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摩尔纪录片狂人炮轰资本主义】迈克尔道格拉斯李小龙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辛辣地讽刺“美国总统”,由此可见――没有什么东西是迈克尔?摩尔不敢拍、不敢做的。“我这个混蛋什么都干得出来!” 一位胖子站在华尔街的银行大门前,搂着一个印着硕大美元符号的布袋子大喊:“把我们的钱还给我们!”这一幕并不是肥皂剧里的剧情,而是“最让美国政府头疼的电影人”――迈克尔?摩尔最新的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中,最令人捧腹的镜头之一。
观众莞尔之余,会隐隐闻到画面里所掩藏的浓浓的火药味――这就是摩尔的风格。曾有人说,当你看到一个人拿着扩音器站在华尔街的街头,或是站在密歇根州的汽车厂内,或是在美国国会的大门外面高喊“我们要改变”时――这个人不是奥巴马就一定是摩尔!
2004年,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把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数落得狗血喷头。在这部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纪录片里,小布什和他的政府被形容为“一群大骗子,为了石油利益,用谎言蒙骗国会议员们发动伊拉克战争,把美国的年轻人送上战场……”许多人欣赏《华氏911》的直言不讳,更为摩尔的辛辣、大胆倾倒。而在《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中,摩尔则把枪口指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就像爱情一样,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充满了贪婪、欺骗和不可避免的最终破灭。”在摩尔眼里,“正是这场金融危机,让资本主义制度贪婪的本质暴露得彻底无疑”。
尽管新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诸多荣誉,但在美国国内却受到了各种非难。不久前,《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在日本同样遭遇滑铁卢,但摩尔依旧我行我素。这位世界上“最有性格”的纪录片导演,“摒弃了”纪录片“客观、第三视角”的规则。他那肥壮的身躯时常窜入镜头中,大胡子,棒球帽,咄咄逼人的质问……摩尔的镜头,对准了上位者最阴暗的一面,瞄准了人性最卑劣的瞬间。
处子作即拿汽车老大开刀
1954年4月23日,迈克尔?摩尔出生于美国北部密歇根州弗林特小镇的一个爱尔兰家庭。弗林特虽然不大,但在美国却非常有名:这里是对美国现代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世界闻名的超大型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小镇上大部分的居民都靠着给通用打工过活,摩尔的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通用汽车厂的工人。在从事纪录片制作工作之前,摩尔已经是有名的笔杆子。他先后在美国中西部受好评的一份非主流刊物《密歇根之声》以及知名的左翼杂志《琼斯母亲》等担任编辑,期间已经开始撰写文章反映底层工人阶级生活的艰辛。一次,因为他自作主张用一名普通的通用汽车厂男工人的肖像做为旧金山某著名杂志的封面,被老板打发回了老家弗林特。
时值80年代中期,郁郁不得志的摩尔赋闲在家,恰逢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罗杰?史密斯宣布关闭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工厂,造成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3万名工人失业。他毅然决定用解雇金来拍摄一部纪录片,反映身边发生的一切。影片前期拍摄历时三年之久,解雇金并不足以负担拍片的费用,摩尔不得不卖了家里的房子,并靠举办赌博游戏来筹集资金。摩尔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与罗杰?史密斯会晤,希望请他去弗林特看看那里不堪的破败状况,却屡遭拒绝。但大量的跟踪纪录、采访、新闻资料,已充分反映了通用汽车公司无情的经营策略导致弗林特经济的全面崩溃及大批民众的流离失所。摩尔在抨击通用汽车“无情”之余,亦间接、生动、真实地纪录了80年代美国流行文化及普通市镇生活的生动状态。
1989年,这部名为《罗杰和我》的处女作一经推出,就在北美地区引起巨大轰动。影片几乎获得了当年北美地区所有重要电影节及相关评选的最佳纪录片奖项,至今仍列于史上最佳纪录片评选中的第三位。而影片的商业成功,更坚定了他用摄影机揭露社会弊病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决心。3年之后,1992年摩尔又回到弗林特拍摄了《罗杰和我》的续集――23分钟的短片《宠物或肉:重返弗林特》,继续展示小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还有点欲盖弥彰的衣锦还乡的得意。
一个“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混蛋”
迈克尔?摩尔可能是最让美国当局头疼的电影人:他善于也喜于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拍摄带有极端、直接批判倾向的纪录片,并引起民众的广泛争议。这种特点其实在最初的《罗杰与我》已经初见端倪了――可怜的的通用汽车总裁罗杰史密斯作为主角之一,在影片上映后被搞得灰头土脸、焦头烂额。而摩尔之后的几部纪录片,如《丑陋的事实》也都是在这个思路上得延续。这个大块头肆无忌惮地攻击无情的商业公司、右翼政治家以及其他各种存在问题的社会现象。
真正让迈克尔?摩尔成为明星级导演是2002年的一部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影片试图探讨1999年4月20日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郊区的科伦拜恩高中,两名学生盲目枪击,造成1名老师和12名同学死亡后又举枪自尽事件的原因。在家庭问题、愤怒情绪、电动玩具、好莱坞的恐怖或动作片、惊世骇俗的摇滚明星玛丽莲?曼森等表面诱因被摩尔一一否定后,影片罗列了大量数据、资料、现场演示、访问来表明事件背后诸多现象的无稽与不合理:诸如在美国买枪和子弹之容易,私人持枪“只为自卫”这个理由之荒诞等等,进而将批判矛头指向全美步枪协会与美国新闻媒体。该片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不仅在美国创造了1290万美元的纪录片票房纪录,更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甚至被国际纪录片协会评选为史上最佳纪录片。
曾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华氏911》,则是摩尔对《科伦拜恩的保龄》的一次升级演绎版。《华氏911》延续了摩尔在2002年的畅销书《愚蠢的白人》里对时任总统布什内政、外交能力及政策的辛辣批判,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造成极大恶劣影响的“9?11”事件的罪魁祸首锁定为可怜的总统“布什先生”。这部极具有杀伤力的作品,意图清晰尖锐:从2000年布什就职那天其乘坐的轿车上被扔鸡蛋,到布什在闻听“9?11”灾难发生时的不知所措,乃至布什家族与拉登家族长期、密切的政经关系的揭露……影像“证据确凿得令人发指”,用摩尔的话说,就是影片的主题就是――“乔治?沃克?布什应该下台!”
“9?11”已成为美国人心底永远的伤痕,但胖子摩尔偏偏要在上面撒一把盐。尽管《华氏911》在国外获奖无数,在美国国内却遭到百般刁难。“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辛辣地讽刺“美国总统”,由此可见――没有什么东西是迈克尔?摩尔不敢拍、不敢做的。“我这个混蛋什么都干得出来!”,摩尔曾自嘲道。
英雄and狂人
今年已经50岁的家伙,言行为何还是一副“愤青”做派?这个操着典型美国话语方式的白人胖子,显然不会错过任何出镜机会大放厥词,那副惟恐天下不乱的劲头,跟他的纪录片里表现出来的并无二质。
其实迈克尔?摩尔在高中时就对政治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他18岁竞选校董事会,成为美国最年轻的竞选公职者。摩尔进入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弗林特分校后不久就退学了,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政治活动中。从最初的杂志编辑,改而拿摄影机拍摄纪录片,其实只是摩尔为避免杂志董事及管理者的干预,力争发出“独立尖锐声音”。摄影机对于摩尔来说就像一种更自由更具杀伤力的武器。
摩尔自掏腰包拍摄的纪录片《罗杰和我》所取得的商业和艺术的双嬴,使他成为舆论的焦点。之后,摩尔曾一度不满足自己的纪录片影片只能在影展和非主流院线里放映的事实,试图拍摄剧情片。可惜,1994年摩尔导演的首部剧情片《反转加拿大》却并未取得期待中的成功。这部虚构的关于美国对加拿大发动冷战的讽刺喜剧,因为属独立制片小制作而依然被拒绝于主流院线的门外。此后,交足了学费的摩尔便铁了心认准了利用电视利用媒体的路子。
文字编辑的经历,为摩尔成为一个出色的纪录片“编剧”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其对争议话题的敏感嗅觉和惊人的挖掘与取证能力,更使摩尔成为一个优秀新闻节目策划者和编导。从1994年开始,他便把这些天赋运用在了一系列名为《TV Nation》的纪录片上。这是一档新闻杂志节目,谈论的是主流品牌媒体避免触碰的题材,诸如商业公司的无情、罢工运动、人权问题、右翼政治家的软弱无能等等。
摩尔的作品作为电视节目播放时“收视率高得惊人”,在借助电视媒体批判“多数媒体以‘新闻’的名义编辑处理报道的不实”的同时,摩尔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誉满全球的媒体精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他为“hero”(英雄)。当然英雄也有走背字的时候:他曾因为给著名乐队“愤怒反抗机器”拍摄MV而被捕。但花边新闻反而刺激其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出色之处,往往在于新闻角度的“拍到了什么” ,而非电影艺术范畴的“怎么拍”。摩尔曾声称他最喜欢的影片是瑞典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和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这话基本等效于外交辞令:摩尔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达了自己对商业影片的不屑,丝毫不惧“圈内规则”。而他那带有着明显个人色彩的纪录片,与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理念相左,亦未得到“同行”的认可。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戈达尔曾在戛纳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亲口表示了对摩尔的蔑视。可是,这些对迈克尔?摩尔来说,“都不是问题”。
从不否认自己的功利,更欢迎所有的争议――摩尔“甘当”这个时代里最具有“时代感”的影像制造狂人!
相关热词搜索:炮轰 纪录片 资本主义 迈克尔 摩尔纪录片狂人炮轰资本主义 纪录片狂人炮轰资本主义 迈克摩尔新片抨击资本主义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