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卫国:奥运会标的五环和五色
发布时间:2020-06-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奥运圣火的传递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地遭到了藏独分子和西方少数别有心者的阻挠,这使任何有正义感和屈辱感的中国人感到义愤填膺。海内外华人勇敢地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保卫奥运圣火,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红色奥运圣火保卫战。多年郁闷在心的怒气和不平在长吼和红旗舞动中释然。
然而,民族主义色彩浓烈的奥运圣火保卫战使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对于奥运可能我们太多太多地从祖国和民族尊严去思考和感受问题了。奥运标志有五环, 五种颜色, 分别代表着五大洲。正如有关宣传材料解释的那样,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州是绿色的。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当我们把保卫奥运圣火看成了保卫我们民族独立和尊严的独特的战斗时,当我们的新闻里报道的簇拥着奥运圣火的都是我们热血沸腾的同胞的时候, 当我们正在把一个国际运动变成了一个与自己民族存亡息息相关的活动时候, 难道无意中我们没有把奥运圣火最本质的象征含义丢弃了么?过于张扬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过于鲜明的排他式色彩把我们自己孤立了起来,把世界分成简单的两极,难道这不正是藏独分子和西方少数人所梦寐以求的么?
奥运的五环,环环相扣。也许它意味多样化的世界手拉着手,心连着心。而心连着心需要的更多的是理性的沟通。我问我的美国大学生有关奥运圣火传递的事件。他们都是第一次到中国。我问他们对于目前的事件,中国之行对他们的判断会有影响么?绝大多数人说,如果没来,他们的选择可能是不利于中国的,但现在,他们的判断会不同,因为中国的经历使他们看到了许多和西方媒体所报道的太多太多的不同。虽然这点证据没有太大的证信力,但我感到与世界沟通,选择和平地交流而不是情绪性的对立宣泄是多么的重要。其实,从我们报纸上提供的新闻看,就是在万人唾骂的法国,抢金晶火炬的也是个别藏独分子。没有人告诉我们他的国籍。许多法国人根本没有到过中国,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法国媒体的只言片语和藏独分子扭曲事实的“控诉”。当我们被自己的愤怒冲昏了头脑,对着这些无知的法国人挥拳怒号的时候,我们不正是在把他们推向对立面么?我们不正是在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杜撰的不实之词提供所谓的佐证么?我们放松的手可能意味着五环的一环要发生脱落。
奥运的五环是五种颜色,这也许代表着世界的多样化。这多样化并不仅仅表示肤色的多色彩,它更象征着文化的多色彩,观察世界的多色彩和政治理念的多色彩。和平地容忍不同,理性地看待对立,拥抱多色彩这可能是奥运会标的更深层的含义。奥运活动并不因为政治理念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甚至对立去禁止某一个国家或运动员参赛。奥运超于体育的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元世界能和平共处。它的珍贵也就是在于还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活动能实现如此美妙的理想。
当我们因为西方某一个国家的个别人、个别媒体的恶毒用心和卑劣行为去惩罚整个国家时,也许我们的正当情绪因为过激行动使我们违背了奥运精神。这里我还是想提被口诛笔伐的长平的“汉奸”文章。据说白岩松因为不支持抵制家乐福便遭到了诬罔,据说他的言行其实并不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同胞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就对他百般辱骂,对相关的报纸秽言相加;
当我们对自己人都表现得如此仇恨和不宽容,难道我们不是在告诉别人,我们的心度是不能容忍“不同”的么?我们不是在向那些还不太了解我们的人显示,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们只有简单地打压。难道我们的不是告诉世人我们需要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色彩?
我坚信长平没有说错。判断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证据拥有。西方的个别媒体就是利用这一点对我们妖魔化。这和司法证据的采信有着某种共同之处,信息源的多源化是中立人群判断证据可信度的一个基本要素。当我们只是简单地展示单一信息来源,我们的证据采信度就自然下降。西方个别媒体的恶毒和狡猾之处就是在多源化上做文章。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检讨我们在新闻报道等问题上可能的失误么?奥运五环的多色彩难道没有向我们昭示在世界上,我们的听众是多源信仰的么?失去任何的一环,奥运还有什么意义?这不正是那些企图重新孤立中国的人所企及的么?
当我看见报道奥运圣火传递的新闻不假思索地向世人宣展被五星红旗保卫的奥运火炬,我自豪之余,我也感到了悲哀。当奥运五环只剩下一环的时候,或奥运五环只有一个颜色的时候,我们已经背离了当初申办奥运的初衷:我们不是想通过奥运展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多么强大,我们不是想向世界显示我们海内外华人有多么的团结,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最长不是我们的追求,奥运规模的最大不是我们的梦。我们想告诉世界的是,我们是一个愿意和世界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民族,我们是一个希望世界是一个多源、多面、多色彩的地方。中国是一个尊重多元的和平场所。我们要捍卫的是奥运的五环,我们要为之骄傲的是五环的神圣的多元彩色。
曲卫国,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2008年4月17日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