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人能用故居吗 让故居活着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1957年,眼见北京城被大肆拆毁,梁思成先生写过这样两句扎人心肺的话――“毁掉一座城楼,如同剜去我身上一块肉;推倒一面城墙,如同扒去我身上一层皮”。梁思成没能保住北京的城楼城墙,而在他逝世几十年后,他和妻子林徽因居住过的院落也几乎要被夷为平地。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暮春的北京,草长莺飞杨絮飘舞。走进东城区北总布胡同,迎面一片拆而未净的院落。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经在此居住了6年。
“太太的客厅”
1930年,梁、林夫妇离开沈阳回到北平,把家安在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旧门牌3号)。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愿做亡国奴的梁思成、林徽因举家迁离北平。虽然在这里只住了6年,但这却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惬意风光的一段时期。在这6年里,他们不但开始了卓越的建筑史研究,林徽因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在他们的女儿梁再冰的回忆中,这个家充满了温馨与美好:这是一个两进四合院,大大小小一共40来间屋子。两进院子正中,有一个垂花门。夏末秋初,园中蝉鸣不断,许多红色的马缨花落在石板地上。院子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坛,种着鸡冠花和喇叭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住在里院的一排北房中,房前有廊子和石阶,客厅在正中央,东头是他们的卧室,卧室和客厅之间有隔扇。两头是他们的画图室,周围有许多书架。客厅的窗户朝南,窗台不高,有中式窗棂的玻璃窗,使冬天的太阳可以照射到屋里很深的地方。林徽因喜爱窗前的梅花,喜欢摆放的泥塑小动物,还有客厅西北角窗前书桌上放置的毛笔和毛边纸。
保存故居,险中求胜
现在的梁、林故居几近面目全非。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开发商买下了北总布胡同24号院里的土地,在其中建起了一座三层高的现代楼房,假山、柳树全都被清除,东厢房被拆除,倒坐房的房门被砌死。那是梁、林故居遭受的第一次严重破坏。2009年,一纸拆迁令则几乎将这里彻底毁灭。昔日雕梁画栋的门楼顶部被翻开,只剩下横梁,依稀可见原来的红漆门框。院子的东墙已经完全消失,地上堆着残砖剩瓦,西墙大部分也已经拆完,用蓝色围挡遮掩着。当时颇负盛名的“太太的客厅”,门窗大部分已经没有 ,只用三合板简易遮挡。
24号院往北,只一墙之隔的12号院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挚友――哲学家金岳霖的故居。同样,也已经距离废墟仅一步之遥。
时至2009年,当梁、林故居遭到拆毁的消息传出,民间声音便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有关部门下达指令,开发商并不情愿地“悬崖勒马”,眼见就要成为废墟的梁、林故居得以“刀下留人”。
10月20日。深秋的北京,寒风瑟瑟。一大早,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张培等人就到达了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的北京市文物局。他们此行,是为了递交将梁、林故居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申请文件。
一位40多岁的工作人员拦住他们,带进了传达室。简单询问来意后,为他们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接电话的人姓谢,他说不方便透露职务。他告诉我,这事儿不归市文物局管,让我们去东城区文物局。”这话让张培一头雾水,她跟对方辩解:“法律规定,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北京市文物局不就是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吗?”但对方一口咬定,北京市的文物认定工作就是由区县文委负责。无奈之下,张培想到给市文物局政策法规处打电话说明情况。
“麻烦您,再帮我们给政策法规处拨个电话好吗?”没想到,看到他们遇阻,刚才还算热情的那位传达室工作人员,马上变了一张脸。“不成。我们有规定,不能随便往那儿接电话。”“那您给我他们那儿的电话,我自己打。”“那也不行。”一个同伴提醒张培,可以用手机上网查到号码。
电话打过去,他们被告知政策法规处全体人员外出培训,具体情况询问办公室。皮球又被踢了回来,无奈,张培又拨通了办公室的电话。接电话的还是那位谢同志,依然是老一套,拒绝接受申请。就这样,连市文物局的大门都没让进,提交申请即告失败。
回到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办公室,已经是中午了。满怀气愤的张培连口水都顾不得喝,马上给国家文物局起草文件,向北京市文物局提起了行政控告。那之后,每隔几天,张培都要跑到北总布胡同看看,她生怕在正式被认定为文物之前,梁、林故居再遭什么劫难。
经过3个月的等待,2010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行政复议决定书,认定北京市文物局属于受理申请认定的部门,要求其认定梁、林故居为不可移动文物。至此,梁、林故居终于拥有了合法的文物“身份证”。而这,也是公众力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大胜利。
连累了平民
毛小姐是目前梁、林故居里仅剩的三户住户之一。她的家,就在上世纪80年代建的那座小楼的三层。“我是六年前才搬到这儿的,搬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里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拆迁以后,听别人说起这个,还挺惊讶的。以前对梁思成不太了解,知道林徽因,因为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搬到寸土寸金的东二环内,本来是让旁人羡慕的事,可由于拆迁,毛小姐一家的生活变成了噩梦。从2009年秋天开始,天然气被停;接连三个冬天没有暖气,正赶上这两年北京还遭遇了“千年极寒”,其艰苦可想而知。与开发商的谈判也不顺利,随着梁、林故居不可移动文物的身份认定,这块地皮在开发商手里成了烫手的山芋,谈判热情并不高。毛小姐一家只得继续耗着,对于未来,“我也不知道会怎样。”
跟毛小姐相比,居住在北总布胡同22号的方女士算是老住户了。“我是80年代初嫁到这儿的,一晃也快30年了。”据她介绍,她家的房子以前就是梁、林家的门房。“这都是拆迁以后,说这儿是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好多专家过来看,人家告诉我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梁思成林徽因是谁。”在生活条件的恶劣程度上,她家比毛小姐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平房本来就没有天然气和暖气,这两年他们的自来水居然也被断了。每天拿着两个空桶,去周围邻居家接水,按月付给人家水钱。“以前,我们家是一个个体的小饭馆,生意别提多火了。最好的时候,一天流水就有6000多块钱。可这两年,一切全变了。”
“说实话,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别人因为拆迁,都能得到不少补偿款。我凭什么不能?何况,我们家就指着这个饭馆吃饭呢。拆迁,就等于砸了这个饭碗。”原本,方女士已经打好了算盘,只要谈好条件马上搬离。可随着保护梁、林故居的热度不断升高,开发商突然来了个大变脸,一副爱搬不搬的样子,条件开得相当苛刻,且一点儿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下子,方女士蒙了。找开发商、找规划局、找东城区政府……能找的都找了,但情况依旧。而且,她家的玻璃还曾经在夜里被砸过两次,至今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由于开发商对腾人腾房并不热心,梁、林故居的保护修缮工作迟迟难以进行。
故居的出路
虽然梁、林故居不可移动文物的身份已经得到认定,但具体该如何保护,各方意见不一。目前官方的说法是:一旦居民全部腾空,将立即启动修复院落。届时,将邀请具有古建筑修复资质的机构进行现场勘察、评估、设计方案。方案的原则是尊重历史和院落的原貌,在此基础上作最大程度的恢复。尽可能多寻找关于这个院子的图片、文字等历史资料,每一根柱子的修复都要有依据。最终建设成一个梁思成林徽因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对于这个方案,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两位年轻的志愿者却不认同。谭雅宁和尹璐,都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换言之,是血统纯正的梁思成再传弟子。她们认为,将故居翻建成挂牌的“名人故居”或“博物馆”,是一种僵化的保护。“看看鲁迅故居、老舍故居、梅兰芳故居,每天才有多少人去?更何况由于故居已被破坏得相当严重,且北京的许多四合院都经历过多次翻修,最初面貌已不得而知,所以故居的文化价值才是保留它的最大意义。”
多次实地探访后,谭雅宁和尹璐自制了一套保护方案。这个方案强调低成本,建议把故居改造成纪念地而非“名人故居”或“博物馆”。在方案中,故居院落北侧可以设一面照片墙,南侧为纪念凉亭,西侧的一组房屋可作古建筑书店或茶室……总之,在强调公共性、开放性、纪念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互动、时尚的特征,让梁、林故居成为充满活力的社区中心。一句话,“让故居活着”,是她们的最大初衷。
让故居活着,梁、林的另一处故居――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梁思成与林徽因从1946年到1954年居住于此,这里不仅诞生了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方案,还见证了清华建筑系创建的历史、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起步。目前的新林院8号,是一家建筑主题书吧。
书吧里,现磨咖啡时时泛着香气;书架上,建筑类的书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梁思成的建筑类著作、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霸占了一整排,尤为醒目。书吧的顾客,有学生、也有校外人士,很多都是慕名而来。闲坐下来,服务员递过菜单,封面是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合影,背面还有徐志摩、金岳霖的简介。
有学生说:“我一个星期会来这里一趟,就是喜欢林徽因和梁思成他们两个人的故事。”据书吧的管理人员介绍,这里的最低消费是人均10元,目前的收入大致可以维持整个书吧的自我运转。也许这也是众多名人故居的一条出路。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故居 活着 让故居活着 活着的人能用故居吗 活着的名人故居让谁蒙羞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