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呵护心灵_关注心理呵护心灵ppt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在新课改强调人文关怀的今天,关注细节,呵护心灵已成为我们教师共同而又艰巨的任务。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本文就为什么以及如何关注细节,呵护心灵粗浅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细节;绿色教育理念;个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95-01
新课改曾让我们如沐春风,好不得意――学生自主探讨,媒体激趣助兴。当我们揭开“繁荣”的面纱才发觉我们已忽略了某些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即“细小的环节”。在文学作品中它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如同人体细胞。成功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鲁迅笔下的“细小伶仃的圆规”便是极好的例子。让我们先来对照一组课堂镜头。
镜头一:在一堂拼音课上,老师为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声母C,便问学生C像什么。当学生依次答出像香蕉、小船、刺猬、眉毛等时,那位老师连连夸赞学生想象力丰富。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嘛!或许是受到了感染,一向言语不多、生性怯懦的一位小女孩憋红了小脸高高举起了手,老师喜出望外。“C像我的屁股瓣。”多么新奇而妥帖的比喻!谁知她的这一回答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在脑内极速地分析原因: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会教导我们露屁股不文雅,屁股经常与臭联系在一起。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教生字“拉”时,一学生组词“拉屎”也同样引起了学生的笑。看到小女孩的神情由晴变阴几乎要哭了,那位老师信步走近她,用近乎夸张的语调肯定了她的回答并向全班同学科学解释了我们的人体部位。见她的眸子里晶莹的一闪动,我感到宽慰:明日的她定会更积极主动。后来问及她的老师,她老师说她的性格如五月的晴空一样亮丽了。而班内的学生也变得更会思考,更尊重他人了。
镜头二:数学课上,一老师为巩固0――9的认识,让学生在桌上用卡片摆自家的电话号码。大家兴致勃勃,唯有一个小男孩无动于衷,老师发现了他,小男孩说没记住他家的电话号码。老师大火,七个数字都记不下来,还是头天晚上布置的作业,明摆着不学!老师小声呵斥道:“连这都记不住,丢了白丢!”望着老师渐远的背影,小男孩伸长了舌头“呸”了一下。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像镜头一中的老师那样做过吗?很显然,同样关注细节,前者以宽容的姿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树立了学生的自信,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后者的批评让人感觉牵强附会,难道因为记不住电话号码就会丢?这虽是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无意表达,但在学生心中会埋下一颗不友善的种子。想想我们从小到大,是不是喜欢哪位老师就会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所以我们的新课改也一再强调人文关怀,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与句子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待于老师真正从细节入手,呵护学生的心灵做起,追求一种绿色教育理念。
一、用宽容的心态赞美学生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所用的人,那么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美。这一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心灵,维护他们稚嫩而纯洁的自尊,这让我想到了倡导绿色教育的陈立红在他的著作《打开心灵的窗户》中指出的一句话:“哪怕天下人都看不起我的学生,我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在此摘录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此点。
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泥块砸同学,就当即制止了他,并要求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小男孩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拿出一块糖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又拿出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这时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送到他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孩子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说:“你能正确认识你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二、允许学生有个性差异
有人形象地形容,小学一年级时40个学生中有40个爱迪生,而小学毕业时却成了流水线上的等价产品。这无疑暴露了我们现行教育的弊端:齐步走!不信你听有教师批评考试分数差的同学:“你看你,长得比人家高,穿得比人家好,怎么脑子比不过人家?好好反省反省!”啧啧!既然吃穿长相有差异,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容许有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承认差异才能正确对待差异,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关注细节,心平气和地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卓有成效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难道我们还将漠视学生的这一个性差异,搞一刀切?其实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暂差生,做家长的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犯错会一犯再犯;有时会偏偏在你强调之后闯红灯;而有时又恰恰在不应该的场合捅漏子……于是体罚讽刺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家常便饭。做一个孩子的家长如此,更何况是整天面对四五十个学生的老师呢?所以老师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三、让微笑走进课堂
做老师的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好时,看哪个学生也都那么可爱;反之,再优秀的学生我们也能挑出他的“刺”。老师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当心情索然时却仍能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当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又惹起是非时,如能依然满脸微笑循循善诱,对学生该是多么深厚的爱。让微笑走进课堂,抒写着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更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呼唤。总之,只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呵护学生心灵,才能在新课改的春风中,让鲜花和小草都能享受到阳光微笑的快乐。因此我再次呼吁:关注细节,呵护学生的心灵吧!
相关热词搜索:呵护 细节 心灵 关注细节 呵护心灵 呵护心灵 关爱成长 关爱自己 呵护心灵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