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的生命日记全文【于娟:炽烈的生命】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在好友郑培源眼中,于娟是一个很强大的人。的确,海归博士、复旦大学青年女教师这些名号无不体现着这个年仅33岁的山东女子的优秀。而让更多人认识于娟、继而被她的强大所感染的,还是她那个被网友形容为生命日记的博客――活着就是王道。
  
  炼狱中的坚持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于娟
  浏览于娟的博客,一个豪爽的山东人跃然纸上。在这个开始于2005年8月底的博客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留洋女博士,一个看了场好电影不管多晚也要写下几句到位点评才痛快的性情中人,一个捧着肚子带着点好奇和激动、盼着孩子出生的准妈妈,一个路遇不平就要拔刀相助的侠义女子。
  2009年的最后一个星期,于娟在急救室度过了让她胆战心惊的三天两夜,不足两尺外的病友白单覆面让她感叹“急救室应该就是地狱的隔壁”。而在2010年元旦,乳腺癌四期的“判决”下达时,这个一直觉得自己分外坚强的女子却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浑身乌骨的她要接受骨髓穿刺,疼痛和呕吐随时都会让她昏厥过去。即使这样,于娟也没有哭,因为她要活下去!她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日记。
  很多人都愿意用“坚强”来形容于娟,因为即使是在博客中反复发问:“为啥是我得癌症?”这样一篇篇题目看起来非常情绪化的日志其实却是从饮食、环境、作息时间上进行了自我反省。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怨天尤人。只是理性得有些残酷的分析让众多网友感到“大彻大悟”。
  而在不得不回家自行注射生化制剂时,面对第一次为别人注射的老公“光头”的紧张,于娟也只是用调侃和戏谑的口气记述了一针打成三针的折磨,让网友不得不感叹于老师的“有才”。在生命进入倒数的时候,于娟还在张罗着找自己的下一任,为老公“光头”做着未来的打算;在思考着囤积食盐和瘦肉精的问题。生活看似丰富多彩,甚至似乎是癌症让她有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然而,这个自恃坚强的女子也坦言,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勇敢,也没有大家想象的良好心态。她形容自己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化疗的痛苦自不必说,想到父母、丈夫、儿子,她也会倍感折磨。只是在无法坚持时,她会选择思想上的逃避,而无法逃避、恐惧怕死时,老公“光头”就会给她一顿劈头大骂,从而激发出她反抗的力量,继续“垂死挣扎”。而她的这些表述,又让网友冠以“坚强”的标签。
  
  写给儿子的话
  奶奶让孩子唱首歌给妈妈听,孩子奶声奶气地开口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的时候,于娟不禁流下泪来。
  癌症并未因为她的反省或者坚强而好转,然而即使是在病情恶化时,于娟也会在亲朋好友的重重“监视”下固执地坚持写博客,为什么她会如此执着?
  正如好友郑培源所说,最让于娟放不下的就是儿子土豆。三年前,于娟还在兴奋儿子的出生,还在为给儿子起个响亮的名字而挠头,转瞬间就到了要为儿子留点什么的时候。难怪当孩子的奶奶让土豆给妈妈唱首歌,孩子奶声奶气地开口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的时候,于娟不禁流下泪来。一块宝和一颗草之间的距离竟然只有这么远。
  还有一次,儿子回家后没看到妈妈,便哭腔地问道:“妈妈去哪了?”当知道去了医院,居然大哭道:“快呀,你们快去救救妈妈呀!”于是,于娟坚定信念:我不能死,不能让他这样过哭着找一辈子的妈妈。
  从笔记本上的周记到网络日志,于娟这个缘起于学生时代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而在2009年末2010年年初确诊时,她突然停笔,这其中的甘苦和挣扎恐怕只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才能体会。然而半年过后,于娟的博客更新了一篇题为《我的坚强与柔软》的日志,从这天开始,除了记录生活中的轶事,于娟的日志也有了新的意义――我想给儿子土豆留下些什么。
  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于娟在病中也坚持辅导孩子。而在生命日记中展现她的喜忧,写下她的感悟,不是矫揉造作、不是宣传作势,而是一个母亲要给她的孩子留给一份礼物。
  
  生命如火般炽烈
  严格的控制并未阻止于娟肆意地散发着生命的热度,“她是一个有10分生命力都要活到100分的人。”――郑培源
  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培源认识了于娟,“于娟长得有点黑,挺结实的,嗓门儿特大!谁也想不到她会得癌症。”所以,去年年初郑培源在开心网上第一次看到于娟的生命日记时,竟认为她在转帖。打电话确认后,郑培源便和几个朋友一起,为于娟注册了一个微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于娟以帮助。
  短短一月有余,于娟博客的浏览量就超过了270万,微博粉丝近1万人。在众多留言中,有默默关注的校友,有为于娟鼓劲加油的病友,有表达自己的感动的陌生人,还有提供偏方和捐助的好心人。于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她也在持续更新着自己的博客,但老郑却有些后悔了。
  “她太踊跃了!我们这几个朋友都挺生她的气的,我也有些后悔。于娟现在的身体状况是要避免情绪的波动的,静养才有利于她的恢复。”于是,在MSN上的于娟核心粉丝群里,负责媒体的郑培源“郑师爷”、一心为于娟募捐的的张婷“张给多”都会严格控制于娟“于百岁”的上网时间,通常是于娟还意犹未尽,这帮朋友就让她快去休息。
  然而,如此严格的控制并未阻止于娟肆意地散发着生命的热度,“她是一个有10分生命力都要活到100分的人。”就在接受采访当天,一直关注能源林的于娟接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复,“她又高兴得吵吵嚷嚷的。”
  这样看似与治病无关的关注在于娟生病的日子里已经数不胜数,她对于病友受到哄骗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去世一事耿耿于怀,连发几篇日志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神医”;药物产生了副作用,她也要在从死亡边缘上爬回后忍痛详细描述,为的是让病友做好准备,她认为他们都是“黑夜里在悬崖间踩钢丝的病人,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小错误和小概率”;她不想出名,却对任何人任何媒体不说NO。因为她希望有人关注她用命换写出的文字,希望有人能透过她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
  
  力量的传递
  “一篇一篇日志看过来,字里行间的积极让我内心不禁强大起来,还有那些点滴的感动,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网友
  从给儿子留下点什么到如孩子时写周记一般记录自己的生活,于娟平淡地写着自己的生命日记,并且一直对媒体的关注感到莫名其妙。在于娟看来,很多生病的人比她更坚强,比她心态更好,比她更懂养生,比她写得出更好的抗癌文字。
  尽管于娟一直这样强调,一直陪伴他的好友郑培源却认为,在气场很强的于娟身边,他也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于娟的经历真正让他看淡了生死,看开了金钱、权力、地位“神马都是浮云”。
  也如一位网友留言说道:“我只看了你的文字,没有看其他报道。”在很多人眼中,于娟不是癌症患者的代名词,她只是她,是于娟这样一个人。她的生命日记不仅仅是抗癌日记,还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的感悟,就像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一样,癌症对于于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处境,而对于此,她早已举重若轻。
  于娟也在为要不要“出名”而纠结,她知道媒体的访问和人们的关注能让她名利双收,能缓解她卖掉房子填补巨大医疗费用空洞的难题。但是她也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是出名到胡锦涛与奥巴马聊天时也谈论她,也不能给儿子土豆一个一辈子有妈妈的红头文件。她只是在验伪,在迷茫中走自己的路,希望能帮别人趟趟“此路不通”的路。
  但毕竟,在写博的过程中,于娟感受到了更多世间大爱,更多无可名状的感动,也让她可以更加努力地活下去,“得了病有人关心总比无人问津好,其实我很明白其实我也很enjoy(享受)。”
  2011年4月2日是于娟33岁的生日,这天,于娟的6个朋友给她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条连着6把锁的链子。郑培源解释道:“链子代表于娟,是她把我们这些人汇聚起来的;另外,锁代表帮助她的朋友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命锁在一起。”
  “有没有想过之后的事?”采访到最后,记者问了一个残酷却现实的问题。刚刚提起于娟还一脸无奈却笑意融融的郑培源突然沉默了,几秒钟后,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都觉得于娟不会走,相信她会一直这样乐观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她是于娟,她是‘于百岁’嘛!”

相关热词搜索:炽烈 生命 于娟 于娟:炽烈的生命 于娟的生命日记全文 于娟生命日记完整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