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中国古代“制衡”皇权的体系与民主制衡体系不可同日而语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我发表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之后,一些朋友对于我主张向西方的民主制度学习很有看法。一位叫“我是章子怡”的网友说:“中国古代已经有制衡皇权的成体系方法,建议您认真研究”。其实,这个问题早已有许多朋友提出来过,其中有些人是非常有名气、有地位的。他们并且认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了我的民族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或者说是重大缺陷。
其实,我过去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因为懒惰,二是因为不愿意得罪持有这种观点的诸多朋友,并不是回答不出来。既然现在我的那篇《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已经开了头,本着“我爱朋友,但我更爱真理”的原则,打起精神,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吧。
一.中国古代对于皇权没有制衡只有规劝
中国古代确实有一套相当复杂完整的“制衡”皇权的体系,但与其说是“制衡”,最多不如说是“规劝”,所以我在这里给“制衡”打上了引号。这个制衡体系的完整的具体内容查教科书就可以,根本没有必要再由我来重复,这里我只要举例说明它的性质就够了。
中国古代“制衡”皇权的体系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史官对于当今皇上的实录,当今皇上是不能阅读的,这样,才能保证史官纪录的客观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环节是与对于皇族,乃至贵族从小就进行的儒家经典的灌输紧密相扣的:这种灌输使得中国的政治精英,包括皇帝,从总体上说还是相当重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像法王路易十五那样“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人相对还是少数;
同时,如果皇上不能影响(因连看都看不着)史官对于自己行为的纪录,他又担心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行事就不敢乱来。
这种“制衡”的构想够好了吧?可是我要告诉你,这一套根本不行。中国历史上的头号明君唐太宗就破坏了这种所谓的“制衡”。无可否认,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但他有块心病,就是他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而且,有很多迹象表明,太子李建成并不像正史和小说上都记载的那样不堪:他在建立唐朝方面的功业并不比李世民小,而且他比李世民更重兄弟情谊,否则,被杀的就不会是他,而是李世民了。李世民心中有鬼,故此老是要看史官对于他自己这段历史的记载,并要史官把记载改得对他有利。大臣们规劝他:第一,你改了很可能没有用,因为史官不记,天下人会记;
第二,你是个明君,知道掌握分寸,但如果你开了这个先例,后世子孙或许及不上你这个水平,他们就要乱来了,这会危及你李家皇朝的统治。但李世民坚持要看,要改。改了没有呢?我们今天一般听说的李建成如何如何坏,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李世民想把历史纪录改得对自己有利,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他竟然轻而易举地把这个所谓的“制衡”皇权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给改了。“轻而易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李世民用不着发动一场新的政变,就把它给改了,这就说明了所谓的“制衡”皇权的体系是多么的脆弱!当然,大臣们对于李世民有过多次规劝,就这也还是因为李世民是个素来纳谏的明君。如果碰上个昏君,那就只有“文死谏”了,可又没有这么多人愿意死,于是就只剩下阿谀奉承了,于是昏君愈昏。如果一个“制衡”体系可以由被“制衡”者轻易改掉,那它还是“制衡”体系吗?当然不是,它最多是一个“规劝”体系,听不听,在于皇帝,所以,皇帝根本不是一个被“制衡”的对象。
中国古代“制衡”皇权的体系中的“相权制衡”、监察制度等等,和上面所说的“史官制衡”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没有,都是皇帝——有时不是皇帝,而是皇太后或其他什么名目,总之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自己一句话的事。
而在民主制度下,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制衡却是硬的。这在古代的希腊、罗马,当今的西方民主国家,都是如此。即使你是最高统治者,要改变这种对于你的制衡,也只有先推翻民主制度。这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制衡”。
平心而论,中国古代“规劝”皇权的体系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否则,中国也不可能在古代创造相当灿烂的文明。我认为中国古代由于有一个设计相当周密、从小实施的“规劝”体系,使得中国的皇权统治在大部分时间比罗马帝国要好。但它与罗马共和国相比,就差了一些;
如果是与当今的民主制度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们不能苛责祖先为什么没有给我们留下最好的东西,我们应该责备的是我们自己:为什么已经看到了更好的东西,我们就是不肯用!
二.民众缺乏尚武精神是中国古代没有对于皇权的制衡的症结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对于中国与西方的一些根本性差异评论道:“根本没有武装起来的城里人的政治盟会,这是问题的症结”,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尚武精神不仅仅是对外强大的需要,而且是对内民主的需要。民主制度与尚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民主制度,甚或还称不上是民主制度,仅仅是一种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制衡,都离不开“武装起来的城里人的政治盟会”或者相类似的东西,因为讲到制衡,就必须有大致对等的力量,没有大致对等的力量,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制衡”。
当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造反或起义。但这些造反和起义,不是被镇压下去了,就是胜利后形成了新的一股力量独大的局面,而广大民众则仍是一种安于被宰割的状态,缺乏一种常态的尚武精神,这样,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常态的以武力为后盾的力量,这样,就永远形不成制衡。
中国先秦文化中,并不缺乏尚武精神。“君子”这个词,曾有“勇士”的意思,春秋越国的“君子军”,实际上就是越王身边最精锐的部队,到了儒家手里,才把“君子”这个词彻底文弱化了。中国文化中尚武精神的被阉割,完全是最高统治者的需要。他们觉得天下大一统了,对外的武力已经用不着了,而尚武精神一旦用于对内,则会形成对于皇权的制约,故此他们就“偃武修文”了。这在秦皇汉武的时代基本上还说得过去,因为当时中国相对于外国的武力极为强大,把尚武精神阉割掉一些,对外也问题不大。但在其他时候,特别是近代,就完全是一场灾难了:没了尚武精神,中国所有的财富就都被抢光了,所有的文化就都践踏了。
阉割尚武精神,是皇帝们为了一己私利而牺牲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我就不明白,那些主张民主的“自由派”为什么这么仇视尚武精神。他们就是搞不懂尚武精神与民主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说了半天,他们在精神上也还是几千年皇权的奴隶:看着中国的统治者不够强大了,不愿意被他们奴役了,就拼命去找外国人来奴役自己。总之,精神上被阉割了的缺乏尚武精神的人,不找个什么人来奴役一下自己,就觉得不舒服,而现在的时尚是找外国人来奴役自己。既然这么愿意当奴隶,不愿当中国皇帝的奴隶了就坚决当外国人的奴隶,那你还谈什么“民主”?
三.民族主义以民族利益为宗旨,决不能同意回到皇权去
数落完了“自由派”,我又要数落“新儒家”、“新权威主义者”和某些“新左派”、“新民族主义者”了。我实在不明白有些自称站在中华民族一边的,还有些自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的人,如此热衷于回到皇权去。难道不愿当外国人的奴隶了就非得坚决当中国皇帝的奴隶不可吗?难道你们也是精神上被阉割了的缺乏尚武精神的人,不找个什么人来奴役一下自己,就觉得不舒服吗?难道你们就不能想象一下自己可以谁的奴隶都不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吗?
特别是民族主义者,难道我们的目标不是中华民族的强盛吗?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我们就应该什么有利于这个目标就用什么,何必管它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就算中国古代的那一套体系在当时看也很不错,现在西方的民主制度更好,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用西方的呢?中国的书写“体系”笔墨纸砚也很不错(老实说,它们作为一个书写“体系”,比皇权作为一个体系好得多了),我们现在不是在用电脑打字吗?这电脑难道不是西方人发明的吗?还有洋枪、洋炮、飞机、坦克、潜艇、航母、火箭、核弹,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如果我们都不用,都用中国古代的,我们又怎么能够富国强兵?
如果有些人鼓吹回到中国古代的皇权去、鼓吹反对民主是为了混饭吃,那我也很理解,也不说什么了——人毕竟是要吃饭的。如果不是为了这个。那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自尊心吗?我看我们的民族没有这么脆弱: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就是既要有战胜西方人的自信,又不惮于学习西方好的东西。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抛除了它不够好的东西,如皇权专制,好东西还多着呢,需要你们这样去弘扬吗?你们这样去弘扬,难道不是在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搞臭吗?
民族主义,就其本意而言,其宗旨是为了本民族的每一个个人,而不是皇帝。民族主义以民族利益为宗旨,决不能同意回到皇权去。如果中国的民族主义沦落到反对民主的道路上去,那么,其前途只有两个:一个是它为公众所唾弃,最后变的无人理睬;
一个是把中国带向灾难的深渊。我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中国的民族主义如果反对民主,它几乎肯定会被公众所唾弃,连同它的其他一切好的东西,如它的维护民族利益、爱国、尚武精神等:一个不民主的国家很难长久的唤起它的国民热爱它的感情,更不用说为它浴血奋战了。如果这样,我们这个曾经伟大过的民族就真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