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迎来发展新阶段] 2018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非洲在资源和自然条件方面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由于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使非洲经济单一,成为世界上最贫困落后的大陆。20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而备受国际资本冷落,成为“失去的十年”。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却一直保持中低速增长步伐,近年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引起国际资本纷纷回流。可见,非洲经济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抗击经济“边缘化”取得初步成果
  
  第一,经济持续增长,宏观经济改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全球经济增长起伏不定,但非洲经济基本上保持着恢复性增长的势头。尤其是2004~2006年间,非洲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已实现年均5.5%的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非洲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砝码有所加重。2006年,非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999年的3.2%增长到3.4%。如果考虑到2000~2006年间非洲GDP年均增长高达4.6%,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那么,非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更高。
  伴随经济持续增长,高通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现象已很少在非洲国家出现。据统计,在2002~2004年间,非洲大陆的年均通货膨胀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10%以内,这对于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相对脆弱的非洲国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2005年和2006年非洲的通货膨胀率并未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飙升而大幅上升,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的国家逐年减少。与此同时,非洲国家财政状况也逐渐改善。2004年全非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约1%,2005年则实现了整体财政盈余。2006年非洲平均财政余额(不包括赠款)占GDP的比例为0.1%。在40个可获数据的国家中,财政状况为赤字的国家数目由2005年的27个升至30个,其原因是高油价使石油进口国的政府支出大大增加;公共部门投资的增加使一些石油出口国产生财政赤字。实现财政盈余的国家都是石油出口国。另外,非洲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且持续顺差。商品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石油的出口使非洲国家经常账户实现盈余。除苏丹外,所有的石油出口国经常账户实现盈余。摩洛哥和纳米比亚两个非产油国经常账户余额也为盈余。最后,在国际社会各种债务减免计划安排下,流入非洲的发展援助明显增多,非洲外债负担有所减轻。
  第二,努力发展多元经济,资源开发与信息化建设齐头并进。首先,非洲国家凭借“矿产资源宝库”的优势,大力吸引外资。他们调整矿业发展战略,加快矿业立法,制定中短期矿业发展计划等措施,强调资源开发必须遵守环境保护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两条基本的原则。在所有资源开发性产业中,石油资源开发尤为引人注目。乍得、苏丹、赤道几内亚、毛里塔尼亚等国经济已经成功地扩展到了石油这个“新产业”。其次,非洲国家大力发展电信等新兴产业,特别希望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在非洲大陆的迅猛扩张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目前,非洲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大陆。
  第三,在发展战略方面,非洲国家强调自主发展与国际协调并重。2001年10月,非洲国家领导人针对全球化浪潮下非洲日趋边缘化的处境,制定了自主发展与国际协调并重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该计划将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列为优先发展领域,通过对内动员国内储蓄和增加税收,对外争取外资和外援,力争减免外债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NEPAD计划出台以后,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中国更是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内践行支持非洲发展的承诺。
  
  世界看好非洲成为投资热点
  
  近年来,非洲国家政局趋稳、经济持续增长,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与此同时,非洲国家为弥补资金缺口,采取了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非洲的投资风险正在不断降低,投资魅力正在日益显现,尤其是非洲大陆丰富的资源禀赋、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令各国投资者驻足。为此,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非洲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计为2645亿美元,当年流入量为306.7亿美元。2006年,非洲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以26.5%的速度增长,当年流入量为388亿美元,同期,非洲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总额从2.4%提升到3.2%,占发展中国家总额从4.3%提升到10.6%。事实证明,非洲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地区。
  值得指出的是,过去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印度、马来西亚、韩国以及同为非洲国家的南非、尼日利亚、博茨瓦纳、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国也成为非洲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且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比如印度,伴随近1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印度企业掀起了投资非洲的热潮。1995~2004年印度在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23亿美元,占印度海外投资总量的16%。它们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纺织服装业、钢铁工业、医药产业和石油产业等领域,投资的重点国家是南部和东部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非、毛里求斯和乌干达等国。印度进出口银行特别鼓励和支持印度企业对非投资,自1999年以来,该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密切合作,资助了非洲不少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多有印度企业参与。南非成为非洲大陆外国直接投资重要来源国尤为引人注目。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南非又有地处非洲本土的优越区位优势,南非企业海外投资意向与能力也很强,因此,近年来南非的外国直接投资几乎在非洲大陆遍地开花,且投资领域非常广泛,从喀麦隆的铁路,马里和赞比亚的发电厂,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肯尼亚的银行与超市,到尼日利亚、乌干达和斯威士兰的电信运营,以及加纳的采矿业,几乎都有南非公司的足迹,一些国际传媒甚至用“非洲经济的南非化”来描述南非企业在非洲的扩张。据统计,1997~2001年间,南非对非洲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输出量从61.46亿兰特增至140.31亿兰特,增长了1倍多;2002年南非在非洲大陆实施的投资项目有60个,分布在21个国家;2004年南非FDI输出总额超过16亿美元,主要投向非洲大陆,已跃居非洲大陆FDI来源国的第三位,仅次于法国、荷兰,超过英国和美国。相关调查还表明,南非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通常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般为30%左右,高的可达50~60%。
  
  非洲愿意“向东看”中非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逐日增强并且越来越快的走向世界,中国的国际声望与日俱增,势必对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模式产生某些影响。在非洲,“中国因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采取“向东看”战略,希望通过加强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合作,把非洲从贫困带到发展的道路上来。目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修路”经验、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做法以及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理论,正深深吸引着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学者。非洲国家感觉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似乎比美欧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和代议制政府更为可取”。尼日利亚国民议会议长纳马尼指出,中国没有采取西方的自由民主,却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降低了贫困率。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指出,“中国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强国。中国是这种转变的模范,这给了非洲以希望,让我们知道有这种可能把我们的国家从可怕的贫穷带到发展的道路上来。有了正确的政策和正确的行动,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那样”。非洲国家愿意“向东看”,希冀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拉动非洲经济发展。
  事实上,非洲国家也看到了中国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非洲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对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达到5%。首先,中国对非出口迅速增加,物美价廉的商品赢得非洲消费者喜爱;与此同时,为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扩大他们的出口,中国对非洲2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零关税待遇,非洲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对华出口量大幅攀升。其次,中国对非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满足了当地消费需要,而且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增加了税收。第三,中国对非承包劳务健康发展,中国公司帮助非洲国家承建了大量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经济建设的自主发展能力。
  展望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必将出现新的繁荣局面。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胜利召开,为中非经贸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中非关系的稳固发展为开展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最佳的外部环境,非洲国家愿意“向东看”,对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寄予厚望。2、北京峰会为经贸合作作出了长远的规划。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原则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成为今后中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的框架。3、北京峰会为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力。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宣布的八项重大对非合作举措,突显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着力体现了中国真心帮助非洲发展、少取多给的大国风范。4、北京峰会为经贸合作提供了日益健全的机制。论坛框架下的外长磋商机制、企业家合作机制、联合商会的沟通机制将及时解决中非经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5、中国积极践行峰会承诺。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8国,提出了丰富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等政策主张,强调中方将积极致力于优化贸易结构,扩大对非投资,加强技术培训,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赢得非洲国家普遍赞同。2007年6月,中非发展基金的启动,重点支持非洲国家具有“造血”功能的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政府正以实际行动向非洲、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对非合作上言必信、行必果,真诚平等、务实高效,足以证明非洲“向东看”是正确的抉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责任编辑:肖雪晴)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新阶段 迎来 非洲经济迎来发展新阶段 非洲经济发展现状 非洲经济现状如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