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汇率风险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通过建立多币种的结算体系,可以规避美元单边下跌的风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日,欧元兑美元为1.19,2008年2月29日为1.51,欧元累计升值26.8%,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为14.34%。可以想象,如果将美元改为欧元结算的话不但没有汇率损失,还有12%多的空间赢利。
中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属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增值链中处于下游,产品的出口能力也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随着人民币升值,企业大都采取了提价的措施,加上近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
然而,恶劣的国际市场环境也将促使中国的出口制造企业迅速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施更好的“走出去”战略。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人民币的升值,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条件。
推动有利之影响
从长远来看,应把人民币汇率调整作为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一个机会。出口企业需要改变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转向人才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加大技术的投入,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改变原来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状态。通过这些转变将大大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这也是人民币升值产生积极影响的方面。
近年来,国内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一直非常热烈,人民币的升值也将进一步推动出口制造企业间的产业整合。通过整合可以解决同业恶性竞争的问题。我们还记得90年代中国的彩电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亏损的困境,几乎把国内的整个彩电行业毁掉。如今中国的出口制造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更加成熟和理性,在人民币升值这一经营压力下将会加快对产业内的整合,通过整合提升竞争能力和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
行业的整合永远是优胜劣汰,也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整合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进而决定企业的议价能力。议价能力是企业决定产品价格的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控制盈利的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制造企业是经营风险,也逐渐成为了影响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内出口制造企业通过整合,解决同业恶性价格竞争,提升议价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刺激国内出口制造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冲动。国内的一些大的出口企业本身都在推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这其中就包括制造的全球化、营销全球化、品牌全球化以及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的全球化。也就意味着制造基地要全球布局,销售机构全球布局,研发平台也要全球布局,这些都需要企业在海外投资。
近两年来许多的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建立了制造基地或者把自己的部分运作平台搬到了这些地方。另外印度、东欧、拉美也成为许多出口制造企业“走出去”的热点地区,目前已经能够看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这种变化,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制造企业海外投资将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快。
应该说,面对近两年出现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加快,国内出口制造企业将受到不同影响,其中有不利影响也有积极有利的影响。如何积极有效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消除不利影响,推动有利影响,将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
改变结算体系
具体看来,对于人民币升值,大部分出口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但从目前企业实际采取的措施来看,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主要采取的是财务方面的手段,比较被动的方式,例如及时结汇、人民币远期汇率锁定、贸易融资操作等。
单纯依靠财务的相关手段来应对人民币升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财务手段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随着业务的操作应收账款所能做的将越来越少,因此通过财务手段规避汇率损失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因此,不但从财务角度,更从企业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市场和产品策略上形成整体的控制体系,这对国内企业管理能力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过去,配套能力、国内供应链体系、国内采购的低成本优势曾经为国内出口制造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成为出口产品价格优势的长期因素。而这些曾经的价格因素随着人民币升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国内采购比例越大的出口企业所受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因此在相同价格水平下提高设备、材料的进口采购可以减少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出口制造企业应对供应体系进行检讨,特别是对设备及大宗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测算,通过调整国内和进口采购比例,减少出口净额,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积极拓展海外的融资也是现阶段出口制造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非常有效的手段。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流动性过剩、通胀高企这些因素都推高了国内的资金借贷成本。由于借贷成本的增加也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拓展海外融资也就是利用海外融资与国内融资的利差,通过融资业务的转移降低企业资金的成本。现在国内的年贷款利率为7.41%,而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即LIBOR在2.7%左右,利差达4.71%。假设企业年平均贷款为10亿人民币,年息差有4710万人民币之巨。
另外由于海外融资(特别是美元融资),借贷的货币为外币,到期只要归还等额的外币及相应的利息,所以也可以作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方式。
例如,借一年期美元贷款1000万美元,利率2.7%,假设一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为5%,我们可以将其与人民币贷款的收益做个比较(人民币兑美元按7.1测算,见附表)。
从附表的数据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外币融资对企业资金成本、汇率规避收益方面为企业带来的整体的好处,因此拓展海外融资也是出口制造企业规避汇率损失非常有效的手段。
同时,多币种结算、改变美元作为单一出口结算币种也是必需的。要从企业的报价体系及核算流程上进行改变,增加欧元、英镑、澳元、日元、加元、瑞郎等主要货币的结算。可以按地区进行规划和推进,例如欧洲客户以欧元和英镑报价及结算、日本以日元报价及结算,如此等等。
通过建立多币种的结算体系,可以规避美元单边下跌的风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日,欧元兑美元为1.19,2008年2月29日为1.51,欧元累计升值26.8%,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为14.34%。可以想象,如果将美元改为欧元结算的话不但没有汇率损失,还有12%多的空间赢利。
目前比较多的企业都是通过外汇理财工具及银行的一些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例如:远期结售汇、外币掉期、出口押汇、信保融资等操作,基本上都是基于出口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简便也很有效果,但这种方式在应对汇率变化方面较为被动,只能减少汇率损失而无法消除或者在汇率变动中实现收益。
而近期银行推出的一些与美国国债利率或LIBOR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为投资和风险对冲工具,相对风险较高。虽然能达到管理汇率风险的作用,但国内的企业很难有这种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所以要慎用这种工具。
最后,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增加国内销售的比例也可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至少在国内的这部分销售是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受损失的。国内的经济发展稳定,市场广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市场的崛起,将为国内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所以出口制造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切莫忽略国内市场,在人民币升值这一大环境下,积极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通过国内市场的稳定支持海外的扩张将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作者为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海外财务高级经理)
相关热词搜索:汇率 出口企业 应对 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 汇率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如何应对汇率风险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