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公务员报考热,热评者更热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这两天,关于公务员报考热的文字在媒体也是搅得火热,特别是针对热门职位供需出现一比数千的情况,各种评论应运而生,有的流露出担忧,认为公务员报考热,“福利是诱发因素”,折射出“行政机关诱惑多”、“隐含权力之忧”。还有的甚至联想到“工资基本不动,抽烟喝酒靠送”方面,已开始提防年轻人注意“权力寻租”的问题了。

  我不赞成这种过于敏感与夸大的认识和分析。我想站在报考者的角度说几句话。

  是的,这几年公务员报考一直十分火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的人数是三万多,到2005年就增加了十倍,今年截止到目前,全国至少有50万人已报名通过审核,报名最后一天甚至出现“井喷”,不仅热门职位突破1比4100大关,一些原先无人问津的“冷门”也免除了少人问津的尴尬,连报考秦城监狱的竞争率也达到1比93 ,其热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然而,与这种报考热相对应的是,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说,今年全国需要安排的就业总量为2500万人,但预计可安排的就业岗位仅为1100万个,缺口达一半以上。就毕业生而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13万人,是历年人数最多的一年,但由于目前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所以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更加突出,以至于在今年的就业市场上竟然出现大学生就业“零工资”招聘的新闻。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当国家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时,这些对前途深感迷茫学生们怎不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况且包括国务院机关在内,有10家招考单位的部分职位要求还悄然降低,这对报考人来讲不是又相对增加了机会吗?另外,公务员工作稳定、风险低,社会地位较高,职业稳定性在社会各行业中最强,这大概也是吸引年轻人踊跃报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求舒适与安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如果要求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都到一线,都到艰苦的地方去,既不可能也不需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报考国家公务员完全是一种正当的行为选择。从国家角度讲,国家也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参与报考者多,说明这一职位对社会还有一定吸引力,给报考单位也提供了好中选优的可能性,这无论对报考单位还是报考者都是件好事,都无可厚非。反过来讲,若一个国家的公务员职位无人问津,那么这个国家离崩溃也为期不远了。

  所以在我看来,大学毕业生踊跃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动机其实很简单,一是就业门路窄。在花钱求爷爷告奶奶也很难找地方混口饭吃的情况下,国家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就业机会,只有傻瓜不去一博;
二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在目前也还有一定地位,即使干不下去,从这里转向其它行业或领域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两个原因中,前者是根本,后者是衍生。有文章在分析报考热的原因时另辟蹊径,说“最直观的吸引力”是公务员有“体面的薪金收入”,这实在有些牵强,别说那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想不到这里,连我已干满三十年工龄的公务员也决不会想出“体面”二字来。可以肯定地说,写这种评论的先生对公务员的收入状况并不了解,大概把少数“特殊利益集团”的情况扩大化了。至于由公务员报考热生发联想,把它喻为一面镜子,认为“映射出我们社会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不公平与不和谐的现象”,言过其实了,由此进一步想到腐败和权力寻租,好象更有些拔高。太忧国忧民了,不就是一个职位考试嘛,而且是面向全社会,我想那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思想境界还达不到这么“高“,还认识不到这一步吧?社会认知上有个投射效应理论,意思是说在社会心理上,一些人习惯于把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拿来再对另一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当前我国党政机关腐败频发,因而人们把年轻人踊跃报考公务员的现象很自然的与企图获得公务员岗位上的一些既得利益相联系,对这种认知思维,可以理解但不足为取。我曾经几次做过本地区公务员招考的面试评委,知道那些孩子们的报考动机其实都很单纯,远没有媒体分析的那么复杂。我现在供职的单位也有公开招考来的大学生,他们告诉我,当他们看到那些热评文章时,都感到可爱。

  由此可见,在对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的反应上,媒体的反应更热。

相关热词搜索:晨曦 热评 报考 公务员 者更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