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少儿广播节目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电视是一种最容易为青少年儿童接受的大众传播媒体。青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少儿科普类电视节目有着引导青少年探索科学、认识世界的独特作用。一国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我国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应从娃娃抓起,然而我国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与国家倡导的“科教兴国”战略不相符。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整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为例,通过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我国目前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少儿科普节目 “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起步不算晚。自1958年9月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正式设立《少年儿童节目》专栏至今,少儿电视节目的创作播出已经走过了53年。尽管曾经历1966年至1979年期间的创作停滞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创作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2年我国以南方少儿频道的出现为肇始,我国少儿电视节目走上了专业化、频道化发展之路。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更是让我国少儿电视节目走入了频道化发展的快车道,全国各地共办有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这些以青少年和儿童为收视对象的频道,每天平均播出时长约17个小时。
青少儿频道的激增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引爆了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创作的高潮,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少儿电视节目。然而,从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的少儿频道电视节目播出现状看来,动漫剧等各类虚构情节、故事节目占据了少儿节目的大半壁江山,而国外少儿电视界非常重视的少儿科普类节目却成为了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软肋,不仅数量少、原创性弱,节目质量也不乐观,没有突出少儿节目特性,因此也无法吸引青少年和儿童观众的收看,无法达到普及科普知识、引领青少年探索科学、认识世界的目的。
一、少儿科普类节目数量少,占总比小
笔者对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中的8个青少儿频道中播放的少儿科普电视节目进行了统计,统计时间为期一周(2011年6月27日-7月3日),统计的频道有:北京地区的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上海地区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少儿频道(哈哈少儿频道)、炫动卡通;广东地区的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南方电视台的南方少儿频道、广州广播电视台的广州少儿频道以及深圳广播电视台的深圳少儿频道。
从表1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共8个青少儿频道(其中2个为卡通频道),在6月27日-7月3日一周的播出电视栏目中,只有12个泛科普栏目(之所以称其为“泛科普栏目”,是因为有些栏目只是一个大栏目中的一部分,比如央视少儿频道的“科学泡泡”,只是其杂志型大栏目“智慧树”中的一个小部分,而“智慧树”栏目的其他部分则跟科普无关)。这些科普栏目播出时长按照每天首播一次、重播一次计算,为962分钟,约为16个小时。而8个青少儿频道,按照每个频道平均每天播出节目时长为17个小时(06:00-23:00)计算,总共播出时长为136个小时。科普栏目一天的播出时间只占少儿频道总播出时长的约12%。这还不包括不同少儿频道所播的相同内容。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少儿科普栏目,不少少儿频道均购买了,播放时重复率比较高。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是我国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根据经济发达程度与媒体发达程度紧密相关的媒介生态原理,上述三大城市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少儿科普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因此,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知道,我国少儿科普电视栏目总量少,占少儿类节目的总比非常小。
二、少儿科普节目形态创新性差,缺乏特色
我国原创的少儿科普节目的形态比较老化,缺乏创新性,也没有特色。以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时长为25分钟/期的科普青少儿栏目《芝麻开门》为例。
《芝麻开门》是针对7-14岁青少年推出的一档科普节目,隶属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全年播出的节目分日常节目和特别节目两大类。日常节目每期25分钟,全年共104期,每周一至周五17:30首播,9:30、13:00重播。特别节目的时长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形式来定,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特别编排时段播出,集中在每年的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
在节目形态上,《芝麻开门》采取的是真人主持+智力挑战+微型情景剧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事实上已经非常老化。首先用真人主持回答同学们各种古怪问题,与我们传统的学校上课模式类似,尽管互动性会比学校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强,也弱化了“填鸭式”灌输的意味,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脱出这种模式。主持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学校老师的化身。其次,智力竞赛式的挑战模式,尽管能够激发好胜心强的青少年的挑战欲望,但这种模式却泛滥在各类的节目中,甚至包括一些成人类的竞技节目中,并无创新之处。微型情景剧的模式,虽然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以系列故事的形式推出,但却缺少了互动性,依然是“强喂式”的科普,而不是引领青少年自己动手探索世界奥妙的快乐科普。
同样的竞技节目形态也出现在央视少儿频道另一档大型青少年科普节目《异想天开》中。尽管《异想天开》标榜自己是档科普节目,但在其推出的《我是发明家》节目中,在宣传中的表述却是“一档具有独特品质的大众娱乐性节目”、“发明竞赛类真人秀节目”。《我是发明家》由中央电视台、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联合推出。在这档节目中,糅进了当下最时髦的真人秀、全民海选、晋级等等元素,但事实上,科普已经成为配菜,热闹、娱乐才是主角。如此本末颠倒,让人叹为观止。
在青少儿科普节目形态创新方面,国外显然走在了前面。日本TBS电视台播放的少儿科普电视节目《飞翔吧!科学君》,在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对应的动作游戏《飞翔吧!科学君 地球大探险!挑战神秘的稀有生物》。让少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生物的奥秘,科普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少儿心。这种电视节目与游戏联动的模式,目前在我国少儿电视节目中笔者还未发现。
而美国芝麻街工作室继享誉世界的少儿科普类节目《芝麻街》之后,又推出少儿科普节目《大鸟看世界》,并于今年3月通过上海广播电视台哈哈少儿频道播出。《大鸟看世界》面向3-7岁的儿童,每集11分钟。这部儿童科普系列片,每一集的展开都围绕着一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角色在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过程中产生的。这种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科普知识,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科学视野,还会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参与探究和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主题集中、短小精悍、贴近生活、个性鲜明的节目特色,由于符合目标年龄段受众的收视特征,因此备受儿童观众欢迎。
三、少儿科普节目创作力不足,无法满足需求
从上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8大青少儿频道播出的少儿科普类节目状况来看,我国在少儿科普节目上的创作力非常不足。虽然从数量来看,12档节目中,电视台原创的占到一半强(7个),但是,单央视少儿频道就占据了4个,北京地区占到6个,剩下1个在广州,而且还是新创办的,因为《科学乐园》今年3月份才在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开播。泱泱中国,约4亿青少年儿童,在国家极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环境背景下,少儿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创作播出状况却是如此不堪。甚至在2007年-2010年由国家广电总局评选出来的全国优秀少儿电视节目中,也鲜见少儿科普类节目入选(央视少儿频道的《异想天开》是唯一一档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的少儿科普类电视栏目)。
目前,在我国少儿频道播出的少儿科普电视节目来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电视台制作;一类是引进国外的;一类是由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目前,以电视台自己制播出为主,比如央视少儿频道的《异想天开》、《芝麻开门》、《科学泡泡》等。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电视台与有关科技部门合作的节目制作模式。比如中央电视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发明协会联合推出的《异想天开之我是发明家》;广东电视台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普信息中心打造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栏目《科学乐园》等。这种模式集合了电视与科技的优势力量,值得探索和鼓励。
除了电视台原创,市场上的节目制作公司在少儿科普电视节目创作力严重不足,原因多样,但资金、市场、创作人才等是制约其关键所在。因为科普节目与娱乐类节目相比,不仅制作难度大,创作要求高,收视率方面也明显难敌娱乐类节目,很难吸引到广告商的青睐。费心费力却很难轻易见效果,使市场对少儿科普电视节目创作动力不足。
在国家“制播分离”的电视发展大方针下,要改变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目前的疲弱状态,针对少儿科普电视节目这种独特的节目类型,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少儿科普电视节目创作予以倾斜和支持,对一些大型的、富有重要意义的少儿科普电视节目项目,应该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科普 电视节目 少儿 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少儿科普节目 少儿科普知识视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