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民主是共和国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0-06-0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七大报告在第六部分论述政治体制改革时,不仅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直接将该部分的标题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有这些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重视和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而且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认识。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主政治是一切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人类社会自从产生国家后,有过不同的国家制度,在所有这些国家形式中,只有民主制才是国家的最完整形式,从而也是国家的最终形式,是国家制度的顶点。在民主制中,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全部政治权力回归社会。只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人类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因此,民主是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其一,在无产阶级还没有取得政权时,劳动人民要努力争取各种在法律形式上规定的民主权利。其二,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真正实现民主,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价值所在。民主对于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来说甚至比它在夺取政权前更加重要,因为工人阶级自己的政权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为民主的真正实现奠定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列宁斩钉截铁地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不追求民主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追求中国人民的民主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就是波澜壮阔的人民民主事业。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推翻国民党专制统治,就是因为它所追求的民主事业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方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中国共产党人揭露和批判国民党专制独裁、歌颂人民民主的一篇篇战斗檄文,在中国人民中激发起无穷无尽的道义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也在于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推进人民民主,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可放弃的神圣使命。由此可见,不追求民主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

  

  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切仁人志士浴血争取的结果

  

  振兴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进步力量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复兴,最主要的就是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民主和文化的繁荣。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近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为了推翻已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现代的民主政治,抛头颅、洒热血,把毕生都贡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主进步事业。清朝专制统治的结束,民国体制的确立,这一中华民族史上划时代的历史性转变,是近代中国民主进步力量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近代进步人士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历史地落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进步、自由平等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近代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最大遗愿。由此可见,不切实推进人民民主,就愧对中华民族的先贤烈士。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和世界的历史潮流

  

  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具体地说,就是一系列确保人民自由、平等、尊严等公民权利的制度和机制。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自由、平等、公正、尊严是人类普遍的政治价值。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可以说,民主是自己的专利;
更没有哪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垄断民主的价值与形式。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可以清楚地看到,不断地走向民主,不断地增加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地遏制专制独裁,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潮流。现当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结束专制走向民主,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当局敢说自己是反民主的专制政权。因此,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政治认同,是人类政治文明和政治进步的集中体现。民主作为人类共同的政治价值,在实现形式、内在要素、现实机制等方面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例如,民主政治离不开法治,离不开人民选举,离不开公民参与,离不开权力监督,离不开政治透明,离不开社会自治,等等。没有这些普遍要素的民主,必然是空洞的假民主。

  

  民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民主政治是人类的普遍价值,有共同的要素。但是,由于实现民主需要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可能极不相同,因而,世界各国的民主都或多或少会带有自己的特征。例如,民主需要人民选举,这是选举的普遍性。但选举也可以有许多不同形式,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比例代表制与多数代表制,记名投票与无记名投票,等等,这是选举的特殊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民主制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不能只看到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有其共同要素和形式,就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只有一种模式,以民主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
反之,也不能只看到民主的特殊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就认为根本不存在民主的普遍性,以民主的特殊性去否定民主的普遍性,从而认为中国的民主与其他国家的民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中国的民主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民主也同样离不开人民的选举、权力的监督和公民的参与,但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和参与制度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西方学者判断民主政治有三个基本标准,一是多党制,二是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三是政府领导人的普选制。但这是西方民主的标准,不是所有民主的标准。正如前面所说,民主的根本意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具体体现为一系列确保公民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机制。只要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权力制衡制度和选举制度,都应当认为是民主制度。这里的关键是,人民真的有没有“当家作主”,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当家作主”;
政府的行为是不是体现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评价民主政治及其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准。中国的民主政治在许多方面都区别于西方。例如,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不推行多党制,而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制度;
在权力的制衡方面,中国不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而推行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重在“人权、事权和财权”以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制约;
在选举制度方面,国家领导人不搞全国性普选,而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它的成功需要长期的探索。

  

  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发展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

  

  中共十六大就确立了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路线。中共十七大再次确认了这一民主发展战略。党内民主是除基层民主之外,中国推进民主政治的又一重点。如果说基层民主是由下至上推进民主政治的话,那么,党内民主则是由核心向外围推进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政治权力核心,几乎掌握着全部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此外,作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国社会广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就意味着没有核心权力层的民主。但是,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一命题本身就意味着,党内民主不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人民民主才是最终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因此,从根本上说,发展党内民主,是推进人民民主的途径和条件。

  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即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必须从这个整体性的战略目标中去深入理解和把握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民主与民生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决不能将这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将它们对立起来。不能认为重视民主就势必忽视民生,或相反,强调民生就势必轻视民主。胡锦涛同志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改善民生也好,发展民主也好,繁荣文化也好,建设和谐社会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最终胜利地履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作者系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共和国 民主 生命 俞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