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实现亚太自贸区的途径?】 亚太自贸区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TPP的全称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有人称为TPPA,原被称为P4),是APEC内的四个小国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于2005年签订的水平较高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0年3月15~19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即将迎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吸收新成员的第一次会议,TPP的四个创始成员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的经济/贸易部长将和申请加入TPP的美国、澳大利亚、越南、秘鲁的同行们开始正式谈判。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状况将从此大不一样了。
  
  萌发之初
  
  1998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部门先行自愿自由化(EVSL)失败之后,部分积极成员开始探讨部分成员的先行自愿自由化(APEC-X),试图以此途径推动茂物目标的实现和更广泛的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2002年10月,APEC墨西哥峰会期间,智利、新西兰、新加坡领导人开始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首次谈判。2005年7月18日,新西兰、智利、新加坡签署《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同年8月2日,文莱也作为创始成员签署了TPP。
  与被称为“松散的论坛”的APEC相比,TPP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约束性――TPP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具有约束性的;
  渐进性――TPP是以部门的自由化为导向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是以一揽子全面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贸易自由化进程允许产业的例外和照顾;
  开放性――TPP从一开始就是面向APEC、面向亚太地区的,随时准备吸收新的成员。
  四个小国对TPP寄予厚望。这一点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09年11月13日的讲话中表露无疑。当天,李显龙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峰会上说,TPP是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有希望的途经,希望TPP这棵小种子能够成为参天大树,成为亚太地区自由贸易与合作的支柱,欢迎其他成员参加。
  
  示范与冲击
  
  新世纪初,在TPP开始探索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新途径的同时,美国试图以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为契机重新推动APEC。2004年,正是在美国的支持、甚至是授意下,加拿大的代表提出了亚太自贸区。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在越南峰会上提出APEC需要以亚太自贸区作为目标,但多数成员反应平平,之后的两年APEC对亚太自贸区的讨论基本上是以应付为主。在此情况下,2008年9月22日美国宣布将要全面参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2009年11月14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即将参与TPP,目标是“塑造包括更多成员和更高标准的21世纪的地区贸易安排”。12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正式通知美国国会,美国政府将参与定于2010年3月开始的TPP吸收新成员的第一轮谈判。
  由于美国是亚太地区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美国的加入将使TPP的进程发生重大改变。原来的四个国家总人口2440万,不到APEC全部成员总人口26.9亿的1%,四国总的GDP4678亿美元,也不到APEC全部成员GDP32万亿美元的1.5%。但是包括了美、澳、秘、越的TPP,总人口将达4.634亿,占APEC成员总人口的17%,GDP15.88万亿美元,占APEC成员GDP的49%(均据2008年数据)。
  除了人口增加、GDP占据APEC的半壁江山外,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参与。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秘鲁、越南申请加入TPP对亚太地区很多成员心理上的冲击也很大。由于秘鲁、越南的人均GDP都只有1000美元左右,属于APEC内的最不发达成员之列。传统的观点总是认为,越是落后的国家越需要保护,其参与自由贸易的态度越不积极,但是,秘鲁、越南的申请颠覆了此类观点。
  有专家分析,TPP对APEC其他成员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据估计,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将会跟进参加TPP。
  
  何以诞生
  
  TPP对亚太地区的很多国家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当前的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状况无法满足需要。
  在WTO的多哈回合谈判近期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双边和次区域的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RTA/FTA)方兴未艾,不仅使本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而且大大加剧了缔结的成本。
  美国不仅是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最大和最终的产品出口市场,也是该地区技术、投资的主要来源地。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已不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成为了该地区的共同问题,该地区的经济性质事实上已经具有了“跨太平洋性”。
  在亚太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东亚合作却在快速推进,于是很多人对将美国排除在外的东亚合作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待,而东亚合作事实上已经对亚太合作形成挑战。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合作态势也形成不确定因素。尽管中国多次强调“和平崛起”,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巨大、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各国对中国的发展一直充满戒心,它们一方面担心中美合作形成事实上的中美共治(G2),另一方面又担心中美分裂使该地区以太平洋中心划线,形成中美两大经济集团。
  在当前的情况下,美国参与TPP的态度可以预料是“边走边等边看”。由于APEC对于美国来说是“最理想的地区合作机制”,美国对于APEC进程还没有到完全放弃的地步,仍然希望APEC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中起主导作用。因此,2010年和2011年日本、美国先后主办APEC会议期间,美国会和日本一道,再次推动APEC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进程。但如果这两年APEC仍然推不动的话,美国就有可能抛下APEC,全心投入TPP进程了。
  
  中国怎么办
  
  讨论中国如何应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首先需要弄清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状况及中国需要怎样的地区经济合作框架。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外贸在GDP中的比例、外资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都是世界经济大国中最大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来源。
  庞大的、日益过剩的生产能力:由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中国消费与生产的比重严重失调,生产的产品中2/3需要出口。加之投资过剩,中国的经济越来越需要“走出去”。
  快速成长的产业链:由于发展不平衡,中国既有发达的产业,也有落后的产业。总体上看,产业链正在快速成长。有些产业一方面需要保护,但保护不是目的,也不能持久。
  亚太地区的经济结构事实上已具有“跨太平洋性质”,太平洋两岸相互依赖较深,特别是中美之间形成了相互的“结构性依赖”,中国的发展、亚太地区的发展很难抛开美国,在贸易、经济结构调整、货币金融等方面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由于经济、政治、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中日韩、10+3等纯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尚难以取得突破。
  有鉴于此,也许推动亚太合作成为中国地区合作的主渠道是中国现阶段不得不接受的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亚太 途径 TPP TPP:实现亚太自贸区的途径? 实现亚太自贸区的途径 通向亚太自贸区的可行途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