量提供意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理财;金融服务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理想生活,变得越来越难实现。据统计2017年全国的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10%,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同时基于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因此人口老龄化阶段下,老年人必须要树立理财意识,以主动、创新的姿态参与到金融市场中,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要认识到老年客群的资产价值积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为老年人理财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老年人理财投资的基本特征
老年人在退休后除了社会养老金,子女基本都会给退休的老人一定的赡养费。老年人群体对于资产的打理就显得尤为谨慎。
首先,安全第一。由于年事已高,通过社会劳动获得大额收入的可能性很低,且老年人的半生积蓄一般都是留作养老之用,因此投资本金的安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二,資金的流动性。由于生理规律使然,老年人退休后生理机能正逐渐走向衰退,不时的医疗花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还有子女的婚嫁费用、应急之需的意外支出等。在进行投资前应做好预算,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第三,注重分散投资,以达到最大限度增值的目标。老年人在留足生活日常开销及一部分应急款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将近期不用的钱用作中长期理财;持续流入的钱,如子女赡养费等用作短期分散的理财产品投资;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老人可以选择参与股票投资,一来有机会收获高收益,二来活动头脑延缓身体器官的衰老。
二、老年人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抗风险能力弱
老年人身体状况、生理状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体能、精力都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自身积蓄并不雄厚,退休金又十分限,收入增长下降,然而用于医疗保健、养老的刚性支出却在不断增加,所以老年人可用于理财的资金较为有限,抗风险能力弱。一旦投资失败,出现亏损,会严重影响其老年生活质量。
(二)规划不合理
老年人在投资理财方面属于极度的风险厌恶型,一方面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本金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投资亏损也会严重影响退休的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多以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为主,例如定期存款、国债等,而对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比较排斥。例如有些老年人为了获取较高的利息回报,选择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但老年人由于年级大,身体变化难以预测,遇到疾病、意外等急需用钱的突发事件,这些定期存款未到期,取出来又只能按活期算,导致损失利息收入,根本没起到实际的理财作用。
(三)理财不专业
理财知识系统博大精深,理财市场瞬息万变,理财工具多种多样的,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实战经验的摸索总结,还要有良好的悟性,才能在理财市场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应对自如,而大多数老年人不具备这一能力。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近几年才快速发展,理财知识更新很快,新的理财产品不断涌现,理财方式、渠道层出不穷,理财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老年人学习能力较弱,接受理解能力较差、反应速度较慢,这些都影响了老年人的理财技能的提高。
三、老年人理财投资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理财产品与服务
市场上现有的理财投资产品中银行储蓄以稳定性高,网点多,变现快,操作便捷等特点成为了老年人打理养老金的首选。实际上,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假设年通胀率为10%,那么现在的1元钱,明年就只能买到今年价值0.9元的东西,以此类推,10年后的现金值为10个0.9相乘,即0.387元,也就是说10年后的1元钱只能买到价值不到4毛钱的东西。银行的存款年利率在3%左右,可想而知把钱放在银行存10年,本息相加的现金值明显减少了。因此,应该设计出适合老年人风险偏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如以设立基金的形式,则可以选择回购,央行票据,债券,信托类固定收益产品,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给予投资者高于银行储蓄的收益。目前,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就具备了本金安全、流动性好,收益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特点,不失为老年投资者进行理财的一个好选择。除此之外,由券商发行的固定类收益的集合理财产品也可作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人群体进行理财的选择。
(二)建立专业的老年人理财投资服务团队
现有的金融服务人员准入门槛较低,券商企业更注重从业人员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因此就造成了现有的金融服务人员多是由学历层次不高、刚步入社会、各方面能力尚需培养的年轻人组成。面对客户时,销售人员通常只以完成公司的销售目标为向导,不考虑产品对客户是否真正适合,结果导致投资者在提及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时,广大投资者纷纷表现出失望和无奈。对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理财需求,应当有一支拥有专业素养的理财团队负责老年人投资基金的收集、运作及利润分配,相关营销人员应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对投资者做明确、尽责的风险揭示,引导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结语:
老年人群体在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是切实存在的,金融机构应当重视这种需求的客观存在,对老年投资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同时国家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金融企业发展,企业也应当着手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专门为老年投资者进行理财服务的专门人员,在开展金融服务的同时注意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实现积极的养老目标,减轻老龄化浪潮带来的政府和家庭负担,助力老年人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礼辉.商业银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思考[J].河北金融服务,2017(11):22-23.
[2]贺信名.老龄化社会金融服务创新的国际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导报,2017(12):25-26.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