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江晚报.时评版》的风格特色 2018最流行的装修风格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对《钱江晚报?时评版》的风格特色进行分析,认为其评论灵活多变,评论形式丰富;守望社会,注重舆论监督;以民为本,彰显平民本色等三个特点。   【关键词】《钱江晚报?时评版》 评论 舆论监督
  
   一张报纸办得如何?只要看一看言论版的内容就略知一二。一张报纸的言论水平如何?不仅是实力的象征,更是正确引导舆论的具体体现。这两年来,全国报纸几乎出现了一股“时评热”,特别是一些都市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社会意义和价值。《钱江晚报?时评版》便是很好的例证,她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杭城都市类报纸中独占鳌头,广受好评。
  大家知道,《钱江晚报》对言论一直很重视,以前的言论专栏《闻涛集》,经常针对社会问题及时发表评论,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读者对言论作品关注度的提高,后来,《钱江晚报》又专门开设了《时评》专版。时评版集中报纸优势版面,以较大的容量,灵活的形式,展现富有个性的观点,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了一方五光十色、生机勃勃的新闻评论园地。
  笔者认真研读了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这一个月的《钱江晚报?时评版》,从中发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灵活多变,评论形式丰富
  《钱江晚报?时评版》版面栏目主要分为三块。即“钱塘原声”、“读图说画”和“戎我说两句”,这三大栏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评论栏目风格。
  “钱塘原声”是由《钱江晚报》的本报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操刀执笔,选取新近发生的、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加以评论,而且论述方式和话语都采用公众能够理解的形式评论,显示出广泛性和开放性。时评基本上都是以新闻报道为依据,针对时事发表评论。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钱江晚报?时评版》所刊登的时评中少有“近日”、“某地”等模糊词语,而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这样议论起来有理有据,又与新闻时事结合紧密,增强了评论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读图说画”是以新闻图片或漫画为介质的“图文评论”栏目。图片或漫画以其夸张、讽刺和幽默的特点弥补了时评说理的枯燥性,增加了时评的趣味性,一般为大家身边常见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的事实。并为图配文,文字简单阐述新闻事件,随后有表明作者观点性的文字,其所反映的事件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发人深省。且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见诸“图文”的漫画主要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典型的社会问题或事件。《钱江晚报?时评版》正是通过特色栏目的设置,在版面中呈现出丰富的内容,以其强烈的时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在有效帮助公众接受和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引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判断。
  “戎我说两句”采取了新闻评论中短评的形式,脱离了“八股评论”的写作窠臼,篇幅短小精悍,聚焦一处而非面面俱到。在写作态度上,以通俗诙谐的语言,循循善诱而不板起脸来说教,给受众以亲切感。在内容上多选取近期及当前发生的一些小事件,或反应一些司空见惯却又很少被人提出来的问题。从小处着眼,谈现实的大问题。
  二、守望社会,注重舆论监督
  《钱江晚报?时评版》甘做社会守望者,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舆论监督,从不居高临下,板起脸孔说教。
  《钱江晚报?时评版》在丰富的议题选择中注重舆论监督类稿件的选用。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是其主旨,以理性批评行舆论监督之职。与新闻报道不同的是,评论中的舆论监督既要揭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着眼于改进工作、服务社会。综观2010年3月的《钱江晚报?时评版》,对“羁押人员非正常死亡”、“官员财产公示”、“毒豇豆、毒奶粉”等重大新闻话题都有点评。作者正是通过对具体的新闻报道的辨识、分析、挖掘、延伸,透过表象,揭示事件本质,以触发和引导舆论。如2010年3月22日《沙尘中漫步,真“健康”》一文,文章针对3月20日强沙尘袭击中国北方16省当天,国家某机构在青岛举行了某个活动的启动仪式,并组织群众在浮尘中进行健康步走活动一事展开了幽默诙谐但又不失严肃的批评。文中写到“别说有浮尘,就是下刀子也不会让你停步”一句,看似对民众说了句狠话,实则是对某机构的辛辣讽刺。最后以“那些在浮尘中走了半天的群众,回到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不知道领悟了什么样的含义。”以这样一句看似不痛不痒实则发人深省的言辞来结尾,将主旨清晰的阐述。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展开严肃的批评,但其传播效果却不会因此大打折扣,相信文中“某机构”看到此文之后,也会心中有愧。
  从2010年3月份时评文章中不难看出,时评与时事结合相当紧密,在时间上与新闻报道几乎同步发行,关注的议题与新闻报道的议题有着很大的契合度。共出版27期《钱江晚报?时评版》的主要议题包括:法制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公民观念和行为、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政府监督等。由此可见,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三、以民为本,彰显平民本色
  写作风格的平民化也是《钱江晚报?时评版》的一大特色。首先,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钱江晚报?时评版》的评论文章多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充满个性色彩,不时可以读到一些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采飞扬的评论文章。如《一次关乎“犀利哥”何去何从的丐帮大会》、《该给城管改个名了》、《蜗居集装箱,心酸多过浪漫》等,一看标题就引人注目,这些言论话题和素材都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针对性极强,往往从某一种现象、某一个事例入题,对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解析,揭示出某种事物的普遍价值和意义,揭示出某类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体现了选材平民化、形式平民化、语言表达平民化的特色。稿件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豪情奔放、畅快淋漓,有的含蓄婉约、点到为止,有的吸取杂文的笔法,运用类比、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使时评更幽默风趣。其次,《钱江晚报?时评版》的文章在选题上走的也是平民化的道路,选择老百姓关心的事说老百姓爱听的话。例如2010年3月26日《拆出人命,拆的是什么》一文,对兰州养老院拆迁危及老人生命安全一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立场鲜明,为民呐喊,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对政府野蛮拆迁这一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发出了一家“平民媒体”自己的呼声。第三,善于借题发挥。找准一个比较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新闻题材作为写作由头,通过比较与归纳,进一步厘清新闻事实的本质意义,揭示新闻事实的社会影响。
  总之,《钱江晚报?时评版》发展的几个特色,是当前大多数都市报时评版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尽管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其已形成的许多独到之处,对于其他都市类报刊时评版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张庆荣

相关热词搜索:浅析 时评 风格 浅析《钱江晚报 时评版》的风格特色 人民日报时评2018精选 福州晚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