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戏,两个人,二十六年】两个人对戏的台词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车入云梦,颇费了些周折才问到梦泽影戏馆的位置,东正街。它可能是这个小县城最不起眼的一条街巷。数不清的小商品和副食挤在不到五米宽的路面上,逼仄而混乱。我们尾随着架子车和大货车慢慢往前挪,大约800米后,人流在一栋4层小楼前停下来。
  “梦泽影戏馆”的红色木头牌匾挂在一楼的入口处,右手的小黑板上白粉笔书写着今天的剧目:银河走国之姜先生招驸马。小黑板的边上,是附近居民为过年晒的腊鱼腊肉,阳光洒在上面,金灿灿一片。
  
  幕布那端
  
  走进去,光线骤然暗了下来。上午11:00,可容纳170名观众的黑色木头椅已经满了一半,有刚卖完货的小贩,有包着头巾举着烟斗的老人。
  他们的平均年龄有60岁,大都来自云梦县城或是下面的乡镇,有人赶10公里的路,只为顺应几十年每天听一场戏的习惯。熟客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和茶杯套,就连邻座的秩序,也经年不变。
  戏馆的正中央,是3.4米长、1.5米宽的皮影戏戏台。说戏台,是有些夸张的,其实只是一面幕布。
  皮影戏的生动之处,在幕的那一面。后台屋顶的铁丝上密密麻麻的串起几百个秦礼刚的手做皮影,每天戏开演前半小时,秦礼刚和锣鼓师就这样一前一后坐在里面。一个在台上熟练路子,另一个在台下琢磨鼓点。
  26年,这样的组合秦礼刚再熟悉不过。遇见雨雪天,他打开头顶的天窗,让更多光线照进来,好把那些自己亲手记下来的钢笔台词看清楚。摆在秦礼刚面前的稍显现代的话筒和灯光一不小心流露出时光的印记,有光的时候,大戏就开始了。
  
  一年只休一天
  
  梦泽影戏馆是秦礼刚26年前倾尽所有建成的。从那天起,秦礼刚的皮影戏每天一场,全年只休除夕一天。
  每天11:30,伴随着锣鼓声,秦礼刚手中的影人舞起来。长达3个小时的演出,他的一双手将皮影杆子在幕布上做着拖、拉、推、滚各种动作,叫戏里的角能跳、跑、卧、爬……
  台下也热闹起来。原本如雕塑般静默的老人随着曲子摆动着花白头发,嘴里轻轻和着。拎着竹篓擦皮鞋的人也灵活的穿梭于座位间,边做生意边扭头看戏。
  在这个26年来相对固定的局面里,唯一年轻的面孔是来回于茶水间和观众席的秦礼刚的二儿子。他系着磨得蹭亮的围裙,帮母亲给熟客的茶杯添上热水,或是代收1.5元的戏票。他曾是名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沿海的某个城市健步如飞的追求过理想,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的人生转回云梦。
  
  皮影要活起来才有生命
  
  下午2:30,曲终人散。只有100平米的戏馆突然显得空旷起来,秦礼刚的妻子和他85岁的老母亲开始打扫戏馆卫生。
  秦礼刚将我们领到二楼。推开一排老式壁柜,就是他的个人工作室。这是个更大的皮影世界,写字台上是秦礼刚做皮影的工具。抬头细看,还有穿高跟鞋、烫卷发的现代人物形象。
  他相对满意的,还是那些胶片做成的皮影。“用油墨上色后,不管时间多久,也不会变形。屏幕那边的观众看到的演出效果更好。”无论是皮革、还是胶片、塑料做原料的皮影,每副都是秦礼刚认真做好。“我不愿意像某些城市做旅游,把皮影当做一个卖点。皮影戏得有人演才有生命力,才能一直活下去。”
  他对材料的改良曾在1996年遭到过质疑,第一次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挫折。秦礼刚伤心,但不愿因此改变。“研究这个的人都懂,非遗讲的是口传心授,而不是材料本身。”
  困惑中,他离开相依10多年的舞台。整整9个月,在珠海的圆明新园,秦礼刚的表演得到港澳台和很多外地游客的欢迎,收入也是他之前不敢想的数字。但只有一面之缘的游客大都不懂皮影,他们更爱看热闹的动物戏。不到一年,他选择回到云梦。“只有在这个舞台上,我才能找到演皮影戏的感觉。我想唱的古装戏,他们都爱听,也懂我要表达的意思。”
  
  给孙子做个影人
  
  小孙子秦朗的蜡笔画放在上面,秦礼刚要按照这个给孙子做个表演用的影人。
  秦朗今年9岁,4岁那年,跟着秦礼刚去参加2005年唐山国际皮影节表演,自那起一发不可收拾。“皮影戏演出时大都看不到表演者。我让孙子站在有机玻璃的屏幕后面,大家都能看到表演者是个孩子。”
  但秦礼刚无法预测孙子的未来,“只会让他当个兴趣吧,如果他一直喜欢。专门做这个太苦了。”
  秦礼刚带过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囿于经济状况被家人劝说去外地经商,但因为痴迷于此又回到云梦重操此行。再次相见,秦礼刚内心喜悦,但对他说,“你坚持做这行,以后也许是这个社会最穷的人。”目前,他和妻子操持着云梦另一家影戏馆,每个月仅仅1400元的收入。
  ”你们3天前来,云梦还有四家影戏馆,今天就只剩3家了。离开的大都因为经济原因。”秦礼刚说这话时,略显平静。过去的23年,秦礼刚影戏馆的门票从1角涨到现在的1元5角。但即使这样,扣除水电和其他杂费,他每天只有10元的收入,还不包括他的妻子、儿子、母亲三人的付出。
  
  再把皮影带出国门
  
  好在,云梦皮影戏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秦礼刚成为其传承人,他每年将有8000元的补贴。“大家说云梦皮影戏缺个经纪人,把它推出去。以前黄鹤楼那边跟我们联系过,但后来不了了之。”
  秦礼刚工作室的墙壁上,贴着许多曾经报道过他的报纸和杂志内页。香港TVB电视台,台湾中天的采访让秦礼刚很感动,“在我这儿一拍就是整两天,连我生活的状态都拍进去。”
  真正把秦礼刚和他的皮影戏推出去的,是去年的法国之行。那是秦礼刚第一次走出国门,秦礼刚看到云梦的皮影广告出现在雷恩的超市、商店及孔子学院等处,还有人将云梦皮影制作成相片和影碟出售,每张15欧元。“我能在大剧院里演出,那些国外的观众看戏时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快门的声音。”
  “从法国回来很久,我都忘不了当时的场面。皮影在那儿并不孤独。”秦礼刚的新名片背面,有了英文版。“儿子翻译的,不知道准不准。希望更多外国人喜欢上皮影,如果有机会,我想再把皮影再带出国。”

相关热词搜索:一台 二十六年 一台戏 两个人 二十六年 一龙戏三凤 老婆和闺蜜一龙戏二凤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