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引起的震动】 维基百科中文入口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当这种自由触犯到惟一的霸权国美国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句风光的口号了;网络可以抹平主权和国界,但现实世界却依然是用实力和地位说话的疆界。   
  1972年,一名代号为“深喉”的线人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消息,“水门事件”的内幕由此揭开,导致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下台。“水门事件”的巨大威力使人们开始关注政治事件背后的“揭秘者”。如果说当时“水门事件”的影响还仅局限于美国一隅的话,那么约40年后的今天,一位名叫朱利安?阿桑奇的澳大利亚人和他的“维基解密”网站(Wikileaks)揭露出的秘密引发了美国外交、世界外交的一场大“地震”。
  
  “泄密四步曲”
  之一:“小人物”的“大事件”
  如果没有网络、没有“维基解密”、没有媒体曝料,22岁的美国陆军情报分析员布拉德利?曼宁也许不会像今天这么家喻户晓。他的父亲老曼宁1979年作为美军士兵驻扎英国,服役期间娶了英国姑娘苏珊。1988年,曼宁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在他的童年时期,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异。曼宁随母亲到英国威尔士生活,在学校常常因浓重的美国口音而受人嘲笑。曼宁后来辍学,回到美国打工。
  2007年,曼宁在美国参军,原本打算退役后进入大学读书。但不久即被派往伊拉克战场。9.11之后,为增强美国情报机构间的情报共享,白宫下令将多个政府数据库连接起来,美国载有外交电报的国务院网站因而得以与军队网站相连接。在巴格达基地内,曼宁依靠外交与军事系统的联网,每天可接触大量外交、军事秘密文件。文件记载的血腥事实及“令人沮丧”的战争进程令他对美国的外交、军事政策感到不满。
  他常常带着标有美国著名歌星Lady Gaga的CD,在盘上写压缩分卷文件,一边做出听音乐和哼歌的样子,一边进行大规模秘密文件下载,这种下载模式丝毫未引起怀疑。2010年1月曼宁回到美国休假,前往波士顿拜访其同性恋男友及朋友,将涉秘光盘经由他们转交“维基解密”网站。曼宁这个不起眼的美国陆军上等兵,完成了泄密的第一步。
  
  之二:阿桑奇和他的“泄密帝国”
  世界上有很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是“执拗”的人,朱利安?阿桑奇就是其中之一。1971年,阿桑奇出生于澳大利亚北部汤什维尔。自幼生活动荡,14岁时和母亲已经搬过37次家。由于母亲遭受家庭暴力,阿桑奇几近封闭,沉溺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他爱好背包旅行,行为隐秘,而且拒绝透露年龄和家庭住址。他在电脑方面很有天赋,16岁就成为了一名网络黑客,20岁时曾与黑客好友们闯入加拿大一家电信公司的网络,因此而被逮捕,阿桑奇承认了法院对他的25项指控,但最终只被判决支付小额赔偿金。他曾在墨尔本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但不久即退学。他往来于世界各地,居无定所,全部家当是一袋衣物和一部手提电脑。
  在创办“维基解密”之前,阿桑奇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理工男”,他在交友网站上描述自己“好色浪荡”,然而未能引起什么注意。阿桑奇认为揭秘行为能促进正义,因而是“符合道德”的,希望能掀起全球范围的“揭秘运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于2006年12月创办了“维基解密”网站,2007年1月网站开通,专门发布涉密信息。最初基地在瑞典,现在无固定总部。阿桑奇本人为网站核心成员,网站号称在世界各地还有800名兼职人员,全职人员有五名。
  阿桑奇的“泄密帝国”极奇神秘,组织分布在各国,网站器材数量、规模、具体办公地点、电话号码、邮箱均难以确定。外界对其雇员情况知之甚少。网站与“维基百科”相似,采取“人人可编撰”的模式。运营第一年后,网站宣称已接受超过120万份文档。
  尽管号称以“解密”为宗旨,但由于缺少关注和资金,网站曾一度难以为继。2009年12月,网站宣称由于资金短缺,暂停了许多接入口,到2010年2月才宣布收到维持最低运营资助, 5月宣布恢复正常。6月资金又出现问题。直到7月发布7.7万份美军阿富汗战争日记,该网站才名声大噪。10月网站又再添一把火,公布了40万份美军伊拉克战争文件。11月,网站宣称将公布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阿桑奇称,他将这些文件分批次公布,目的在于使泄密文件的政治影响最大化。目前已公布的上百份外交电报将该网站推上风口浪尖,也导致了阿桑奇的被捕。“维基解密”及其运营方式和揭秘手段在全球引发很多争议,也有许多支持者攻击Visa和万事达网站,作为对他们制裁阿桑奇的报复,效仿者们也希望创建类似网站,在解密领域分一杯羹,树立起自己的大旗。
  
  之三:“告密者” 使事情“水落石出”
  检举曼宁泄密的是他的好友阿德里安?拉莫。曼宁在网络聊天中将不满情绪及泄密情况一一都向拉莫作了倾诉。他对拉莫提到自己如何利用电脑技术进入这些机密的政府文件,并将它们下载下来,其中包括美国士兵杀害伊拉克平民的视频、成千上万的内部军事报告以及25万份外交文件。
  拉莫为“民间”黑客组织“警戒”成员,该组织为美国政府服务,协助调查、阻止攻击和收集情报碎片,以拼成更大情报图片,并从事一些美国政府不便出面的事。起先拉莫并不想出卖自己的朋友。但“警戒”组织的负责人切特?尤伯从拉莫父亲那里得知了此事,他向拉莫施压,让其向政府机构指认曼宁,并安排了拉莫与情报官员会面。
  5月26日,拉莫在咖啡馆将与曼宁的谈话记录交给美军反间人员韦伯斯特。三天后,曼宁在伊拉克被捕。6月,曼宁接受军方泄密等指控,被关押在科威特监狱,后转至美国弗吉尼亚州宽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羁押。7月初,联邦调查局人员前往英国威尔士,突访曼宁母亲,并搜查曼宁以前的卧室。曼宁将接受军事审判,罪名是违规操作、泄露机密信息以及危及国家安全等,面临最高52年监禁。告密者虽然使美国政府得以顺藤摸瓜,掌握对曼宁“泄密事件”的调查权,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维基解密”和媒体最后对泄密文件的公布。
  
  之四:推波助澜的媒体
  “小人物”曼宁把泄密文件通过朋友交给了“维基解密”,“维基解密”又把这些文件公布给新闻媒体,包括德国的《明镜》周刊,西班牙的《国家报》、英国的《卫报》,法国的《世界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如果说“泄密者”曼宁和“揭秘者”阿桑奇完成了秘密文件的收集和初步发布工作,媒体在整个“泄密事件”中则扮演了“放大镜”的角色。
  在此次产生轰动效应的美国外交电报解密事件中,“维基解密”网站早在几个月前就向《卫报》、《纽约时报》、《明镜》周刊等提供了这批电报。促使“维基解密”寻找媒体伙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分析数据需要新闻机构才有的人力、物力和新闻经验,从原始数据中找出时间表、时事背景、研究电报发布者的动机和目的、求证事实、理出关键证据后,再做报道,搜集各方反应,抵制官方审查压力等。而这些工作,仅靠一两个黑客或泄密者难以做到,也难以引起重视。
  媒体收到这些电报后,挑取其中具有新闻价值和吸引人们眼球的消息加以扩大,因而在此次“泄密事件”中掌握了充分的话语权。媒体的分析报道为泄密事件扩大影响推波助澜,从而完成“泄密”成功的最后一步。
  这一出由泄密者、揭秘者、告密者和媒体共同演出的大戏,在让世人经历巨大的思想冲击、眼花?乱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担忧:网络为泄密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1971年,五角大楼曾发生文件泄露事件,时任美国国防部雇员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将美国军方数千页越南战争机密文件泄漏给《纽约时报》记者。这些文件讲述了美国如何卷入越南战争以及政府在有关越南战争的议题上如何误导民众等。文件曝光后引发了全美反战浪潮。在那个时代,个人泄密毕竟有限,而在网络时代,泄密者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就能在瞬间完成过去多少人都难以完成的难以想象的巨大工作量,网络时代原有的保密模式已难以奏效。
  
  美式双重标准的自我暴露
  这出精彩“揭秘”大戏的背后,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主角――美国。“泄密事件”揭露了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的暴行和在外交领域的情报收集特点,也暴露了美国政府保密制度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让世人认清了美国双重标准的又一生动事例。
  “维基解密”事件发生之前,2009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发表讲话,阐述互联网自由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称美国“支持一个允许全人类平等享有知识和思想的互联网”,美国正在为世界各地的团体和组织提供资金,开发自由表达权利的新工具,以促进民主和人权。
  但在“维基解密”公布美军阿富汗战争日记后,美国的盟国开始了集体行动。8月,瑞典警方对阿桑奇发布通缉令,通缉罪名是强奸和性骚扰,但随后撤回。阿桑奇本人在随后的一次采访中说:“这些问题在现在出现,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维基解密”公布美国外交电报后,11月,瑞典警方再次以同样罪名通缉阿桑奇。12月,英国警方找到阿桑奇的律师,阿桑奇向警方“自首”。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欢迎”阿桑奇落网。
  在阿桑奇令人蹊跷的罪名之后,美国政府还对本国的互联网公司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它们切断与“维基解密”的任何联系。12月1日,美国亚马逊网站宣布,终止为“维基解密”提供服务器租用。12月2日,美国域名服务商EveryDNS取消了对“维基解密”的域名服务。12月4日,美国eBay旗下的全球最大网上支付平台PayPal宣布停止“维基解密”的账户和服务。12月7日,美国信用卡巨头Visa和万事达冻结了“维基解密”网站的账户,暂时停止和该网站所有的信用支付业务。一向高呼“民主”与“自由”的美国,针对“维基解密”打出的“组合拳”不禁令世界啧啧称奇。难怪连美国专家也自我解嘲道,如果“维基解密”公布的是美国所谓的“专制”国家的文件,美国就会高唱“民主自由”的赞歌了。
  
  媒体应肩负什么样的责任
  “维基解密”模式不仅引发各国政府对安全保密的担忧,让美式双重标准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也使国际舆论开始冷静看待媒体的作用,及其对媒体报道方式的启示意义。
  思考一:媒体是否负有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如何用好“话语权”?在“维基解密”事件中,阿桑奇把涉密文件分发给了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媒体。在这一案例中,媒体是否负有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 一度引发人们的大讨论。媒体为吸引眼球,往往只突出事件的某一方面,片面的报道往往误导读者,在国际上引起非常恶劣的影响。
  思考二:“网络举报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媒体是否应负起甄别责任?新美国基金会的媒体研究专家克里斯?安德森认为,“维基解密”等网站为记者调查提供更多线索和便利,这或许能够开启一个新的新闻时代,即“网络举报人时代”。“网络举报人”并非新鲜事物,它是舆论监督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但在“维基解密”事件之前,并未发展成规模,也没有出现专门的举报揭秘类网站,今后可能出现更多的类似网站。它们的真实性如何?针对它们提供的线索,媒体应如何承担甄别责任?特别是如何从海量文件中挑出有价值、可信赖的信息,这对新闻媒体形成了巨大挑战。
  
   “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
  如今“维基解密”事件的大幕还未落,各种揭秘网站已开始在世界各地走红。12月3日,原“维基解密”二把手丹尼尔 ?伯格创建了新的解密网站“公开解密”(Openleaks)。伯格表示他的网站将提供新的泄密方式,不会发表或校对解密材料,而是将这些信息直接移交给媒体、非政府组织、工会和其他利益团体,同时为各类“揭秘者”提供技术支持。该网站的做法显然吸取了阿桑奇被捕的教训,将风险转嫁给了公布秘密的媒体,而只从中抽取利润。
  类似的解密网站还有“布鲁塞尔解密”(Brusselsleaks)、“印尼解密”(IndoLeaks)和“巴尔干解密”(BalkanLeaks)等。在阿桑奇和“维基解密”命运还未尘埃落定之时,揭秘类网站的纷纷出现似乎也昭示着一种新迹象。《时代》周刊认为,无论身在伦敦囚室的阿桑奇最终命运如何,他已经制造了一台“谁也无法制止的机器”,他所代表的行为和文化谁也阻止不了。
  如今阿桑奇已被保释,等待他的还有接踵而至的审判。他和曼宁这样的“小人物”可以与国家对抗,这或许只有在网络时代才办得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当这种自由触犯到世界惟一的霸权国美国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句风光的口号了。网络可以抹平主权和国界,但现实世界却依然是用实力和地位说话的疆界。等待阿桑奇和曼宁的,是牢狱之灾或是更加颠沛流离的生活。预计在今后的时间里,美国将会召集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倡议共同制约揭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相关热词搜索:解密 震动 “维基解密”引起的震动 如何进入维基解密网站 汤灿维基解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