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出现“血荒”? 血荒

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近日,昆明、青岛、南京、北京等大城市接连血液告急,“血荒”一词频频见诸报端。10月29日,卫生部长陈竺走进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献血室,成为本次血荒事件的一个小高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血荒?
  社会学家蒂特马斯曾分析比较了英美日等国供血制度后,最终得出结论:自愿无偿献血制度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今日的血荒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这种“最佳”的供血制度在中国的水土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此,本刊采访了中山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余成普。余成普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供血制度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其博士论文即为《生命赠予:中国血液捐赠的个案研究》。
  
  1 在您看来,本次血荒罕见吗?
  余成普:首先,需要澄清一下“血荒”的概念,它并不是说一袋血也没有了,而是个与血液的库存量相关的概念。正常情况下,血液的库存量大约是日用血量的5-15倍,不到这个倍数就算血荒了。在前些年,全国的部分城市也曾出现血荒或血液短缺,但今年由于血液短缺持续时间长、波及城市广等原因,受到了媒体的特别关注。
  2 献血者对安全的顾虑大吗?
  余成普:献血安全还是很多公众担心的首要问题。
  3 有人认为是天气冷了,上街的人少了,采血车采到的血就少了,您好像反驳过这个观点?
  余成普:我分析了一些城市气温变化和采血量的关系,并没发现它们的相关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昆明四季宜人,但这里却出现了血荒。而东北的哈尔滨冬天严寒,街头行人很少,但哈尔滨已经连续7年没有出现血荒了。
  4 西方国家也会出现血荒?
  余成普:这些国家的血液供应也会有起伏,但不像中国起伏这么大。原因在于献血者的人群结构不同。比如,在美国,献血的主力是公司职员。而在中国,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学生放假时,就容易出现血荒。
  5 中国的自愿无偿献血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余成普:1978年之前,中国的血液供应处于一种混乱状态。1978年后,实行了一段时间“义务献血制度”,由国家制定用血指标,一层层下发,到达每个单位,变成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必须完成的献血任务。再后来,因为个人和单位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义务献血的献血量变得越来越少。
  上世纪90年代,中原的一些地区就出现了有偿献血,但在河南、安徽等地因为买卖血浆出现了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年《献血法》出台,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6 仅仅依靠“无偿捐献”,能满足用血需求吗?
  余成普:国外几十年的实践和我国十几年的自愿献血实践表明,自愿无偿献血是可以满足合理的临床用血需求的。但要做到中国所有城市都不出现血液短缺,还有一段路要走。
  7 为什么血液必须是“无偿捐献”,如果放开血液的买卖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余成普:这主要是出于血液的安全性和效率考虑。只有自愿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诚信方面才能得到保障。
  8 在血站献血是免费的,但到医院用血却要交钱,这是否合理?
  余成普:在医院用血时交的费用不是血液的费用。这个费用是血液的检测、存储、分离、运输等费用。但公众现在对这个收费有质疑,相关部门应该对此作出澄清,化解误解。
  9 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血荒的发生?
  余成普:首先,政府应该协调各个部门,配合血站的采血工作,也要加大采血的投入。其次,血站应该积极主动地沟通其他部门、沟通公众,学习采血先进地区的经验,做好采供血工作。发展团体献血、成立献血志愿服务队等都是很好的经验。再次,媒体在消除公众误解、营造公益氛围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医院主要是节流,即避免血液的过度使用。
  10 对这次血荒在民众中造成今天的影响,您怎么看?
  余成普:我们应该借此机会,把无偿献血制度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挖掘出来,澄清误解、消除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血荒 为何出现“血荒”? 中国为什么血荒 为何出现血荒? 解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