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可乐有多少“游离糖”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很多家长都知道,两岁以前最好不要给孩子喝果汁。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aiz/haiz201804/haiz20180410-1-l.jpg)
那为什么吃水果就行?
因为果汁和水果比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甜了,即便是你自己买水果鲜榨出来的果汁,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完整的水果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素,会让人有饱腹感,吃不了太多。而且当糖分附着在纤维素上时,人体不易消化,直接排出体外了。所以吃完整的水果肯定吃不过量。
果汁则不然,完全不含纤维素,成分除了一些非常少的微量元素之外,99%以上都是水和糖,每250毫升果汁就有24克糖。什么?你觉得其实也没多少糖?那咱们接着往下看——
无处不在的肥胖、烂牙杀手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新公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里特意强调:成人和儿童每天摄入的“游离糖”的量,最好控制在每天热量摄入的5%以下,换成蔗糖大概是男人27.5克,女人22.5克。最高上限是占每天热量摄入10%,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游离糖的摄入超过50克,就是非常不健康的饮食了。孩子因为饭量小,所以要比这个标准更少一些。
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就是“游离糖”,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游离糖指的是工业提取出来的,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吃进去的糖,区别于天然存在食物中的糖分。不光糖果和白砂糖是游离糖,连蛋糕、饼干、小点心、甜味饮料这种里面含的糖,也全都是游离糖。
游离糖吃多了,对人体的伤害超出我们的想象。据统计,20岁以下的中国男孩中,有23%超重或肥胖,女孩为14%,远远超过了日本和韩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胖子大国。其中,游离糖就是罪魁祸首。除肥胖外,糖尿病和龋齿也多由它造成。
分量很少的零食,其实糖分早超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只摄取22.5克的游离糖;最多最多,不要超过45克。
45克糖是多少呢?大概是我们传统的那种小瓷勺,7勺冒尖的白糖。你说那么多糖,齁死了,我一天可吃不了那么多!那可真是不一定。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250ml,也就一个大号奶瓶那么多的果汁,几口就喝完,24克糖就喝进去了,对小孩子来说,摄入已经超标了。再看看其他食品标签,就会发现糖含量有多惊人了——
首先是各种饮料。按照每250ml的含糖量,我们来看看常见的饮料都含多少糖:
椰汁:17克
甜豆浆:19克
酸梅汤:25.5克
可乐等碳酸饮料:26.5克
一般市售的饮料都是500毫升一瓶,喝半瓶直接把一天的健康配额用完。喝一瓶肯定上限都超标了。事实上只要你觉得甜丝丝蛮好喝的饮料,全都具备10%左右的含糖量,越好喝含糖量就越高。
其次,比饮料含糖量还高的是饼干、甜点还有冰激凌,大概含糖20%才会让人觉得好吃。
下面是一些常见零食每100克的含糖量,相当于8块饼干的分量:
感觉没有甜味的苏打饼干:7克
消化饼干:9克
冰激凌:22克
威化饼干:24克
牛油曲奇:26克
萨其马:29克
另外,比饼干甜点还高的是粉状甜食,譬如甜豆粉,芝麻糊,甜早餐麦片等,含糖量高达50%。
最后,比这个还高的还有吗?也有。
果脯和果酱,看起来好像很健康的样子,因为完全失去了水分,糖分高度浓缩,一般是60%的含糖量。要知道,传说中“罪恶”的巧克力,含糖量也才48%而已。
更加让人揪心的婴幼儿食品
因为儿童每日摄入的热量都比成人要少很多,允许他们摄入的游离糖应该更少。事实上,和盐一样,1岁以内的宝宝都最好不进食游离糖;1岁以后,3岁以前,也要尽量少摄取游离糖,培养宝宝清淡健康的口味。
但那些专门给婴幼儿做的零食,不比成人的零食含糖量少多少。
下面是我调查的一些幼龄的孩子爱吃的零食,换算成每100克的含糖量是:
有机婴儿酸奶:7.9克
婴儿米饼:12.5克
泡芙:14克
婴幼儿有机酸奶溶豆:57克(是的你没看错,几乎和糖块差不多!)
各种饼干、果冻、糖果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含糖量都是30%往上走。
很多零食都宣称给婴幼儿吃的,天然营养健康,其实一看成分表就知道,依然是大把地撒糖,即使在加拿大也一个德行。
因为做食品生意的知道,要把零食做得好吃,就得加糖,或者加盐,让它“有滋味”,真的“健康”了,孩子就不爱吃了。所以,宣称适合幼儿的零食,顶多是少加那么一丢丢,让你觉得不那么腻,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糖。
大家可能会奇怪,为啥我和糖这么过不去:无论大人小孩,不吃糖果已经很难了,小零食和饮料果汁都不吃不喝就实在有些不太现实了。
确实不太现实,但是,了解事实真相,了解游离糖健康摄入的标准和各种食品含糖量,至少是改变饮食习惯的一个开始。
每当你和孩子吃零食或者喝饮料的时候,如果你脑子能惦记着一些橙子这里说的数字,至少会有意识地控制一下摄入量,而不是觉得,“不太甜吃点没事”“果汁和水果一样健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太多。
(注:文中涉及的食品糖含量数据来自橙子家附近的超市,因为进口食品也要遵守加拿大的食品安全法規,所有食品标签上会标明所有的成分和重量,这个信息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