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青年教师“穷游”世界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今年2月份从老挝回到学校正常工作后,南开大学文学院“80后”青年教师卢桢海外游历的国家增加到了49个。33岁的卢桢是学生与同事眼中的旅游达人,更是旅游狂热爱好者。一见面,他就向《渤海早报》记者展示了在德国、希腊、日本、朝鲜等国家旅游收集的冰箱贴,并一一介绍其象征意义。
5年前,卢桢公派到荷兰,因为学习文学的缘故,在欧洲那段时间他出于增长见识的想法,几乎走遍了欧洲。他发现旅游逐渐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让心态“更加开阔、平和”,并迷上了这种感觉。因此,回国在南开大学任教后,他再没有停下用双脚丈量世界的步伐,每逢寒暑假必定“在路上”。
谈起旅游花销,卢桢说:“我不是富二代,这5年旅游方面的花销大概有10多万元,都是我的工资和为相关媒体写游记的收入支撑的。”10多万元走遍49个国家,平均每个国家花费仅几千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卢桢的“穷游”秘诀的确令人大开眼界。在交通花销方面,每次出游前半年他就开始准备,在相关网站搜索特价机票。卢桢透露,他近期又搜到了半年后北京往返美国西雅图含税仅2500元的特价机票信息。这些年他出游,6小时以上的机票价格都控制在往返1500元左右。吃的方面,细心寻找同样能省钱,他去德国前,就在网上搜到了市政厅可对外提供饮食的信息,在市政厅花10欧元就能吃到外面卖40欧元的饭菜。
在玩的方面,卢桢和一般人也不太一样,每到一处,他主要去的地方并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而是和文化相关的名人故居、遗迹等。“我最喜欢的是拜谒文化名人的墓地。”卢桢说。对于文化名人足迹的探访,卢桢如信徒般虔诚且不辞辛苦。在巴黎时,他花了一个多小时,从2000多座公墓中找到了自己崇敬的现代诗人波德莱尔墓碑,只为静静地瞻仰一会儿。吴哥窟的发现者亨利穆奥为了文化事业葬身老挝,是卢桢最为敬佩的前辈,在老挝时他只身进入深山老林探寻前辈的踪迹。
学生们非常喜欢和卢桢交流,也羡慕他的经历。但卢桢说:“我并不支持学生像我一样出行。旅行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是否对风景有新的认识。”
(摘自2013年4月29日《渤海早报》)
■责编:袁海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