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南京谁先占领总统府 占领总统府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戏剧性的是,解放南京的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部队,而是在长江北岸担任佯攻和牵制任务的35军。军长吴化文是冯玉祥旧部,抗战期间曾投降日军,1948年9月刚在济南战役中起义。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2日,当解放军主力部队从东、中、西三路渡过长江,尚在对南京形成大包围的进军途中,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就已经撤出南京了。这样,占领南京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了离南京最近的35军身上。
究竟是何人、何时最先进入南京占领总统府,也因此而变得扑朔迷离,有了多个版本。其中,104师312团3营管玉泉等人,因有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拍摄的经典照片――管玉泉和战士们站在总统府门楼上升旗,而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然而,近日103师侦察连几位老同志的回忆文章,则提出了新的证据。
渡江第一船
103师侦察连杨守来有幸目击了这一决策过程。当时他被政委何克希、103师作战科长兼侦察科长沈鸿毅叫去,让他去请示军长吴化文:敌人看起来要逃跑,应该怎么办?
多年之后,在杭州徐传翎的家中,如今均已年过八旬的4位侦察连的老战友,难得地重聚在一起,对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他们是副排长何鹏,83岁;机枪班班长徐传翎,82岁;侦察员杨守来,82岁;侦察员魏继善,81岁。
杨守来记得,1949年4月22日傍晚,他是在浦口的西北角某处找到军长的。军长指示,派人过去搞清楚情况。于是,找船的命令下达了。
国民党部队为了防止解放军渡江,已经烧光了江面上的所有船只。
徐传翎带着两个战士,在一条小河汊中找到一条被稻草覆盖的小渔船。当时整个江边都轰动了。
由于任务是过江侦察,而徐传翎当时身着军装,所以失去上船的机会。便衣排的副排长何鹏被叫来,让他挑4个人坐船过江侦察情况并找船。何鹏挑了魏继善、孙晋海、尹鸿亮和周建喜。5个人、两个船工上了船。魏继善记得,当时太阳已经偏西了。过了江上岸后不久,何鹏他们便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艘船,就是著名的“京电号”。南京下关电厂的工人接到地下党的指示后,以发电需要运煤为借口,才在国民党的毁船令中保住了这艘钢质蒸汽船。
奔向总统府
“京电号”靠长江北岸时,天已擦黑。
按照战斗序列,应是104师首先渡江。35军共3个师,103师(侦察连直属师部)、104师(管玉泉是312团3营营长)、105师(主要是吴化文的起义部队)。
“眼看104师要上船了,我瞪着已经两天两夜没合过的血红眼睛大声说,不让103师先过,起码让我们师侦察连先过!且不说船是我们冒死找来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和对岸的工人同志建立了联系,熟悉情况。”沈鸿毅的回忆文章中写道。这一理由说服了政委何克希,他同意第一船由103师侦察连先过,然后再把船交给104师。
22日晚八九点钟,103师侦察连首先乘坐“京电号”抵达下关码头。在地下党的安排下,60多个侦察员分乘两辆卡车,一辆由沈鸿毅率领去占领国防部二厅(魏继善在这辆车上),另一辆由副连长带队去占领总统府(何鹏、徐传翎、杨守来在这辆车上)。22日晚12时左右,卡车到达了一处大门前。这就是总统府了。
在103师侦察连向总统府疾驰的时候,104师先遣营――312团3营正分两批,乘“京电号”渡江。
营长管玉泉下令,兵分4路进城。他亲率9连去占领总统府,通信班长王宝仁一步不离地跟着他。23日凌晨5点
左右,南京地下党员朱明镜在离总统府不远的住所里,亲眼看着这支部队背着枪,成单线步行经过他的门口。
占领总统府
车还没停稳,103师侦察员们就相继跳了下去。30多个人分散在门的两边,端着枪高声喊话:“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南京!”喊了半天不闻声息。
“总统府好像有三扇门,其中一扇是半开的,我们‘啊――’地喊着冲了进去。”徐传翎说。这时里面走出来一个50多岁的人,哆哆嗦嗦地说自己是“看门的”。一心想活捉蒋介石的侦察员们厉声问道:“蒋介石住哪里?”那人说:“蒋总统不住这里,他在这里办公。”
蒋介石办公的地方叫子超楼,在总统府最里边。从大门进去,要经过一进一进的院落,中轴线上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踏着地毯上了二楼,那人指着楼梯对面一间屋子说,这就是蒋总统办公室。
徐传翎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办公桌上有个彩色画册样的东西,里头照片很多,题词很大。读过小学的他认出,封面上是“悼念黄将军伯韬”几个字。“被我们打死的手下败将,什么‘为党国以身殉职’,吹得这么厉害。难怪说蒋介石是‘造谣司令’!”气得他随手把悼念册撕掉了。
搜索完毕后,天色渐亮,侦察员们这才注意到门楼上的青天白日旗。何鹏对着挂旗子的绳子开了一枪,没有打断,于是上去两个战士,用刺刀将绳子割断,把旗子拉了下来,大家一拥而上,将旗子踩得一塌糊涂。
4月23日清晨,沈鸿毅带着魏继善等几个战士,开车来到总统府,除留下两三个人外,把所有人都带回国防部二厅,开始在南京城执行巡逻任务。
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王宝仁跟随管玉泉到达总统府。从此刻起直到离开南京,总统府的防务一直由104师负责。5月4日,新华社记者邹健东进入南京城,几天后获准补拍了那张管玉泉和战士们站在总统府门楼上升旗的珍贵照片。
后来,“104师312团占领总统府”被写进了《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103师侦察连的故事从此被历史淡忘。(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热词搜索:总统府 南京 占领 解放南京谁先占领总统府 解放总统府油画 解放南京战役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