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鸭脖_20年精武鸭脖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20年前的精武路上,当第一根卤鸭脖出锅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它会如此剧烈地改变这条小路的命运。我们选出了10个关键词,这些偶然或必然的改变,成就了精武鸭脖今天的模样。   
  汤氏兄弟
  1992年,做大排档生意的汤腊九、汤光山兄弟,研制出了卤鸭脖配方。汤家的大排档在精武路的北面,正对新华路体育场,“辣口不辣喉”的鸭脖深受球迷喜爱,生意越来越好。精武路上的个体户老板,或向汤家兄弟讨教,或自制卤料配方,纷纷做起了鸭脖生意。
  
  南迁
  1992年,汤家大排档的另一头,精武路南路口的东西两侧,吴继学和王松林分别做起了鸭脖生意。精武路南路口通往解放大道,紧邻当时的新华路客运站和武汉最火爆的夜场――JJ演舞台。旅人和“嗨班子”,为这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也让更多人知道了精武鸭脖。精武鸭脖的生意,也随之南迁。
  
  10元3根
  精武路上做鸭脖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多,为了招揽客人,鸭脖老板展开了一场“竞价大战”。一根鸭脖的单价,从最初的5元降到4元,最后变成10元3根的统一价,持续多年。近两年因为原料价格上涨,才涨回5元一根。
  
  《生活秀》
  1999年,知名作家池莉发表长篇小说《生活秀》,书中主人公来双扬,就是吉庆街上卖鸭脖的老板娘。2002年,根据《吉庆街》改编的电影全国热映,武汉鸭脖也随之红遍全国。作为武汉鸭脖的发源地,精武路上的鸭脖生意也随之达到顶峰。
  
  张学忙视察
  2003年,武汉市副市长张学忙带队,到精武路现场调研,分别跟当时最大的四家鸭脖经营户座谈,根据当时实际及经营户的意愿,选中“汉口精武”进行重点扶持,目的就是将作坊式生产转化为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企业。张学忙的视察带来了“门面整改”的契机,传统的摆摊设点经营,改造后变成了“专门店”的形式。
  
  工厂化
  2005年,为了扩大鸭脖产量,“精武路第一家”的老板吴继学成立了“精武人家”公司,并在不远处的江汉北路租下一个4000多平米的车间,开了武汉市第一家“鸭脖工厂”,率先告别“作坊时代”。不到一年,其他规模较大的鸭脖老板纷纷效法吴继学的做法,“工厂生产、门面销售”成为了散装鸭脖市场最常见的经营模式,并延续至今。
  
  真空包装
  2005年,“海归”商人苏德涛引入真空包装,解决了散装鸭脖不便携带、保质期短的问题。真空包装的鸭脖,保质期可以达到半年之久。他成立的零点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真空包装的“可可精武”,顺利打入全国各地的超市卖场。
  
  商标
  2007年,不具备鸭脖生产资质的天津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来汉“打假”,要求武汉鸭脖商户停止使用“精武”商标。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本各自为阵的鸭脖老板联合起来,成立了武汉精武鸭脖协会,最终赢得了历时4年的“商标之争”。
  
  工业园
  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鸭脖企业,2003年汉口精武在黄陂兴建汉口精武工业园,总投资额约3100万元。汉口精武工业园建成之后,汉口精武也逐渐形成了集种苗、养殖、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每年可深加工1800万只鸭子。仅2008年,该园销售额就达到3亿元。眼下,汉口精武正在建设规模更大的工业园,总投资达到5亿,占地5000亩,年屠宰肉鸭能力可达上亿只,年深加工水禽熟食可达10万吨。据悉,这些工业园建成之后,“汉口精武”将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鸭产业园区。
  
  拆迁
  2011年1月,精武路拆迁,鸭脖老板们纷纷搬到解放大道另一侧。在那里,鸭脖继续飘香。■

相关热词搜索:精武 大事记 20年精武鸭脖大事记 精武鸭脖店 精武鸭脖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