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技艺的当代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景泰蓝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艺术语言和工艺流程。文章探讨了当代景泰蓝在吸收传统技艺基础上寻求器型和色彩变化的技艺创新思路,分析了《蝶舞》《鱼韵》《鱼舞天娇》等创新实践作品。
[关键词]景泰蓝;传统工艺;非遗文化遗产;创新实践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loisonne"s inheritance, complete and mature art languag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form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modern cloisonne in the pursuit of vessel shape and color changes based on traditional techniques,analyzes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like "Dancing Butterfly" "Fish Rhyme" "Dancing Fish".
[Key words] Cloisonne;Traditional craf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ve practice
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办发〔2017〕25号),其中指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1]景泰蓝是北京地区著名传统手工艺,“燕京八绝”之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保护与振兴传统工艺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局面下,作为景泰蓝技艺的传承者,要认识到振兴传统工艺,需在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对景泰蓝传统技艺在当代进行新的探索。
一、景泰蓝技艺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于铜胎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景泰蓝的源头可以追溯至阿拉伯及中亚地区的“掐丝珐琅”工艺,约在元代初期传入我国,经过宫廷匠人的改造融合,逐渐成为中国宫廷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
铜胎掐丝珐琅在明宣德时期(1426-1435年)就已形成非常精湛的工艺,从当时流传下的实物来看,它们表面光泽温润,色泽纯正、浓郁、沉着,且沿袭元代风格,以单线勾勒枝蔓,花叶硕大饱满的缠枝莲花纹仍然为主要的装饰题材。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的景泰蓝制品在工艺上更进一步达到高峰,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釉色鲜亮,且纹样日趋饱满、富有层次,又因使用的珐琅釉料以蓝色为主,故后人以“景泰蓝”代称铜胎掐丝珐琅。[2]
景泰蓝另一个顶峰为清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金属胎珐琅器偏爱有加,积极支持并推动宫廷金属胎珐琅器的制作工艺,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这一时期的珐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成型规整,胎壁厚重,镀金光亮。
作为一种宫廷艺术品,景泰蓝集合了珍贵的材料和复杂的工艺,其贵重、华丽、精致的工艺特色,博得了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青睐。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进步,景泰蓝技艺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逐渐在国际市场取得盛名,“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3],景泰蓝技艺成为中国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和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建国之后,景泰蓝行业扩大发展,不断创造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经典作品。时至今日,景泰蓝依旧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燕京八绝”之首,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景泰蓝技艺创新思路
景泰蓝的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从“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4]的成熟工艺流程。景泰蓝具有古典的韵味,但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显得过于古老、传统和保守,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色彩方面与当今世界的主流审美观念并不相符。现代景泰蓝融合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六项中国顶尖工艺,运用千年不变的特制宝石釉彩及950度高温烧制,结合传统七法及十多道细工,并在造型设计和色彩层次上寻求创新突破。
就器型而言,明代的景泰蓝,多是模仿青铜器和瓷器的造型,釉料颜色少,风格比较粗犷、质朴;清代的景泰蓝,颜色、花纹、造型都更加丰富,器物的实用性大大增強。[5]明清时期景泰蓝作为皇家器物,无论是摆在大殿还是在宫内,都是为取悦帝王,彰显华丽、威严的皇家气派。因此,现代景泰蓝器型不能一味地停留在对过去的仿制上,而是要融入现代设计和当代元素,表现当代主题,这是我们今天从事景泰蓝创作要思考的一个点。
就色彩而言,景泰蓝的色彩基调仍然沿袭传统,主要以中华传统五色:蓝、黄、红、白、黑为主进行色彩变化。明朝较注意总体的色调关系,用色简练大方,但色彩略比清朝灰暗。清代用色细腻繁华,有些作品色彩多达10种以上,过于细腻且分布过于平圴,略显琐碎。
新中国成立之后,景泰蓝技术人员不断地开拓创新,从造型、题材等方面源源不断地为景泰蓝注入新鲜元素。“在颜色方面,元、明两代,只有7种用色,清代出现了20多种,而现在已经有70多种”[6]。2011年,结合前人经验和自己的探索,我创造了粉彩景泰蓝,并申请了专利,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我的创作之中。(图1)
三、景泰蓝创新实践作品
(一)《蝶舞》
《蝶舞》(图2)是一件景泰蓝与花丝镶嵌完美结合的作品。2013年荣获第112届法国斯特拉斯堡创新发明大展创新金奖,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于法国卢浮宫展出,获中法文化协会授予“中华文化传播艺术奖”。这件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有别于传统景泰蓝艺术,是一件用现代设计理念完美演绎传统文化的艺术品。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