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环保专家 当环保成为一种生活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只有当环保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单纯依靠外部法律制度来约束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道德信仰 一个月内,整了一笔钱,想买一辆车。心情如此迫切,实在是因为受不了人行道旁越来越重的汽车尾气,以及烈日下越来越高的气温。
不过吊诡的是,让我们深受其害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暖,竟然都与汽车的迅速增加相关。
钱凑齐了,我又犹豫了,看看日益拥堵的交通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作为一名有些环保意识的公民,我突然觉得购车计划正让自己悄无声息地成为一名环境破坏者。
一面是提升生活水准的欲望,一面是环境保护的信仰,其中的踯躅,颇似我们国家的两难,一面是发展经济的硬道理,一面是保护环境的国际压力和民众呼声。这不,6月4日,世界环境日的前一天,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调其承诺目标,即在2006至201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使用量削减20%。去年,中国每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23%,未能实现下降4%的目标。
回到我个人的购车两难。后来我将自己的困惑与一位资深环保人士沟通了一下,他说,“有钱不买车是一种境界,买车而不经常用车也是一种境界,这才是一种环保生活化的态度……”
茅塞顿开。
车,完全可以买,但买了车,不一定要经常开车。就像日本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车,但大家平时上班多选择地铁,车通常是在周末郊游用的,其中固然有政府的提倡和调控措施,但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从公民个体的角度来说,环保,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想起了今年两会政协委员、电影明星巩俐老师的提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巩老师因为这个提案遭到舆论的讥笑,被称为达到了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但笔者以为,巩老师的提案仅仅因为与小学生作文同题而受到嘲笑是有欠公允的,这个题目实在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题目,应该批评的不是巩老师做了这个题目,而是她没把这个题目做好做深。
德国《明星》周刊2月初做了一个专题:“简单地让世界变得更好”,宣扬“50个小观念起到大作用”,并在它的网站上进行了好习惯的征求和投票活动。结果以下细节“中标”:使用菜篮子或是布口袋,拒绝塑料袋;将室内温度调低1度;使用节能灯;使用环保电;下次短途旅行时放弃坐飞机(仅从汉堡到柏林往返一次,每位乘客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高于一台冰箱一整年的排放量);等洗碗机满了后再使用(一周少用一次洗碗机,一年则可节省1000升水)……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对未来社会的两大发展方向作了区分:“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西方经济模式,在工业国家已不再行得通,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所谓的新型经济,被布朗称为B计划。50个好习惯中,吻合B计划的比比皆是。
这些好习惯,就是环保生活化的体现。环保,它是一种生活。
正在小康路上高歌猛进的中国人,相当多的总是摆脱不掉童年或者父辈缺衣少食的记忆,于是碰到什么免费的,或者花了钱觉得自己应该享受的东西,总想尽可能多地据为己有,像超市里面的塑料袋,宾馆里的热水,还有用了一天完全不必换洗的床单,以及吃饱了撑着还要再吃的自助餐……从物质极度贫乏到物质极大丰富,其过程的短暂让国人胃口相当饕餮,也相当不环保。
或者我们可以说,在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认知中,奢侈浪费在中国是一种炫富的时髦,殊不知在发达国家人民眼中却是土得掉渣。
只有当环保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单纯依靠法律制度来约束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地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道德信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生活习惯和道德信仰属于内在制度,而法律规章属于外在制度,前者在社会中执行起来更加平滑无缝,更小阻力,而后者执行起来更多摩擦,更多阻力。
在《明星》周刊编辑的50个让世界更美好的细节中,还有这么一条,“和你的爱人一起沐浴,既可增进情趣,又可节省水资源。”的确,这个时候,环保已经成了一种乐趣,它肯定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类似地,我们是否记得小时候有许多娱乐都是不花钱的(进而,是不耗电,不污染空气,不毁坏森林的),比如讲故事,比如猜谜语,捉迷藏,过家家,而今天的孩子,难道就一定要花钱去坐过山车、买玩具、打电子游戏才高兴吗?
图/姜晓明
相关热词搜索:成为一种 环保 生活 当环保成为一种生活 环保“一票否决”成为一种 环保一票否决制是什么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