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让高中历史教学走向深入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教学策略是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推动教学环节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巧手段,是构建高效和谐课堂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更是促进学生实践的方法和艺术。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探寻和综合认知,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彼此联系,在整合运用中提升教学效益
  教材是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的第一资源,更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首要保障。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教材前后、纵横的联系,忽略了教材中的面。而审视我们的教材,编者一直都是以主题构建的方式呈现编著内容,凸显的是对整册内容和整个单元的综合考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具有更加整体的宏观视野。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视野局限在“辛亥革命”这一单纯的事件上,而是运用资料拓展、整合运用等方式将导致“辛亥革命”的推动因素深入厘清,将“辛亥革命”的发展细节进行全面把握,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成果被窃取的原因等进行广泛探讨。整节课上,教师分别从宏观、微观等维度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将教师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的成果彰显出来,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参与程度,在优化设置中提升教学效益
  1.结合教学目标,强化情境设置。任何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能脱离真实的情境而存在。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特质入手,创造性地选择文本内容与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力求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形,从而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认知情境。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教师在正式展开教学之前,通过幻灯片为学生出示了一系列美国经济萧条时的图片,并拓展了当时报纸记者的专栏文章,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结合的方式中感受当时美国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入感知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即将展开的新授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案例中,教师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为学生营造出了鲜活的情境,从而为学生还原历史现象,探寻本质提供了认知的基石。
  2.遴选适切方式,关注自主探究。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都是以讲授法为主,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讲授法已经越发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作为“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过渡方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核心问题进行分化、分解,让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分享交流,从而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小组的结论。
  仍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时,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学生对教材内容、自主收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感知,小组成员纷纷展开合作,利用不同的资源,从不同的维度展开合作,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的细节,而是要积极引领学生进行理性、深入的思考,把握历史事件和时代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以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在深入思考中提升高中历史的课堂学习效益。
  三、强化深入反思。在调整中提升教学效益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有效保障,更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有乐于反思、善于反思的意识,从而为之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如在教学《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教师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学生的互動性活动较为频繁,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通过多次试教,教师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很好地捕捉课堂中的生成信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反思后进行了以下教学改进:1.教学目标进一步明晰,删繁就简,强化学生的思维实践;2.教学流程进一步优化,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3.课堂教学进一步调控,激活动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4.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多维拓展,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在第二次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就有了明显好转,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正是对自己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理性的反思,教师提出的修改建议与教材内容一脉相承,更有效切合了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应该从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需要的结合点出发,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来指导实际工作,从而将历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编辑 聂蕾

相关热词搜索:巧用 历史教学 走向 策略 高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