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案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愈13例, 显效9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治愈10例, 显效5例, 有效6例, 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1.64±1.64)g, 常规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4±1.66)g, 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常规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 2例股骨头坏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较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尿蛋白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医方案;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70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病理特点[1], 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 临床中治疗该疾病一般通过西药进行治疗, 如利尿、抗凝、降脂治疗等, 但实际效果不尽理想。此次, 本院对
  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采用了中医方案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良好, 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各30例。常规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38~50岁, 平均年龄(42.5±2.8)岁, 病程6.4~17.5周,
  平均病程(10.5±2.6)周。研究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35~56岁, 平均年龄(43.6±4.4)岁, 病程7.5~18.5周, 平均病程(10.6±2.8)周。所有患者經肾活检及临床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治疗知情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泼尼松初始剂量
  1 mg/(kg·d)口服, 以维持剂量治疗8~12周;而后每周减少10 mg, 直至剂量为30 mg/d;再每周以5 mg递减, 直至剂量为20 mg/d;再以每4周5 mg剂量递减, 直至剂量为10 mg/d, 最后以维持剂量治疗。环磷酰胺0.8~1.0 g+500 ml生理盐水冲洗, 每个月1次, 持续治疗6个月, 而后每3个月1次, 总药量需控制在9.0~12.0 g。
  1. 2. 2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案进行治疗。脾肾虚证者:黄芪30 g、当归15 g、淫羊藿12 g、益母草12 g、党参12 g、川
  芎6 g、黄精6 g、枸杞6 g和杜仲6 g, 随症加减;脾虚湿热者:苍术30 g、车前草30 g、党参15 g、石韦15 g、白术
  15 g、黄芩6 g、茯苓6 g、白花蛇舌草6 g、山药6 g、水蛭
  9 g和丹参9 g随症加减。气虚者加西洋参6 g;湿热者加半枝莲6 g;血瘀者加大水蛭6 g;1剂/d, 水煎取汁, 分两次口
  服, 连续治疗28 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相关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价标准:治愈:病症表现完全消失, 尿蛋白检测持续显示阴性, 或24 h尿蛋白定量<2 mg, 肾功能检查显示正常;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24 h尿蛋白持续降低幅度>50%, 肾功能无改变;有效:临床病症缓解, 24 h尿蛋白持续降低幅度为25%~50%, 肾功能无改变;无效:均不符合上述表述。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用药不良反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愈13例, 显效
  9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治愈10例, 显效5例, 有效6例, 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 P<0.05)。
  2. 2 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1.64±1.64)g, 常规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4±1.66)g, 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5, P<0.05)。研究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常规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 2例股骨头坏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 P<0.05)。
  3 讨论
  特异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与无症状性蛋白尿, 该疾病有多种非常严重的继发性疾病, 例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情反复发作, 成慢性迁延,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3, 4]。

相关热词搜索:肾病 安全性 有效性 中医 观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