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雪域高原“日光城”】 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噶琼寺碑》         溯源      拉萨的城名,已出现了近1200年。
  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做出了迁都“吉曲沃塘”(拉萨的古名)的重大决策。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文成公主,为两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别供奉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佛像。
  传说松赞干布驱使山羊背土填塘修建大昭寺,人们便以“惹(山羊)刹(沙土)”作为这一寺庙的名称,在汉文古籍中称“逻些”。
  随着佛教的传人和兴盛,前来朝佛的人日益增加,藏族人民把这个城市视为“圣城”,于是“拉萨”(意为“圣城”或“佛地”)之名便确立下来。
  公元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纳入统一版图。
  公元14世纪中叶,西藏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拉萨的宗教“圣城”地位。
  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拉萨为政权的中心,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3平方公里的拉萨古城。
  
  轨迹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稍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城市中心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拉萨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市现辖堆龙德庆县、尼木县、曲水县、林周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当雄县和城关区八县(区),64个乡(镇、办事处),269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全市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总面积29518平方公里。
  截至2007年末,拉萨市总人口为622316人。在户籍人口中,藏族人口413077人,占88.9%,汉族人口48760人,占10.5%,其他民族2899人,占0.6%。农业人口280101人,占60.3%,非农业人口184635人,占39.7%。
  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省区的援助下,通过拉萨市人民艰苦奋斗,拉萨的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3亿元,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增长了67%。财政收入也从2002年的2.2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3.8亿元,增长了77%。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714元,增加到了2006g的2825元。
  2001年7月19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出贺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大会,向西藏自治区赠送金匾并发表讲话。
  经过50年的发展,拉萨目前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交通枢纽:川藏、青藏公路、中(中国)尼(尼泊尔)公路干线交会于此,新藏、滇藏等多条干线与支线公路相连接,可通往全自治区97%的县。市内道路越来越宽敞,交通管理越来越规范,市容市貌越来越美丽。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修筑这条铁路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42公里,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的路段960公2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截至2006年3月25日,青藏铁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其中用于环保工程投资达到12亿元,这在全世界单项工程用于环保的投资量中是相当罕见的。
  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央决策要把火车修到拉萨。1956年开始,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即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公里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2003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2003年8月,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2004年7月,青藏铁路正线铺轨450公里。2005年8月,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8月24日,铺轨通过唐古拉山,10月12日全线铺通。2006年7月1日,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从情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拉萨。这是第一列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标志着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营。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为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大昭寺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后被称为“惹刹”、“逻些”等,9世纪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它是西藏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在大昭寺初建时,唐朝文成公主勘察建寺地址,认为西藏地形犹如一位仰卧的魔女。拉萨的一片湖泊(大昭寺基址)由魔女的心血汇成。若能在湖上修庙,供奉释迦牟尼,在红山上建王宫,就可以镇住魔女。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在填湖工程中,大量的土是用白山羊作运料驮畜,寺建成后,为纪念白山羊驮土功绩,将该寺称为“惹刹”(意为“山羊驮土”),后改称“祖拉康”、“觉康”,清代命名为大昭寺。后经历代扩建而形成今天的规模。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的一层供奉有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塑像。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1980年以后,中央政府向西藏地区拨款7亿多元用于落实宗教政策和文物保护,其中包括大昭寺的修缮;仅2007年底,财政部安排5000万元资金,启动了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色喀古托寺的维修工程。
  
  雪顿节
  拉萨雪顿节是西藏所有节日里最隆重、规模最大、节庆内容最丰富的节日之一。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同时又叫“藏戏节”、“展佛节”。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最早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活动,是老百姓以酸奶对寺院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后解禁僧人的敬奉。17世纪下半叶,雪顿节逐渐演变和固定成以藏戏汇演和展佛为主,文娱与宗教结合的重要节日,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和“展佛节”。1994年由拉萨市政府主办以来,雪顿节进而演变成以文艺汇演、体育经济、旅游休闲、商贸洽谈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内外知名节庆盛会。
  
  藏医药
  藏医药被称为“雪域奇葩”,有着2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治疗慢性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世界公认的四大传统医学之一。
  早在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藏医药学就基本形成体系。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内地中医医学书籍,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医生带来了当地医学著作。在藏医经典中,最集大成的著作就是成书于1200年前的《四部医典》。
  就藏药产业而言,改革开放前,只有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制剂室一家藏药生产单位,其年产量只有35.7吨,产值约28万元,藏药生产技术人员不足50人。改革开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藏医药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和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西藏和青海地区建立了现代化藏药厂,并且以GMP的要求与国际接轨,把传统的藏药生产加工和现代的高科技有机结合,藏药生产技术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目前,西藏的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8家,且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藏药生产从业人员达到1400多人。西藏的藏药生产企业能够生产360多个藏药品种,其中获得国药准字号的有294个品种。

相关热词搜索:拉萨 日光 雪域 拉萨雪域高原“日光城” 雪域高原拉萨 雪域高原圣地拉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