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宇导盲犬_王靖宇 “导盲犬,不是宠物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一只好的导盲犬价值6万美元,与奢侈品有等同之忧;培训第一条导盲犬日本整整用了19年;一般导盲犬训练成功几率不到30%……面对无数个不可能,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导盲犬事业这一繁重的工程。
  三年的时间,建成国内第一个导盲犬基地,培养4条服役导盲犬、26条在基地驯导,另外37条在志愿者家庭寄养,并推动与导盲犬相关法律的诞生。变化的产生全因一个人――王靖宇,一个只管埋头苦干的动物行为学博士。
  与这些变化对应的是,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正举步维艰。
  
  
  见到王靖宇,“石头”亲热地凑上去,轻轻地舔了一下牵着它的那只手。见王靖宇没有反对,它干脆蹲在王靖宇的腿前,像孩子偎坐在大人膝前一样。王靖宇小心翼翼地给它戴上导盲用的套鞍,“石头”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弯角停待、楼梯缓行,一一化解。
  三年前,“石头”是只刚刚出生才一个月的拉布拉多犬,而现在,它多了一个名字:国内培养的第一只导盲犬。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王靖宇也多了一个名字:中国导盲犬之父。
  而在不久前,因为容易紧张而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石头”不得不结束导盲犬生涯。无奈“下岗”实属正常――导盲犬的培训从一开始就有这种风险。
  
  中国第一只导盲犬“下岗”了
  
  电影中,盲人渡边先生要到市政厅,训练师说:“靠小Q你5分钟就可赶到。”不服气的渡边有意横穿马路,小Q见有危险执意不从……终于,渡边先生扔掉了盲杖。其实,导盲犬的这些神奇之处并非影片虚构。
  2006年10月16日,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只导盲犬,“石头”走进了由亮的家。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看着手牵“石头”的由亮幸福的样子,站在一旁的王靖宇流泪了:“石头”意为“铺路之石”,中国的盲人终于也有自己的导盲犬了。
  两个月的相处虽然美好,合作却不是理想中的和谐:“石头”领着主人行走时,一旦遇上通道狭窄,卡掉了“石头”在主人左侧的工作岗位,“它把这个视为不可通过的障碍,挡住我,拽它都不行。”次数多了,“石头”才习惯。过马路时,“石头”领着主人几乎走在路中央,各种汽车从身边擦肩而过,好在由亮太习惯这条路了,而且导盲犬背上的鞍具会有微妙的起伏,盲人对此非常敏感。由亮不放心了,又是呼唤,又是拉绳。此时,“石头”正顺着一位熟悉它的街坊的呼唤,已经跑到十余米开外,主人的声音淹没在街市的嘈杂中。旁人跑过去把“石头”拎住,连哄带拉弄回主人身边。一套上鞍具,它立刻恢复了工作状态。
  “它没来之前,我连门都不爱出。”由亮仍然由衷地喜欢他的“第二双眼睛”。但是今年6月,训练人员回访时突然发现“石头”容易因为紧张而出现一些攻击性,这是导盲犬绝对不能允许的。于是“石头”不得不离开它服务不到3个月的大连女盲人由亮,被送给一户寄养家庭做宠物犬。
  对于盲人而言,拥有免费称职的导盲犬,“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有近1233万盲人,对于导盲犬的需求无疑巨大,而全国只有大连医科大学这一个导盲犬培训基地。目前6只在训的导盲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导盲犬。它们已经可以领人走路、上下楼梯,接下来需要练习的是领人过马路、在公车上找座位、倒垃圾、买东西等,这些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这半年中,有的还可能被淘汰。一般导盲犬训练成功几率不到30%。
  
  实习“狗爸”
  
  在国际上,导盲犬非常普及,很多发达国家免费为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提供导盲犬,这些专业犬则都是类似于大连导盲犬基地的机构训练出来的。在我国,对于导盲犬的认识,大概要从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开始。“小Q”带给中国观众诸多清新与感动,也让国人开始期待能够与真正的导盲犬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
  事实上,2004年,王靖宇已经和他的伙伴们组成了科研小组,踏上了摸索驯养中国导盲犬的道路。王靖宇1992年留学日本,主攻动物行为学。在日本生活了9年的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发达的导盲犬服务。“在日本,视力不好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一只导盲犬,并且是免费的。”
  2004年9月,在看雅典残奥会电视直播时,一个现象刺痛了王靖宇的心:许多外国盲人运动员进场时都牵着导盲犬,而中国盲人运动员却没有。作为主攻动物行为学的生物学博士,王靖宇对这种被外国人称为“上帝的礼物”的导盲犬非常喜爱,他了解到,早在1926年,全球就成立了导盲犬协会,而我国,到2004年时还没有一只导盲犬。难道到了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办时,我国的盲人运动员还没有导盲犬吗?想到这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王靖宇决定站出来培训中国人自己的导盲犬。
  导盲犬不属于实验用动物,不能占用培育实验用动物的经费,因此,王靖宇决定自己出资购买、培训导盲犬。当他花了5000元从宠物市场抱回聪明温驯的“石头”时,中国导盲犬培训的一页真正被翻开了。
  真实进入导盲犬培养时,困难接踵而至。尽管他的专业是在动物行为和比较医学这块,但对于具体怎么培养导盲犬却一无所知。摆在他面前唯一的途径就是马上查阅相关资料,实在查不到,就打电话请教国外相关的专家,一点一点摸索。
  培养导盲犬的第一步是将幼犬放在家庭中寄养,让幼犬和人建立起相依相恋的情感,让人类教会幼犬文明的生活规律。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王靖宇只得将“石头”带回自己家中亲自调养。王靖宇家住楼房,为了让“石头”住得舒适,他将一楼的客厅做了“石头”的居室。“石头”毛病很多,大小便无规律,爱撒娇、咬电话线、叼鞋、挠沙发、吼叫等,每次下班回来,家里总是一片狼籍。王靖宇就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改正它的这些毛病。家人都不能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王靖宇就耐心劝说,“人总得有点公益心,为社会做点事情。即使现在我不做,将来也一定有人做的。这项事业总会发展,早比晚强。”
  后来,王靖宇又买来两只幼犬,当他们长到1岁大时,放到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培训。最开始没有专职人员,只能是依靠中心的工作人员挤时间兼职。2007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导盲犬培训基地在大连正式挂牌,小Q家族终于在中国开始了繁衍。
  
  
  小Q远比手杖可靠
  
  王靖宇与导盲犬结缘并非偶然:现年43岁的他从小喜爱动物,从延边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回到畜牧局当了一名研究员,1992年赴日本自费留学9年,拿到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至今和动物打交道已经25年。
  “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脾性,小猫晚上精神白天睡觉,小狗认门儿并且抵御性很强,这在科学上归结为动物行为学。研究这门学问很有意思,比如你家的猫对你呼噜呼噜的叫是想你跟它玩。”动物世界的奇趣盎然,让王靖宇着迷。“动物与人进行交流,常常能产生我们人类之间沟通达不到的效果。”王靖宇告诉我们,导盲犬的主要功能在于带领盲人提早避开障碍物,让他们更安全、更有效率地行走。此外,人与狗之间形成的跨越物种的感情与依赖,也给盲人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交流。“渡边先生很顽固,认为冷冰冰的手杖比导盲犬小Q可靠得多。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就被小Q无私的爱打动了。”
  2001年11月12日,王靖宇作为引进人才被招聘到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任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首要任务就是为中国医学专家培育SPF鼠。SPF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这种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存在,是国外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国内非常紧缺。经过1年不懈试验,王靖宇培育出了SPF级“长爪沙鼠”和“615小鼠”,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我国有效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爆发流行提供了保障。
  王靖宇是学生口中颇具“人格魅力”的老师,不仅讲授动物行为、动物实验,还把动物伦理的理念渗透给学生。一次上课,王靖宇问一名研究生“该怎么取白鼠做实验?”学生回答“拎着老鼠尾巴将它晃晕,再做实验”。他马上否认这一做法,那会使动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动物在非正常状态做实验,结果怎么能准确呢?他说,对待动物也要温柔,它们也有感情,更何况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奉献了自己。
  王靖宇坦言,培养导盲犬和培养实验老鼠一样,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认知度。“很多人对动物不了解,常常躲避、戏弄、伤害。”
  
  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在中国多数人不知道导盲犬为何物的条件下,它的确有与奢侈品等同之忧。有人算了一笔账,导盲犬一般使用8年左右,培育成本就算10万元,一年1万多元,还不包括狗粮等费用。“国际上一只好的导盲犬价值6万美元。”王靖宇并不愿意这么算帐,“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收费提供,你卖的话,这个事的初衷就变形了,而且全国1233万盲人绝大多数是买不起的。”
  
  日本1938年从开始着手到培训出第一条导盲犬整整用了19年。在开始训练时,王靖宇只是想能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训练出来几只就行,没想到,这个任务提前完成了。目前已服役导盲犬达四只,基地导盲犬数目从一只到26只,另外还有37只在志愿者家庭寄养。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两个“杯水车薪”。一是一年三五只导盲犬对大连4.8万盲人可谓“杯水车薪”,“日本10个基地都不能满足”。另一个“杯水车薪”是经费,科技厅的项目结束后,学校能提供的支持只有免费使用设备、设施。
  别的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背后有企业支持,他们培育、训练导盲犬并免费提供给盲人。在新西兰,仅个人捐助就用不完。然而内地企业的资助仅限于江苏先声药业,这家企业有部分经费指定用于慈善事业,已经承诺提供汽车,但是“油、司机和保险的钱从哪里出?”王靖宇有些犹豫。个人方面目前只有大连市民王海涛资助了2000元。
  基地5名专职训练员都属外聘人员,没有寒暑假,周末还要值班。“也有人不愿意要工资,但得保证人家的基本生活啊,都是20多岁的,得谈恋爱成家啊。”王靖宇说。即使这样,每月七八千元的工资开销仍基本上依靠王靖宇拿出的50万元积蓄,再加上其它费用现在一年得花费30万元左右。“除了辽宁省科技厅给的10万元经费外,自已的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王靖宇的爱人也是大连医科大学教师,如果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家里还会继续养好几只幼犬。王靖宇的言词中透着无奈,“以后如果没有外界支持,可能考虑缩小规模。”
  2006年10月左右,王靖宇也想过放弃。“盲人带狗上路也没收,买回来训练淘汰了,狗都没地方送。公安实际上只是默许我们,我把寄养名单给他们了,应该有一个权威部门去认定。我跟中央领导也提过,他说今年年末会有个残疾人保障法,北京奥运会则通过临时立法解决。”
  “今年5月为了导盲犬第一次乘飞机去昆明参加残运会,南航开了三次会。结果实现了这个历史性的突破”。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难题也在困扰他们。按照国际上导盲犬“工作”的惯例,导盲犬导盲必须依靠盲道进行。但目前,我国盲道建设还存在一些欠缺。例如北京地区已经铺设盲道807公里,如果把这些盲道连接起来,可以绕北京的五环路整整8圈,可是即使是这样,这些盲道主要铺设在了一些交通主干道,一些盲人经常出入的地方还是没有铺设盲道,因此,导盲犬的使用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中国哪个城市都很少看到盲人在街上走,应该让更多的盲人拥有导盲犬,找回另一双眼睛。”

相关热词搜索:简单 导盲犬 宠物 王靖宇 “导盲犬,不是宠物那么简单” 国内导盲犬多少钱一只 怎么成为导盲犬训练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