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一诺万金”]陈嘉庚星
发布时间:2020-02-2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陈嘉庚的父亲,在新加坡创业,因经营乏善,临死前,欠下沉重债务。当时新加坡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不还债,有法律保护。 陈嘉庚却断然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
尽管陈嘉庚极度困窘,一当经营出现转机,稍有积累,便不顾亲友反对,千方百计找到债主,连本带利还清父亲所欠一切债务。
何以必须这样做?陈嘉庚回答说:“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
陈嘉庚“一诺万金”的行动,成为商界佳话,迅速传遍东南亚。
人们深信陈嘉庚的商业信誉,愿意和他做生意。在家业衰败10年后,终于成为百万富翁,诚信无疑是陈嘉庚成功的根基。
陈嘉庚没有忘记祖国,又把财产全部捐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在故乡,先后创办集美小学、中学、师范、航海、水产、商业、农林、国学等专科学校和厦门大学。
他深信“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所以才“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陈嘉庚选婿。
1903年秋天,年仅10岁的李光前随父前往新加坡谋生。开船不久,气温剧降,寒冷难耐。见此情景,陈嘉庚吩咐身边人说:“你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陈的,每人发一条毛毯。”
船上旅客不管张三李四纷纷说姓陈。但有一小孩冻得浑身发抖,却未领毛毯,他说:“我不姓陈,不敢冒领。”
这个小孩就是李光前,他的诚实举动给陈嘉庚留下深刻印象。
13年后,两人重逢。那天傍晚,陈嘉庚冒雨到大排档买食物,正愁没有雨具,一位年轻人递给他一把伞。这个年轻人就是李光前,他认出曾经赠自己毛毯的陈嘉庚。
从交谈中,陈嘉庚得知李光前熟悉中英文,便请他到自己的橡胶公司帮忙。李光前从此获得崭露头角机会。因为办事精明干练,李光前甚得陈嘉庚器重。1920年陈嘉庚将他招为女婿。
上世纪30年代末期,李光前已是新马家喻户晓的橡胶与黄梨大王。他创办的华侨银行,是新加坡银行业的龙头。
没人知道李光前财产有多少,仅以他个人名义设立的“新加坡李氏基金”和“马来西亚李氏基金”就约值2亿新加坡币。他的大半财产也和岳父一样,用来捐助文教。
陈嘉庚和李光前,都深受我国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熏陶。坚持诚信价值取向,作为行为准则,身体力行,没有半点水分。
(摘自《新晚报》2011.1.14)
相关热词搜索:万金 陈嘉庚 陈嘉庚“一诺万金” 陈嘉庚 华罗庚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