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幽默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物理幽默故事篇一:物理幽默幽默小故事

物理幽默幽默小故事

教材是的源泉,也是教学幽默的“富矿”所在,最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恰当发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是教学幽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例如,在讲到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一个鸡毛掉下来,你将怎样?学生肯定回答:“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上的电风扇掉下来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盖着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到势能和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跳下来做比较,应该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又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结合学生以前在初中学过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编一个对联。上联: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下联: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横批:我爱物理。这个对联一说出来,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便能活跃起来。同时,学生也会在愉悦中牢牢记住这两个著名的实验,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幽默故事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轻松谈笑中领悟物理思想,诙谐交流中增进感情。它是物理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在笑声中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适当巧妙地穿插一些幽默小故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现将平时积累的一些小故事列举如下,与大家分享。

1、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

2、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行?”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行,是惯性。”

3、上完分子运动论——扩散理论后,老师问学生:“上次作业为什么有几个同学错得一样?”学生回答:“因为扩散。”

4、两个吹牛大王坐在草坪上吹牛,一个说:“我的本事大,给我一个电筒,我能够沿着光路爬到月亮上去。”另一个说:“我的本事更大,能在千里之外遥控电筒开关,当你爬到一半,我关掉开关,让你从半空掉下,摔个粉身碎骨。”

5、奇怪的答案:老师讲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课时,打了个比方,问学生:“一个男同学用很大的力把车往右推,另一个女同学用较小的力把车往左推,会看到什么现象?”一个学生回答:“男同学停止推车,先去教训那女同学。”另一个学生说:“那女同学找死。”

6、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被拦住,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刚才只开了7分钟。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开车还没有1小时,怎么可能每小时走60英里呢?”“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继续像现在这样开车,在下1个小时您将开过60英里。”“这也是不可能

的。”妇女接着说:“我只要再行使10英里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60英里的路程。”

7、父亲对儿子讲:“凡物热则胀,冷必缩,这是自然规律。”儿子跳起来道:“唷!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昨天手被火一烫,就激起一个泡了。”

8、物理复习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完全弹性碰撞?”皮皮回答:“台球桌上定球碰撞”。“那什么是非弹性碰撞?”“刚才教室门口‘小不点’和‘胖兄’的碰撞”。“那完全非弹性碰撞呢?”“溜冰场上男孩一不小心滑向女孩”。老师怒将粉笔头掷向皮皮,喝斥:“这又是什么碰撞?”皮皮把头一歪,躲过粉笔,答:“这是非碰撞”。

物理幽默故事篇二:物理小故事

有趣的物理小故事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阿基米德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来做自己的楷模。

从洗澡的故事说起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阿基米德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不过人们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潜心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发现了杠杆原理。阿基米德曾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当时的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搁浅在海岸上很多天。阿基米德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奇迹出现了,大船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国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牛顿

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

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因斯坦小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做工艺品,大家做的都很好,只有爱因斯坦拿出的是个很丑陋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他,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丑陋的板凳吗?爱因斯坦说有,他真拿出两个更丑陋的。他说虽然前一个板凳很丑陋,但是比后来两个要好的多。

爱因斯坦除在光电效应、相对论等方面作出举世皆知的杰出贡献外,他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成果,由于对大量无序因子的规律性把握,成为当今最热门的金融数学的基础;他提出的激光受激辐射的概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与玻尔进行的论战中提出的EPR佯谬,至今仍是理论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

3. 阿基米德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他是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4.钱学森

在钱学森提出回过后,美国人大为生气,并对他严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罚.

美国人曾经给钱学森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无人烟的小岛,用各种各样的刑罚折磨他,据说半年就少了50斤.可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美国人放出话,只要钱学森愿意留在美国,不回中国,就马上给予他最优良的设施,比原来更好,更美的生活,给他更大的荣誉.钱学森没有放弃.依然意决回国.

钱学森(1911.12.11--)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爱思考,好提问。据说还在他两岁多的时

候,有一次爸爸领他上街,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他就问:“爸爸,那马车为什么不走

呢?”父亲说:“它在休息。”麦克斯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息呢?”父亲随口说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麦克斯韦认真地说,“它是肚子疼!”还有一次,姨妈

给麦克斯韦带来一篮苹果,他一个劲地问:“这苹果为什么是红的?”姨不知道怎么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谁知他吹肥皂泡的时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缤纷的颜色,提的问

题反而更多了。上中学的时候,他还提过象“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活猫和活狗摩擦

会生电吗”等问题。父亲很早就教麦克斯韦学几何和代数。上中学以后,课本上的数学知

识麦克斯韦差不多都会了,因此父亲经常给他开“小灶”,让他带一些难题到学校里去做

。每当同学们欢蹦乱跳地玩的时候,麦克斯韦却进入了数学的乐园,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里,或者独自坐在树荫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着数学难题。

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6.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特别有帮助,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

7. 伽利略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主要贡献

1、对力学的贡献

1.1科学描述了运动

经院哲学家主要关注的是“终极原因”,所以主要借助于质料、形式、目的、自然位置等模糊概念对运动作因果的和定性的描述,而且把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伽利略认为这种描述和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把运动的研究引入绝境. 他不相信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的区别,他认为应该依据运动的基本特征量———速度对运动进行分类,由此提出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分类方法.

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 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尤其是 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有了加 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 之

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 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 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 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

1.2 建立落体定律

通过伽利略得出结论,这个规律在自由下落的极限情况下也一定成立. 上面得到的结果可以用另一数学形式来表达,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圆球所走过的总距离与这段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或用伽利略自

1.3 确定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匀速运动和静止因为不是强加的,所以永恒. 正是这种永恒运动维持着地球以及整个宇宙的井然秩序.伽利略还明确指出,物体的速度无须外力维持,但外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即产生加速度,这使得人们得以从亚里士多德的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中解脱出来,从而把动力学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方向.

1.4研究抛体运动

在对抛物体的研究中,伽利略用几何方法证明了一个平抛物体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下落两种运动。他证明了在抛物体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抛射角为45度时,射程最远。

1.5提出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在《对话》中进而写道:“运动作为运动而言,并作为运动在起作用,只是对没有这种运动的物体才存在,在所有具有相等运动的物体中间,运动是不起作用的,而且看上去就仿佛不存在似的.”伽利略是在论证地球上的人不能觉察地球的运动时讲这段话的,所以讲的“运动”自然是匀速运动,而匀速运动的体系就是惯性定律能够成立的体系,所以也就是惯性体系,伽利略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相对性原理:在惯性系中所做的一切力学实验都不能证明体系本身的运动.

1.6首创科学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关于运动理论的研究工作,采用了一个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很有效的程序,即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工作假设→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手段得出特殊推论 →通过物理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等等.

2、对天文学的贡献

伽利略在传播和捍卫哥白尼天文学中的决定性作用。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他不朽的著作《天体运动论》,建立了太阳中心学说,这一学说的建立是科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开端。但这一学说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经过布鲁诺特别是伽利略的传播后,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1609年,伽利略用他自己制造的、放大率的呵0倍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天,看到了太阳上有黑子、月球表面有高低不平的现象,木星有四颗卫星,金星有盈亏等等。这些成果直接和间接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3、科学实验方法的贡献

所谓科学实验,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模拟、创造或纯化某种自然现象 过程,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在伽利略的科学生涯中,不仅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而且同时强调理性与经验的同等重要,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数学建构来达到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伽利略通过其毕生的努力,创立了科学实验方法.

由于伽利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精辟的科学思想,把科学实验方法发展到了一个完

全新的高度,使物理学走上了真正科学的道路,也为近代自然科学系统地、全面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伽利略把理论和实验紧密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正是这种新方法———逻辑推理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使物理学摆脱了依靠形而上的思辨、自觉、猜测和定性的议论的状况,走上了坚实的科学的道路,尽管伽利略没有把实验作为理论的唯一支点,但实验还是改变了科学的性质和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伽利略被称为科学实验方法的创始人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

《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曾作了这样的评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数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评价,至今对于我们仍有深刻的教益.

4、对哲学的贡献

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 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经验是理 论知识的源泉。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真理和掌握真理 的绝对权威,反对盲目迷信。他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多 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这些观点对发展唯物主义的哲学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强调只有可 归纳为

数量特征的物质属性才是客观存在的.

8.焦耳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靠自学成为物理学家的。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乾乾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乾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物理幽默故事篇三:趣味

物理幽默故事

物理故事

1.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不论是否存在电流, 在一般情况正导线中、电器中的正、负电荷的电量是相等的, 对外的静电作用是相互抵消。 即使局部地方偶尔出现少许正、负电荷但不相等,其静电引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如若不然,就会出现下列奇特现象:用手去移动台灯引线,即使不 被吸"住", 至少也会明显感到这种"吸"力,照明电线,特别是高压裸线, 会"吸住"大量尘土从而形成粗长的的尘土柱。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没出现。但是问题出现了,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难道不想抽回来? 显然是被吸住了抽不回来。对这一提问可用电流的生理效应来解释。

人手触电时,由于电流的刺激,手会由痉挛到麻痹。即使发出抽回手的指令, 无奈手已无法执行这一指令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触电死亡者, 都是手的掌心或手指与掌心的同侧部位触电。刚触电时, 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导线。 这样,加长了触电时间,手很快地痉挛以致麻痹。 这时即使想到应松开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如若触电时间再长一点,人的中枢神经都已麻痹,此时更不会抽手了。 这些过程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

如手的背面触电,对一般的民用电,则不容易导致死亡, 有经验的电工为了判断用电器是否漏电而手边又无线电笔, 有时就用食指指甲一面去轻触用电器外壳。 若漏电,则食指将因条件反向而弯曲,弯曲的方向又恰是脱离用电器的方向。 这样 ,触电时间很短,不致有危险。当然,电压很高,这样作也会发生危险。

2. 冰加食盐为什么温度下降?

食盐本身并不冷,可是冰块加食盐为什么温度会下降呢?确实奇怪

回答之前,让我们先想一想物体的溶解。不管是蜡烛还是冰块,都得从周围吸取热量,吸热之后,自己温度升高,才溶化成液体。

这样可以理解吧,那么下面正式回答问题。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这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

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深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

像冰块和食盐那样能使物体下降温度的材料叫制冷剂。

到了夏天,我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做个自制冰棍小实验。

请准备一只类似试管的玻璃或塑料的容器,在容器中倒入糖水,中间插入一根小木棍。 然后,把冰块碎成小块,装入干净的水桶或者铝饭合里,再倒入晶体状的食盐,把它们混合均匀。

在冰块中,插入装有糖水的容器,多转动几次,用不了太长时间,一根冰棍就制好了。 此处在冬天,路面被冰雪覆盖,人们常有路面上洒一些工业盐,以加快冰雪的融化,但由于用这种方法,路面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左右,路面常常因此而被冻坏。

3. 物理幽默笑话系列

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提问:“什么是完全弹性碰撞?”

皮皮回答:“桌球台上定球碰撞?”

“那什么是非弹性碰撞呢?”

“刚才班上’’小不点’’和’’胖兄’’在教室门口的碰撞。”

“那完全非弹性碰撞呢?”

“溜冰场上男孩一不小心滑向女孩。”

老师怒将粉笔头扔向皮皮,喝斥:

“这又是什么碰撞?”

皮皮把头一歪躲过了粉笔,答:“这是非碰撞。”

避雷针与婴儿

一天,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年)正在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其中一位阔太太问:”可是,它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回答道:”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悄悄地收了”参观费”

爱迪生有幢避暑的别墅,他为此而感到非常自豪,喜欢陪同来访者到这里参观,向他们介绍室内各种各样的节省劳力的设备。其中有一个地方,来访者必须经过一个绕杆才能走过去,而转动绕杆要费很大力气。

一位客人问爱迪生,为什么周围都是些新的发明,而这里却摆了个这么笨重的绕杆。爱迪生回答说:”喔,你瞧,每个把绕杆转过来的人都往我屋顶上的水箱里抽入了8加仑的水。”

留声机和助听器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种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的发明使他最为得意。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发明一种助听器时,他说:”你在过去的24小时内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呢?”

他接着又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就绝对不会说谎。”

理论的成败与国籍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巧妙的比喻

一天,有人问英国光学权威W·S·富兰克林:“为什么一个物体在我们视膜上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都不感到物体是倒立的呢?”

富兰克林想了一下回答说:“当你两耳同时听到一个婴孩啼哭时,为什么马上能肯定啼哭的

不是双胞胎呢?”

请寄胸腔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1923年)在1895年发现了一种特殊射线,取名叫伦琴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X”光线,轰动了整个德国。

不久,伦琴收到了一封信,向他邮购X射线,伦琴在回信中幽默地说:“目前,我手头没有X射线的存货,而且邮寄X射线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不能奉命。这样吧,请把胸腔给我寄来!”

捆牛的绳的段数

上 大学的时侯,我带过一个初中的学生。那个暑假她父母要她好好学习迎接即将来临的初三紧张学习。我负责给她补习初二的物理课程。在讲到滑轮组时,初二物理课 本上有这样一幅图如下(人教93年版P159),需要算出人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牛拉起来。她做得不对。细查才知道原因:原本要数“穿过动滑轮(吊起物体)的绳”有几段,而她数的是“捆牛的绳的段数”。

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大纸篓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得到了金子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年)有一次举行讲座时指出,从太阳光谱上看到的黑线证明太阳上有金子存在。一位前来听讲座的银行家讥笑基尔霍夫说:“如果不能从太阳上得到它,那这样的金子有何用处!”

后来基尔霍夫因光谱分析方面的发现荣获了金质奖章,他把奖章给那位银行家看,并说:“你瞧,我终于从太阳上得到了金子。”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一次从广州乘坐大巴回来,车将启动,大多数人都坐好了,唯有一腰身肥大的中年妇女还在找座。不知司机此时为何将车猛烈地向前顿了一下,大家都看着这妇女惊惶地从车中部倒退着直朝前窗奔去,直到把售票员压倒在地。大家在惊惶中反应过来后,爆笑起来。都在说

幸好没受伤。

一位老兄突然冒出一句: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大家更笑个不停!

不懂速度

一妇女正在高速公路上驱车行驶,突然一交通警察拦住了她,“对不起,夫人,你的车速已经超过了一小时140公里。”“什么?”妇人回答:“我出来还不到半小时”。

什么是电阻

物理课上老师问阿摩尔:“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阿摩尔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

4. 墨西哥圣女像

在墨西哥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有一座真人大小的女神雕像,据传,这是一幅16世纪30年代初印第安人的作品,已有300年的历史。

由于教堂中有了这座珍贵的圣女像,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总是在圣女像面前久久凝望,看着来自古代的圣女那安详纯洁的面容,不由地为印第安人精巧的雕刻技术叹服。

1929年的一天,大教堂里一位叫作阿方索的摄影师,又奉命为大教堂拍一些照片,这些照片长期以来通过各种各样来此参观的人的手,分散到世界各地。瓜德罗普大教堂的名声越传越远,阿方索摄影师为自己的摄影技术感到得意。

今天,阿方索打开摄影机的镜头,在祭坛上寻找理想的拍摄角度,圣女像当然是这些照片的中心,阿方索一次一次地调准镜头,希望把这座美丽的圣女像拍得更迷人。

正当阿方索要按下快门的时候,他偶然在镜头中看到圣女像的眼中有什么东西闪了一闪。“什么,圣女的眼中藏着什么呢?”阿方索好奇的停止了拍摄,把眼睛凑在镜头中,仔细地观看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阿方索竟然在圣女像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模糊而奇怪的人影?他显然是被印第安人巧妙的刻进去的,一直隐藏在那里300余年!

阿方索顾不上在拍照,急忙把这一惊人的发现告诉了主教。主教也匆匆赶来,通过放大镜观望,果然捕捉到了这个不太清晰的人影。

事情神秘也很重大,神秘纯洁的圣女像中竟出现了人影,主教决定不能把这件事传扬出去,免得破坏了纯洁圣女的名声,阿方索接受了这个建议,将这件事压在心底。

这样,时间到了1951年,圣女像仍然安然无恙的立在瓜德罗普大教堂的祭坛上,温和平静的注视着前来瞻仰她的人们。不通过放大镜,再加上精心的观察,游客们很难发现圣女如同秋水的眼睛里的秘密。

但是,终于有一位细心人再次看出了其中的奥秘,这是一名叫克罗斯的画家,由于他经常来教堂临摹这座美丽的圣女像,对她的观察一次比一次细腻。当他把照相机 的长镜头对准圣女的仅有八毫米大的眼睛时,画家克罗斯吃惊的叫了起来,这次他清楚地看到:圣女像,像中有像,一个小人影出现在圣女的右眼中!

克罗斯不是神职人员,他没有遵守教堂规定的义务,他立即把自己的发现带到世界各地! 一时间,圣女像成了科学家们谈论研究的对象。通过20多位著名的专家们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证实了圣女像的右眼中确实存在人影,并且已经可以 便认出这是一个手捋胡子,头发已经斑白的印第安人半身像,人们甚至还看出她的神态似乎若有所思。要知道这是刻在仅有8毫米大的圣女像眼中的人影啊,不但头 发,胡须俱全,还可以看出人像的

表情,科学家怎能不拍案称奇!

20时年过去了,人们对圣女像的研究兴趣一直没有衰退,到了1979年2月,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约瑟,首次利用他的电脑装置,把普通大小的圣女像放大了2700倍,任何微小的秘密都被暴露出来了,8毫米的圣女像双眼变得足有2米多大!

于是,更惊人的发现出现了,在圣女像的眼睛中,不是1个人影,而是12个!不但右眼有,左眼也有。这些小小的人影都是印第安人,他们有的正在做祈祷,有的正带着孩子玩耍,还有的手拿帽子,身穿披风,一幅十足的印第安人生活图画。

圣女的眼中为什么会有人影?这些人影代表着什么意义?他们又是怎样被刻进如此小的空间里的呢?这个问题谁也答不上来。

5. 飞机拉烟是怎么回事?

在飞行表演中,那一架架战鹰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或俯冲直奔地面,或仰头直插云霄,机尾拉出的“烟”在空中形成长长的白色“绸缎”,悬挂在湛蓝的天空,将天空打扮得异常漂亮。此时人们便会惊呼:看,飞机“拉烟”了!

其实,它是飞机的尾迹,是飞机在飞行时排出的废气形成的。飞机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水汽和热量,水汽主要是碳氢化合物。飞机燃烧1千克汽油,大约可以产生123升的水汽和10300千卡的热量。这样的废气与周围空气混合,使航线上的空气中水汽容量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水汽增多有利于凝结。当温度降低时,废气产生凝结现象,就形成了飞机的“拉烟”现象。

飞机尾迹产生是有条件的:一是温度,二是高度。一般说来,飞行区域大气温度在-40℃~-50℃,飞行高度在1万~1.3万米时容易产生“拉烟”现象。

飞机尾迹在几十千米以外都能看见,所以在空站中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飞行员在战斗中取其利避其害,去赢得战斗的胜利。下面讲一个这样的战例:

1958年10月10日,我航空兵在空中与敌机交战。当时我航空兵先派1架战机在尾迹层飞行,飞机“拉烟”立即在战区上空出现。而我主力机群这时则在云上飞行,隐蔽待敌。这时4架敌机见我方只有1架战机,认为有利可图,便准备向我尾迹层中的那架战机发起攻击。正当敌机接近我机时,隐蔽在云层飞行的我方大批战机突然发起攻击,一举击落敌机3架,剩下1架敌机仓皇而逃。这个战例就是我航空兵利用尾迹做“诱饵“而取胜的有名的“3:0”战斗。

6. QQ新闻 国航飞机遭鸟群袭击 机身被撞出大坑?

本报讯 国航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后遭遇鸟群,飞机前部被撞出大坑。昨日,这架原计划由北京到西安,再飞到上海的飞机到西安后停飞。

昨日上午11时,记者赶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这里了解到,许多乘客原打算乘坐10点10分起飞的国航CA1215航班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但当他们来到机场后,却发现此次航班被取消了,航空公司告知乘客,取消原因是飞机发生了机械故障。

记者得知,这趟航班是早晨8时从北京起飞的,经过1小时50分钟飞行后到达西安,按计划,航班应该继续飞往上海。是什么故障导致航班取消?记者从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飞机从北京一起飞就遇上鸟群,被撞后,机组人员进行了检查,发现仪表没有异常,飞行参数和飞行状况也正常,便继续飞往西安。到西安后,发现飞机前部被撞出个直径30厘米的大坑。安全到达西安后,这架波音737飞机已被开进修理车间。

记者了解到,原来打算乘坐这趟航班从西安飞往上海的100多位乘客已由航空公司妥善安排了食宿,并且改签为昨日下午3点钟的航班。据陕西电视台

7. 我再讲一个阿基米德的故事

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相关热词搜索:物理 幽默 故事 九年级物理幽默小故事 幽默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