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排水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城市发展规划时,应该合理预见城市未来的发展规模,从而避免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发展脱节的问题。 今夏,我国短时强降雨频发,很多内陆城市纷纷“看海”。7月18日南京、7月3日成都、6月28日长沙、6月23日北京、6月18日武汉等城市均因遭遇强降雨而出现了城市内涝的问题。网友们不禁自嘲调侃道:今夏,我们是去武大凌波微步,还是去杭州西湖远眺,是去长沙看海景新八景,是在成都划船游泳,还是去南京坐潜水艇,还是来北京故宫看海?
北京“哭”了
6月23日下午4时左右,北京瞬间昼夜难辨,继而开始倾盆大雨。根据北京市气象局的统计,当日19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7毫米。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王毅称,当日最大的降水点在石景山区的模式口,降水达182毫米,“已经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标准”。
当日持续暴雨一段时间之后,在西三环莲花桥下,水深已经蓄积高达1.3米,网友们戏称“汽车已经成了轮船甚至潜艇”。一个女司机驶过这里时,车子被猛涨的水直淹上车门,她不得不从车窗里爬出去。
而在苹果园附近的两个年轻人在试图将一辆熄火的轿车推出积水时,落入水流湍急的排水井中。40多个小时后,他们的遗体在3公里外被发现。
有的市民只好躲到天桥下或者躲进附近的地铁站避雨。当日,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里,雨水在楼梯上形成了“水帘瀑布”。工作人员不得不提着塑料桶四处接水。因当日的暴雨及大风,北京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地铁部分区段停运。
而在接下来的7月内,北京陆陆续续仍降下多场大暴雨。
7月21日一场大雨后,加上本身出现的防水层损坏等原因,东直门公交枢纽多处漏雨,“小瀑布”使站内成为“水帘洞”。
当7月22日,记者实地去莲花桥附近采访时发现,6月23日被淹的莲花桥是该地区地势最低的地方,也正是莲花桥排水泵站的所在地。如今积水早已退去,往来车辆频繁,除去湿漉漉的路面之外,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暴雨之夜过后,北京的排水系统一时之间已成众矢之的。
反思京城排水系统
“直接原因是由于北京排水设施的能力不足。”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多年从事给排水系统研究的周玉文教授对本刊记者说,“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到3年一遇的重现期(道路排水设计标准,指暴雨强度出现的周期),少部分地区是或高于2年一遇。但目前的降雨强度已远远超过排水能力了,就造成了一部分雨水排不出去。”
但对于这个设计标准,也有不同的说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指出,北京市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的排水系统标准为10年一遇,前三门大街等区域为5年一遇,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等标准为3年一遇。
但当遇到6月23日那场“百年一遇的暴雨”时,这些排水标准均无力承受了。
“为什么我们的设计不采用高标准呢?”周玉文教授自问自答道,“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当时因为一穷二白,政府并无太大财力来负担城市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也并未料及如今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的基础设施与国外相比都是采用比较低的设计标准。”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方面表示,北京排水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排水管网最早还有明代的设施,但是城市管网的更新,面临诸多问题。有些地方虽然很老化,但例如遇到老旧城区胡同进不去,或是管网旁边有新的建筑群,无法拆迁等的情况,老旧管网的改造就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同时因为城市建设项目面临审批等,项目的建设也跟不上,导致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目前北京市的排水设施建设是按照我国现行的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的,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修订。周玉文教授正在参与该规范最近的更新和修订,“目前正在修订关于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等”,在修订之前,城市的一般标准是定在“0.5~3年”,现在修订后的标准是定为“1~3年”,提高了最低标准,最初的设计标准还有过“0.33~1年”、“0.5~2年”,“这个标准都在逐年提高,但是还是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公众的需求”。
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管网建设,但是周玉文教授也同时指出,“目前这些投入更多的是针对城市污水管网,而对排水管网建设的投入并没有明显增加。”
而与从天而降的瀑布般的暴雨相对比的是,北京市是庞大的“缺水大军”中的一员。今年2月初的新闻仍显示,“北京已百天无有效降水”。 7月22日的北京市政协常委会议透露,近来北京市人均年可利用水资源量已降到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人均年1000立方米的国际水紧缺警戒线,北京已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特大城市。
对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说,“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在面对这个问题,排水能力可以提高,但经济成本并不合算。相反,如果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有蓄洪的意识,城市暴雨后的问题更容易被解决”。
“重地上轻地下”之殇
北京早在2009年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也经历了奥运会等大考验,如今却要淹没在雨水里?真是“小阴沟里翻了船”?
这其实还是一个中国众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重地上轻地下”的表现,“由于政府的业绩考核,很多城市建设者都比较急躁,追求短期效应,政府的总体指导思想还是会造成某些偏差。最近这些年,北京的高楼大厦一栋栋拔地而起,但就能称得上是世界城市了么?”周玉文教授对记者说。
早在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一场暴雨已使北京的城市内涝问题开始显现,但是7年之后,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这首先是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理念存在问题;其次要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周教授分析说。
在规划设计理念方面,国内的设计者对于设计标准,只负有设计重现期以内的责任,而在国外则不同,他们的市政规划和设计会包括雨水从落下到排出的全过程。但是国内在这方面是缺了一段的,缺少了城市内涝工程,一旦出现内涝的情况都是采用应急办法,并没有形成常态的规范。
周教授的建议是要构建防洪、排涝、排水三套系统,“现在的雨水管网只是排涝系统里的一部分,要进一步完善这个系统。要全面规划一个能够支撑城市正常运转的排涝系统。管理从产生雨水径流到排走的全过程”。
对目前重点的积水区域要认真分析,在达到排涝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进行重点突破,进而实现远期目标。“现在北京市正在做解决立交桥下积水的排水方案研究,其中包括所有立交桥的优化方案。”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师段昌和说。虽然部分立交桥区遇到大雨时积水严重,但受到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不可能进行大翻修,会利用“竖井+管道+蓄水池+泵”的方法尽力缓解积水。
而最重要的是,城市管理者要完善管理体系,面对目前多发的极端天气情况都是以应急情况处理。国外的大都市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积水内涝的情况,但是要产生联动的机制。要做到从发出天气和内涝预报、并通过与媒体联动来避免拥堵状况,城市发展进一步实现人性化的服务。
今夏的上海
暴雨突袭使得北京、长沙、南京、成都等大城市均出现了内涝灾害,就连素有“百湖城”之称的武汉,在遭遇了一场“13年来最强降雨”后,中心城区也竟有88处路段出现渍水,多数地方水深在40厘米以上,交通瘫痪。这个夏天,就在多个城市遭遇暴雨袭击出现一片汪洋时,拥有超过2000万人口的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却显得“风调雨顺”。因排水系统不畅而遭遇城市内涝的前车之鉴,让不少上海市民关心起上海是否会出现内涝水灾的问题。
上海市全境位于太湖下游黄浦江流域,市区地面高程一般为3.0~3.5米,最低处仅2.2米。由于地势低洼,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所形成的雨洪径流,很可能造成上海市区道路淹水和房屋进水。从历史气象条件来看,上海地区具有汛期短、强度大的降雨特征,如果遭遇强降雨,上海会不会出现诸如北京等城市一样的城市内涝灾害?
“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或许只是运气好。”当被问到上海今夏下雨后道路有无大量积水时,一位在上海某高校读大三的学生这样告诉记者。几位被随机采访的上海市民认为,今年上海还没有遭受暴雨,梅雨季节期间的排水情况总体感觉良好。
上海排水系统怎么样?
从全国来看,上海整个排水系统建成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却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上海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11488公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上海也是全国排水体制改革的先行城市之一,多年来,上海对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仅从20世纪80年代的“六五”时期至2000年的“九五”末,上海市政府对排水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已达110多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的污水治理项目约7亿多美元。
“由于各个城市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不完全相同,所以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评判标准也有差别,但就目前来看,上海城市人工排水系统的建设相对来说还应该是位于前列,目前上海还没有出现过太大规模的内涝。”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李南生教授认为。
不过上海市区排水系统真正得到较大改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两场大暴雨之后。1997年8月中旬,受“11号”台风影响,上海遭受了“潮、涝、风灾”,造成达6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两年后的梅雨季节,上海又出现了8次大暴雨过程,市区再次发生严重内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也上升到8亿多元。
“1997年那场雨特别具有典型意义,降雨量刚刚达到每小时36毫米的防汛标准,就造成全市170多条道路进水。”时隔多年后,上海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回忆说,就是从那两次大暴雨以后,上海开始了道路积水点的改造工程。
1996年,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虽然这是一项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但由于主管道设计口径较大,所以也兼具有排水防涝的作用。“苏州河污水治理工程的主管道中可以开一辆卡车进去。”李南生告诉记者。
2009年初,上海又启动了排水管道“养护大会战”,同时还在国内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评分。但这种考评形式的参与者更多的还是限制在水务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普通市民的参与程度不高,一些接受采访的市民和学者对所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情况并不知情。
上海市排水处负责人透露,积水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积水统计,“现在市民对积水容忍度也越来越低,要争取做到暴雨后两三个小时左右就把全部积水排掉”。
面临的问题
来自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在城镇排水系统方面,目前上海已建排水系统基本达到“一年一遇”排水标准(即每小时36毫米),机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地区达到“三至五年一遇”排水标准(每小时50至56毫米)。但由于当初设计建设时的资金问题,上海与国外先进大城市“五至十年一遇”的排水标准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
排水标准每提高一年,就意味着投入可能将翻番。而目前来看,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在排水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简单地提高防御标准,而是市中心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的紧缺。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介绍,排水管道敷设的位置以地下2.5米至6米为最佳,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加上电信、电力等管线改建入地,这使得在市中心越来越难找到适合敷设排水管的位置。
根据规划,到2015年上海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700多公里。但是,轨交在为市民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却经常出现运行线路与原有排水管道冲突的情况,特别是轨交站点都设在几条道路的交叉口,会导致排水管位被迫下穿、上穿、改道或者截断,从而影响排水能力。
“现在个别地方不得不采取变通的办法。如本来应该敷设直径为1米的大排水管道,就改为敷两根直径为50厘米的小管道,貌似差不多,但真正下暴雨时,排水效能还是有明显差别。”章震宇说。
同时,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上海目前对排水设施维护投入并不多,如2009年市区每米管道的养护经费是17.68元,2010年则是20.48元。“可以说,这个经费在全国大城市中都属于较低的水平。”上海市排水处一位负责人说。
未来如何提升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6大污水处理片区、5大污水输送系统,中心城区已经建成213个排水系统。上海将建雨水排水系统361个,排水能力4138立方米/秒,服务面积84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55个,排水能力3100多立方米/秒,服务面积550多平方公里,分别占规划数的70%、74%和66%。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指出,已建成的排水系统中,有112个属于不完善排水系统,其中有4个低于“一年一遇”的标准,分别在定海港、松潘路、周家浜和周家嘴路。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程江等专家特别指出,受历史原因影响,上海中心城区苏州河沿岸多为合流制排水系统,设计暴雨重现期较国内外一些城市偏低,即排水能力通常可应对“一年一遇”、“三年一遇”的降水标准。
较为明显的是,上海目前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还有30%多的地区是系统空白。虽然上海近年来加大了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排水能力提升了约25%,“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新增500立方米/秒泵排能力,但排水系统的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
李南生教授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城市排水系统跟不上城市发展需求的主要原因。这就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城市规划时,应该合理预见城市未来的发展规模,从而避免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发展脱节的问题。
有专家说,北京市东、西护城河、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中心的排水系统标准为10年一遇,前三门大街等区域为5年一遇,城市主干路、环路、高速路等标准为3年一遇。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