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_浅析《安徽日报》“走转改”系列报道的宣传特色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自8月6日中宣部等五部委下达《全国新闻战线开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以来,我省新闻媒体按照活动要求,切实落实群众观点,深入改革前沿、深入一线、把笔触对准基层群众,把版面和时段多给基层群众。其中,《安徽日报》率先于8月12日开辟专栏《记者走江淮》,在提升党报贴近性、转变文风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作为《安徽日报》的忠实读者,笔者在阅读8月12日至9月23日的《记者走江淮》栏目后,感到耳目一新,因为该栏目尚在起步阶段,笔者希望通过对目前报道的一点粗略的内容分析,分析目前《安徽日报》“走基层”系列报道在宣传报道上的特色。
  一、从信源看,宣传工作着眼全省开展
  信源,指报道的“发出地”,即报道最初从哪个地区发出。《记者走江淮》栏目在专栏设立至今的41天中,共刊登了23篇文字报道,5篇图片报道。从信源来看,新闻报道中信源来自城市的有10篇,占至今全部报道的约36% ,剩下的18篇均来自县乡镇。①
  具体地点见下表:
  其中,城市报道来自铜陵的4次、合肥2次、宿州1次。这些地区的报道多着眼介绍矿都和省会城市的经济成就,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之后给各行业带来的变化(《古铜都的“新移民”》,9月11日),我省先进行业在技术革新方面的成就(《千米井下的“循环经济”》,9月21日)(《新材料基地展姿容》,9月23日)等。
  对于乡镇的报道基本上涉及到了我省17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6个,其中霍山、萧县两县分别作为信源出现在新闻报道中5次,作为贫困县,报道着重在介绍这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思路②,或是当地人民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等内容。③
  从信源的类别上可以看出,该栏目的报道思路是力图兼顾全局,既报道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报道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再从进一步细分的地点分布来看,合肥、黄山、安庆等地可能由于通讯员分布较广,经济相对发达,市辖县或是周边乡村的报道仍是远远高过其他区县;另外,从报道的体裁来看,对省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以摄影报道为主,尚缺少细致采访与活灵活现的特写式报道。作为省委机关报的《安徽日报》,在进行宣传活动时面向全省,走基层系列报道从信源上入手,改变了以往报道活动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之间一种相对不太平衡的格局,但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从内容设置上看,多做“视角下移”的典型报道
  从目前的报道内容的分类来看,《记者走江淮》栏目的主题集中在以下三大类:
  1、经济类
  笔者总结为“致富经”:大致为报道农民如何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包括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及进行多种经营致富的事迹;工业企业如何创新技术,发展第二产业,约18篇。
  2、社会类
  笔者总结为“访民生”:大致为报道党和政府及社会扶助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等,约5篇。
  3、文化教育类
  笔者总结为“听民意”:包括对文化教育事业中的优秀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宣传,约7篇。
  笔者所作的这三种主题分类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也是历来党报宣传的重点。对作为一个设置在头版的以特写为主要体裁的专栏,《记者走江淮》栏目,在大约每篇千字的篇幅里,能够说清楚一个相对宏大的主题,这应该归功于记者视角下移,重拾了党报记者“下乡”体验生活的传统,从民生视角寻找典型,从“小切口”的新闻事件中宣传典型。
  从采访对象来看,以往典型报道多将人物作为主要关注对象与采访对象,报道往往更多地集中在优秀党员干部或致富带头人身上,对事迹突出的典型进行集中报道。这种报道的主题往往是歌颂为主调,以带动群众学习为目的。而在《记者走江淮》栏目中,普通人一再成为报道的主角。在28篇报道中,普通的农村老人、留守儿童、养鸡大王、西瓜大王、乡村教师成为最主要的报道对象。
  在关注普通农民生活的同时,在与普通劳动者的共同体验中,记者以民生视角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生活处境,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关注我省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新事,如《古铜都的“新移民”》报道中,记者关注两位“80后新移民”定居铜陵之后的生活、爱情、事业,以此为角度,写出了在产业承接大背景下,铜陵在产业集聚方面的飞速发展,这种视角令人耳目一新,能够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④
  三、从写作手法上看,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
  从《记者走江淮》的28篇报道来看,在23篇文字报道中,有8篇是人物特写,直接以普通劳动者为采写对象;另有15篇报道了经济成就、文化发展情况,但无不是紧紧扣住人物,通过对人物的关切来切入主题,透过人物之口来点明主题。这种以人为主、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是“走基层”宣传活动中提倡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的体现。
  例如在关于萧县杜楼镇八庄村普通果农吴义泉夫妇雨夜赶早市《吴老汉雨夜赶早市》(8月12日)的报道中,记者在开头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记录下了葡萄种植户吴老汉的赶集经历。
  一对普通农民夫妇赶集,这有什么可写?
  正是记者对普通人的关切使得报道的切口如此之小,意义深远。结尾处由吴老汉的一席话引出了报道主题:
  “回去的路上,爱说爱笑的吴老汉却变得沉闷了。老伴告诉记者,他的心肯定又飞回到葡萄园,那儿还有500多公斤葡萄没有采摘,此前已有近百公斤葡萄烂在地里。‘每年都会有不少葡萄最后因卖不掉、送不完而白白烂掉,任谁都瞧着可惜。如果镇里和村能建一座大型冷库,为村民储存葡萄,俺们也可以少跑夜路。如果萧县和周边能引进、建设更多的水果加工厂,这些又大又甜的葡萄就能有更多更好的出路。’这番心事说完,吴老汉猛踩了一脚油门。”
  作为特写,力图真实还原对话场景,如在《古铜都的“新移民”》中,钟瑜告诉记者,陈磊和她都是浙江诸暨人。她曾在上海一家全国知名服装公司工作了两年,今年4月,她放弃了企业加薪的挽留来到铜陵,在一家日用品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经理。记者采访时询问外地“移民”钟瑜为什么要留在铜陵:
  “你选择跳槽,为了事业还是爱情?家里人又怎么看?”
  “既为爱情,也为事业。去年来看陈磊时,我一下就喜欢上铜陵。这里有大城市的繁华,也有小城市的安逸。爸妈也都来过铜陵,他们喜欢这里!”
  这里仅用一段对话点出了被采访对象的个性与身份,这种记录对话的方式也十分具有亲和力。
  此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专栏也体现出了较强的口语化特征,文风清新朴实。在报道秋粮丰收的《“又是一个丰收年”》中,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农民秋粮收获生产方式的新变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此处描写场景与勾勒人物特征都十分自然、准确:⑤
  9月13日下午3时,长丰县罗塘乡尹集村村委会门口。迎面走来一个精壮的汉子,五十出头,黑红的脸膛带着憨厚的笑,冲着记者说道:“先到田里看看吧。”
  他就是记者此行采访的种粮大户樊福来。
  沿着田埂,樊福来和记者边走边看,脸上始终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稻穗已成金黄色,低下沉甸甸的头。记者随手揪下几粒嚼起来,谷粒饱满,米香盈口。抬头看去,近处稻田连绵,远方村落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派秀美安逸的田园风光。
  “从这边到那边,我承包的地有1100多亩,每亩租金每年600元。”樊福来的手在脸前划了个半圆,自豪地说,“今年水稻亩产能超千斤。”
  结语
  《安徽日报》的“走基层”系列报道目前仍在进行中,作为省级党报上的头版特色专栏,《记者走江淮》栏目定位明确、视角亲民、语言清新。体现出《安徽日报》在新闻宣传方面的优势与特色。随着“走、转、改”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笔者将持续关注该栏目的发展状况和我省党报媒体的宣传方式上的革新,提出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与建议。“本文受到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①本文引用的报刊资料均来自《安徽日报》网络版,http://epaper.省略/ahrb.aspx#
  ②《有机葡萄富山民》,《安徽日报》,9月5日
  ③《移民新村气象新》,《安徽日报》,9月18日
  ④《古铜都的“新移民”》,《安徽日报》,9月11日
  ⑤《“又是一个丰收年”》,《安徽日报》,9月15日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 浅析 系列报道 浅析《安徽日报》“走转改”系列报道的宣传特色 搜报网 农民日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