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小李|小李补胎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小李,21岁那年从重庆的一个小乡村走进了北京这座城市。风风雨雨中,一个人在这里闯了5年,用“资深”打工者来称呼他并不为过。从一开始的200元左右的月薪到现在的1000多元,其中的辛酸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家里有四个姐妹,他排行第四,也是家里最受宠的一个孩子。哥哥姐姐们早已成家。他说,本来打算好去年结婚的,由于考虑到找工作的问题,把婚期推迟了。现在,他的女朋友在广州的一家电子厂作手表装配的工作,他在北京干餐饮,是一家高校食堂的风味餐厅的厨师。要是过年不回家,没有机会见上一面。“来北京5年了,只回去过3次。”
这家高校的风味餐厅中由不同口味的各家窗口组成,他是四川风味窗口的掌勺厨师。工资还没敲定。当时决定来干的时候,因为和承包这家窗口的老板很熟,不好意思开口商量工资的问题,只好等到这个月底看老板给多少钱了。
当时想着出来闯荡的时候,他也没考虑多少,想着自己那么年轻,应该能够闯出一番事业来的,又看着哥哥姐姐已经在北京打工多年,觉得出来锻炼一下对自己多少有些帮助。他本来不打算干餐饮这一行,但又不会其他技术,来北京一个多月了都没找到工作。一位熟人跟他说:“要不,你去帮别人洗碗吧,至少还能养活自己。”于是,他走进了第一家饭馆。
老板开的工资是240元,还要从中扣除28元的住宿费,2元管理费。由于在家里习惯了什么都要顺着自己的那种方式,对第一份工作,他特别地不满意,干了半个多月就气呼呼地走人了。老板也没有给他工资。家里人没有给他留情面。他哥哥大声对他说:“别人能干的,你为啥子就不能干呢?”
在北京要生活下去,没钱不行。这么太岁数了,也不能总是依赖哥哥和姐姐,况且哥哥姐姐做的也是小本生意,还要养孩子和家里的一对老人。咬咬牙关,他想,哥哥说的也对,村里这么多出来打工的年轻人,不都活得好好地吗?自己有手有脚当然也能养活自己。苦点就苦点,他又找了一家餐馆开始干洗涮碗筷的工作,工资还是很低。
工作之余,他开始向餐馆的师傅学做菜。这都是私下学的,老板是不会给他们这些员工做这种培训的。想着自己也不能老是一个月赚这么一点钱,比在家务农的父母还不如,怎么谈得上孝敬老人和攒钱取媳妇了。
来了5年换了4份工作,其实,只是换了四个单位,干的仍然是餐饮,身份从一个洗碗工干到了一般的厨师。他说,他收入最多的一份工作是在海淀某个小饭店。饭店虽小,但生意很好,老板开的工资是1500元,但是生意实在太好了,工作量也就上去了。老板人挺好,给员工加了300元的工资,也就是每天给10元的补助。谈不上有什么假期。
这些钱买下的工作时间段是从每天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12点,甚至是凌晨1点。没有加班费,工资是敲定的。他说,这实在太累了。他开始往家里寄钱,平均下来是每个月500元。
来来回回,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只是,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出来打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出来,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是越来越难了。他们找工作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自己在街上到处瞎撞,看见有合适的就进店里去问要不要打工的。团圆是一种欢喜,回家过年却让他们感到麻烦。首先,这车票难买,大伙儿都在这个时候赶着回家,火车站比公交车里还要挤。要是不早早地去车站预定,估计这回家就难了,即使预定也不见得就能买得上。其次,老板要是不让你回家,你又非回家不可,这来年的工作也不容易办,得早早地赶过来寻个着落。
他说,这个暑假,等学校这边的工作停下,自己就要去学车。在他家乡那边,出租车还不多,至少能比这里挣得多。出来这5年,也没攒下多少钱,也不想一辈子就干餐饮了。趁着还年轻,考个驾照,明年就回家去发展了。这几年总算也学会了如何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现在除了工作,也就上上网、在宿舍打牌或和几个同伴去打台球。他希望自己以后在家乡能有不错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小李 厨师 厨师小李 关于厨师的动画片 妙手小厨师动画片国语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