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深圳特区30年的30个关键词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在回顾这30年深圳发展的时候,我们试图以深圳制造的30个新词折射深圳30年的改变。作为改革先锋,它对中国大地形成了什么样的冲击?作为中国城市的试验田,它引领了中国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潮流?
  一座城市如何改革,一个国家如何变化。30年,30词,我们或已从中管窥。
  
  30年30词之时政
  
  【窗口】释义:“窗口”一词,定格了深圳留在历史上的最早的形象。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宣告成立,深圳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中国从此不再被封闭的坚墙包围。30年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区的“窗口”意义,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点评:一间铁屋,若不开窗户,则昏暗抑闷。一个国家亦然。
  
  【直选】释义:1983年4月,深圳出现了一场“直选”的民主试验。第二届蛇口工业区管委会由直选产生,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直接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1993年10月,深圳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的村民直选村干部,开创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先河。
  点评: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速度,由深圳发轫的直选试验,还可以加快步伐。
  
  【拓荒牛】释义:在深圳,最著名的雕塑是“拓荒牛”,这一于1984年落成的铜雕,被寓意为深圳精神的象征。特区从无到有,“杀出一条血路来”,体现的就是“开荒”精神。深圳30年的繁华,就是拓荒拓出来的。
  点评:中国改革开放已逾三十载,还有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横陈在前,“拓荒牛”不能停下来。
  
  【蛇口风波】释义:“蛇口风波”由1988年三名“青年教育专家”与70多位深圳青年的思想碰撞所引发。
  1988年,李燕杰、曲啸、彭清一与70多位蛇口青年座谈,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带生活的蛇口青年对三人的说教感到不满,发生了争论。两天后,一个随李燕杰南下的人整理了一份蛇口青年的发言材料,断章取义,向中央打小报告。“蛇口风波”就此爆发。
  《蛇口通讯报》、《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先后刊发报道,就“蛇口风波”展开讨论。《蛇口通讯报》将教育专家与青年之间的分歧,定义为“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
  点评:相较于“解放思想”的伟大方向,“蛇口风波”不足道也。
  
  【南巡】释义:深圳的实验备受争议, 1984年年初,邓小平决定去深圳看看,是为第一次“南巡”。他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人们后来把这一年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
  1992年,邓小平再次“南巡”深圳。改革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领导讲话也不成文地成为推进改革的一种方式。2010年8月和9月,温家宝和胡锦涛在深圳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改革再一次被强调。
  点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杨青天】释义:“杨青天”是深圳市民送给杨剑昌的称号。30年前,一介布衣杨剑昌举报所在公司漏税、医院走私,如同一位孤胆斗士;20年前,杨剑昌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黑脸”端掉了深圳的黑矿泉水、黑炼金厂;10年前,杨剑昌当选为深圳市人大代表,每年提交数十份议案,为民请命。这是一个混合着传统青天情结与现代公民意识的人物,即使在深圳这么一个既保守又创新的政治空间里,也显得有些卓尔不群。
  点评:还是叫他杨剑昌吧,一个有担当的公民。
  
  【深圳,你被谁抛弃】释义:2002年11月16日,深圳青年呙中校将万字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放到网上,从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国企改革、政府效率、治安、城市环境等多方面直指深圳发展积弊。“抛弃论”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中国已经“入世”,特区不再“特”,深圳该何去何从?深圳人感到焦灼。
  点评:“抛弃论”开启了网络时代草根问政的时代阀门。
  
  【行政三分】释义:“行政三分”是深圳在2003年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是深圳的这项改革除了贡献了一个新名词、一种构想,并无实质的动作。这个以经济特区立市的城市,经济改革一直敢为天下先,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则一直谨小慎微。
  点评:温家宝总理在深圳重提政治体制改革的讲话值得期待。
  
  【竞选】释义:深圳人将悬空的“竞选”概念变成了落地生根的实践。2003年4月,肖幼美参选深圳罗湖区人大代表,在所属选区内贴出了新中国个人参选的第一张海报,此后,在深圳南山、福田等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中涌现出了吴海宁、王亮、叶原百等一大批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并引发全国人大关注,最终促成《选举法》修订。
  点评:来自民间的创造力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空间的拓展。
  
  30年30词之文化
  
  【春天的故事】释义:1992年春天,蒋开儒创作了《春天的故事》歌词。这首描述邓小平和深圳故事的歌,后来传唱天下,几乎成为非官方深圳市市歌。
  点评:在改革开放陷于停滞的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又一次充当了“再出发”的急先锋。
  
  【读书月】释义:“读书月”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创立,时间为每年的11月1日至30日。读书月活动包括读书、换书、赠书、征文、绘画、书法、摄影、设计、辩论、话剧、讲座、朗诵、研讨、调查、展览等。读书月的形式随后被其他城市借鉴。
  点评:一个缺乏文化历积淀的城市,需要用更多的书籍垫起它的文化基座。
  
  【微缩景点】释义:作为一个从小渔村发展而来的大都市,深圳硬是“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引人注目的人造景观――微缩景点,其代表作包括世界之窗、锦绣中华。
  点评:深圳人改变了景观的定义。
  
  【桥头堡】释义:1995年,余秋雨说“深圳是中国文化的桥头堡”。但观点受到很大的质疑。坊间更相信深圳是“文化沙漠”。文化“桥头堡”的大帽子,与深圳的文化脑袋还不匹配。
  点评:深圳文化建设,还要加快脚步。
  
  30年30词之社会
  
  【中英街】释义:深圳沙头角镇有一条商业街,为“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界碑所在,故名“中英街”。深圳特区成立之初,中英街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购物天堂”。其后,随着内地市场日益繁荣,中英街开始走向沉寂。内地经济的发展使得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更加紧密,过去是“无香港不成深圳”,如今则是谁也离不开谁。
  点评:香港的法治、文化创造力与市民社会建设,仍然值得内地人虚心学习。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释义:1982年,深圳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它演绎了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的变迁。
  蛇口工业区领导人袁庚当年代表招商局赴港签署合约,回来便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引起强烈反响,引发和震动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财富观念。
  点评:这或者可称为“深圳伦理”,它促进了“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兴起。
  
  【深圳速度】释义:能很好地证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就是“深圳速度”了。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报道,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3天建一层楼的纪录,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工艺及速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那个狂飙时代,追求效率与速度有着信仰般的力量。
  点评:“深圳速度”体现的不仅是行政办事效率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有媒体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急中国”。
  
  【边防证】释义:很长一段时间,每一个进入深圳特区的人到了边境检查站,就有武警过来检查“边境通行证”。去中英街购物也要办特许通行证。
  点评:在深圳撤关的热议声中,“边境通行证”、“边防证”成为历史名词。有好事者统计,一个中国人一生要办80多个证。能够少办证无疑见证了社会的发展。
  
  【暂住证】释义:1985年,深圳特区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这也成为深圳移民文化的一个象征。暂住证制度随后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行开来,成为特定时期的人口管理方式。
  点评:一纸户籍附着了多少辛酸,人们曾经这样表达情绪:“愤怒的户口”。
  
  【打工仔/妹】释义:1992年,中国内地第一部打工文学作品《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出版。在深圳建设历程中,外来工是一群不可忽视的建设主力。他们几乎包含了特区所需要的所有门类、所有层次的劳动力。作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新群体,他们推动了合资、民营等经济体的发展。
  点评:从打工仔/妹到外来工,称谓的改变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历程,也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尊重。
  
  【移民潮】释义:1982年隆冬,100多节军车满载两万名奉命集体转业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官兵来到边陲深圳;与此同时,全国10万建筑大军南下会战深圳;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更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构成了一个新兴而具强大活力的移民城市。
  点评:早些年人们常说,深圳是个无根的城市。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的出生,登高望故乡的情怀逐渐淡去,自然“反认他乡是故乡”。
  
  【老板】释义:初到深圳,哪怕去小饭馆吃饭,一进门,服务小姐就会甜甜地问一声:“老板,吃点什么?”而在东北,“老板”的称呼则变成“哥”。当老板是打工者的理想,也是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人们追逐的目标。这种冒险、创业文化创造了无数的深圳奇迹。
  点评:称“哥”的背后是乡土、宗族或者江湖的观念,称呼客人为“老板”的背后则是市场的观念。
  
  【二奶村】释义:上个世纪80年代,一批往来香港与内地的香港商人、白领人士以及货柜车司机,开始在深圳等地包养“二奶”,位于罗湖的一些楼盘,因“二奶”相对集中而闻名。甚至一些城中村,因为低廉的房租也成了“二奶”们的聚居地。后来,“二奶”向高端化发展,歌星影星、大学生亦加入这个群体,“二奶”这个职业也发生了转化,成为权力寻租的中间人。
  点评:曾经的“二奶”群体还被视作有伤风化,而如今她们的非婚生子女已成为社会问题。
  
  【小姐】释义:一些词在深圳是不能随便称呼的,比如“小姐”。“小姐”这个职业自古有之。“小姐”在内地消失了几十年。连商品都不能交易,何况是性?改革开放,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兴起的,自然包括了“小姐”这个职业。
  点评:“小姐”的风光彻底被“二奶”抢去了,知名的“二奶”多了去,但知名的“小姐”大概只有北京“天上人间”的梁海玲了。而深圳,在起到领风气之先后,风月场的风头早已被内地的城市盖过。
  
  【下海】释义:上个世纪90年代,“下海”变成时髦动词,专指体制内工作人员离职从事商业活动。自90年代初期起,大批的文人、学者、科技人员南下深圳。深圳最知名的“下海”者,要属39岁即官至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副市长的叶澄海。他1985年下海,如今身家过亿。
  点评:从积极意义上来讲,下海恰恰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成功的最有力证明之一。
  
  【无人售票】释义:1992年11月,深圳公交巴士在内地首次试行无人售票,来自香港的郑女士往投币箱投下整整50元港币,她后来投书《东方日报》时说:这一改革,是内地追求城市文明的重大标志之一。
  点评:市民精神的养成,从一点一滴开始。
  
  30年30词之商业
  
  【炒鱿鱼】释义:1980年,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打破“铁饭碗”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并引起阵痛,“炒鱿鱼”即是这一转型过程的见证。1983年,《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点评:炒鱿鱼如今已是一个中性词。
  
  【供楼】释义:1985年4月,建设银行在深圳率先开办了楼宇按揭贷款服务。这让许多深圳人率先在全国圆了买房梦。诸如商品房、物管、房地产中介、业委会等这样的词汇从深圳逐步走进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点评:“房屋是商品”的观念从深圳走向全国,终于,得市场风气之先的深圳屡屡拔得内地房价最高城市头筹。
  
  【深市】释义: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早在1983年7月,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2004年,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设立;2009年,创业板开市交易。如今,深市与沪市一起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点评:回眸中国资本市场历程,套用狄更斯的话,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地王】释义:1996年,深圳信兴广场竣工,成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第四高楼。而由于所占土地是当年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被称尊为“地王”,信兴广场也被称之为地王大厦。
  如今的“地王”,涵义早已嬗变。随着中国楼市一直居高不下,地价随房价只涨不降,地价纪录屡屡被刷新,这些创纪录的高价地被人们称为“地王”。
  点评:地王大厦早已不敢号称是第一高楼,“地王”之称也早就名不副实了。一个楼市词汇,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变迁以及背后的社会众生百态。
  
  【山寨】释义:有人形容,深圳是一个山寨城市。“山寨”一词的确非常精准地概括了深圳的城市精神。山寨是复制,也是创造,更是对既有模式的颠覆。当深圳人将世界与中华名胜复制并浓缩于小小园区之内,他们的山寨精神已经显示出来。这个平地而起的城市,本身就像是一座局部复制国外大都市的山寨。山寨成就了深圳。
  点评:如果有先进的模式与经验摆在那里,山寨即意味着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深圳特区 而立 关键词 三十而立:深圳特区30年的30个关键词 三十而立的而 三十而立的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