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退守台湾多少人【台湾迈向反省与思辨】

发布时间:2020-04-0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徒有选举形式的民主,只会制造民选的专制者。      圣诞的钟声响起,台北街头弥漫一片节日气氛。   倒是“总统”陈水扁心事重重。挟着民进党在北高两市选举中的佳绩,陈水扁暂时扫去“第一家庭弊案”以来的沉沦颓势,马上盘算着如何继续在他的“台独”之路上挺进。他与“台独”大佬已拟好计划,准备明年元旦重启“修宪”大戏,挑动民情,另一方面则在党内定好“拉谢(长廷)打苏(贞昌)”的策略,且更积极落实早已通过的“立法委员减半”配套,将权力的诱饵推到极至,务求紧绑党内主流以及立法院内跨党派委员,期望能在明年底立委选举前通过“修宪”,在任满前闯开“台独”之路。
  陈水扁打出这盘牌局的意图再清楚不过。这位通过直选制度产生的领导人,6年前登上“总统”位置之后,声望便不断下滑,自超过七成一直下跌至月初的不足两成,却就是能继续占着领导人的有利位置,通过这种操弄权术和民粹政治的手段,享受着无限权力,借着对内不断打出分化对立牌,对外则打出炽烈万分的“急独”牌,在“台独”的钢丝上步步迈进。
  
  制度的道德追问
  
  2006年的台湾政局,天天在变,叫人看得瞠目结舌,如今看来,2007年肯定还是不会平靖安宁。问题是:像英国早期的民主大师柏克(Edmond Burke)所形容,“政治,往往只是一种无本生意”:陈水扁是不是仍能像过去那样,在这种“无本”(顶多只能算是“廉价”)的政治操作中如鱼得水?
  2006年,一幕幕翻天覆地的变迁,为台湾未来的政局发展,埋下了极不确定的因素,也使这种政治操弄是否一如既往取得效果存在疑问。一方面,陈水扁自年初开始,以这种最激烈的操作手段,频频冲击国际社会对“台海现状”画下“四不一没有”的框框,另一方面,扁政权腐败贪财的现象,逐步摊开在民众面前,引起9月的百万“倒扁”红潮。给人的印象是台湾已陷入荒乱的境地,实际上,民众有理有节的言行,标示着社会已开始对只重选举、大政方针却备受政治人物把弄的制度,作出更深入的反省和思辨。
  一年乱象频频,台湾社会还在全面思考之中:政治人物有没有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
  民选领导者有“宪法”的任期保障,且在职时有刑事豁免权,于是任职期间就可以为所欲为,人民就只能等到任期满后才能以选举权轰他下台吗?就连他的不道德作为,也要等卸任后才可以被追究吗?
  还有,徒具选举制度却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民主能否生存?当司法权遇到民选领导者,司法,就只能卑躬屈膝吗?现在依然还是刑不上大夫吗?
  台湾社会过去多年都将所谓民主道路引以为傲,然而,台湾这套民主制度却有点不伦不类,既有健全的选举形式,却无足够的权力制衡,在宪法学所谓的“双首长制”下,民选领导者竟然还掌握着威权时期赋予的行使“国家安全法”的绝对权力,使他俨如“有权无责”的民选小“皇帝”。十余年来,台湾“修宪”都只是出于政党之间的权力考虑,对于政治制度之中欠缺的权力制衡原则,根本完全没有碰触。学界对此一向有很大的批评,但直到过去一年的政海波涛,台湾社会才“愿意”惊醒,终于不得不重新检视这套曾引为自豪的制度。
  
  红潮后的思考
  
  民进党自从去年10月县市长选举大败后,已让陈水扁在2000年取得执政权后宣示落实的“新中间路线”全面破产,也让蓝绿阵营在台湾选民结构的光谱位置上全面翻盘。国外媒体普遍以理性角度,推断陈水扁应该会率领民进党停止过去数年来的反覆,回归中间大和解的路线,松绑两岸关系,并积极创建勤政和廉政的公共政策形象。然而,陈水扁今年初发表的元旦文告,显示他不但不会松绑两岸政策,反而决定采取以李登辉为首的激进本土路线,并试图站回“台独”的制高点,期望鼓动民众关注所谓的“台湾前途问题”,盖过他们对民进党黑金腐化无能的批判,也让民进党的贪腐无能得以“被原谅”或是“被遗忘”。
  陈水扁这种姿态,无疑是打擦边球的高危动作,企图冲击中美两国在国际间认同的台海现状即“一中”架构。
  台海现状架构,与美国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陈水扁的动作,无疑成为华盛顿的眼中刺。从1月底公布考虑“废(除)统(一纲领)”,到2月底正式宣布“终(止)统”,美方一直扮演积极的扑火者角色,期望能终止这场台海波涛。陈水扁在2月27日正式宣告时,终于把“废除”统一纲领的“考虑”转变为“终止”,还在特别声明中多次重申他继续坚守不改变台海现状的承诺。在英语世界里,“abolish”(废除)和“cease”(终止)两字的解释截然不同,但根据台湾一贯的法律解释,条约的“废除”和“终止”根本是无分轩轾。从“废统”至“终统”,即使素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的前民进党籍“立委”林浊水,都批评陈水扁的行径如同“疯子”。民调显示,陈水扁的声望持续下滑。
  在岛上饱受挫折,陈水扁从自我的政治定位考虑,决心加大撕破族群的力度,继续大搞悲情,凸显台湾的“主权”危机,以求煽动民众,期望挽回声势。于是,他既拒绝让大陆赠送的熊猫赴台,收紧前往大陆投资的审查规定,研究废除“民国”年号,到5月,更是将这种“悲情治国”手段搬上国际,上演了一出被称为“迷航之旅”的“赌气外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陈水扁企图冲开国际的围堵未果,台湾岛内,“第一家庭弊案”又逐渐曝光。台湾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岛,呼怨叫屈经常可以引人同情,泪水更往往能博人呵护;然而经过十余年选举制度的历练,台湾社会开始成熟了,本月15日,陈水扁夫人吴淑珍因涉及“总统府国务机要费案”正式被传出庭应讯,被台湾媒体称为备受关注的“世纪审讯”。
  没有人会怀疑,在行政权力将检调单位绑得死死的台湾司法制度下,若没有9月“反扁红潮”的动员和社会思辨,凸显社会对于司法公正的呼声,这场“世纪审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论及这场红潮的重要性,与其说它的目的是“倒扁”,不如说是为台湾社会的觉醒,当人民透过选举制度,为行政和立法体系注入民意,也同样为司法体系注入公众监督的力量!为期40余天的红潮,100多万人齐集台北市枢纽地带,秩序井然地将“总统府”团团围住,才将理性的民意送上了台北的天空!
  徒有选举形式的民主,只会制造民选的专制者。正如前“台北市文化局长”、作家龙应台在红潮泛滥前夕,写了一篇题为“我怎么上‘陈水扁’这一课”的文章,其中谈到推行民主过程中健全制度的重要性。她说:“是甚么制度,产生了陈水扁?是甚么制度,给予‘总统’如此大的权力?是甚么制度,纵容了他专权,鼓励了他堕落?是甚么制度,使得我们发现一个‘总统’的专权和堕落却无法使他下台?政党政治又出了甚么问题?使我们痛心疾首到这个程度又找不到出口?如果产生‘陈水扁’这种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及维系这种制度的思维和文化,我们今天不去彻底面对和处理,而只锁定在‘把陈水扁拉下台来’一个单一题目,请问,下一个上台的人,在同一套制度里玩弄,难道会有不同的嘴脸?”
  刚落幕的台北和高雄市选举中,民进党在高雄大打“悲情牌”,战果让外界大出意料。陈水扁又过关了,他曾因为“第一家庭”弊案缠身而暂停“台独”步伐,如今他虽仍是诉讼缠身,选举的战绩却让他得以喘息,可以继续享受台湾“总统”这个俨如小皇帝的尊崇地位。他将重新走在“台独”路上,继续他的“悲情牌”,耍他的政治操弄。然而,红潮过后,台湾仍在自我检视:民主,不只是选举形式,还必须有配套制度。龙应台的上述思考,早已弥漫在台湾的天空。

相关热词搜索:思辨 台湾 迈向 台湾迈向反省与思辨 思辨与反思 台湾公民教育的转型与反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