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 [传媒人:我的2007]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编者按)回首2006,从悲剧频发的矿难现场到桑美台风侵袭的乡村,从战火纷飞的以色列海法到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卡塔尔多哈,从基层小巷的街道社区到艰苦的万里长征路,从股市的波动起伏到米面粮油的涨价,从为解救拐卖孩子明察暗访到趴在落水女孩身上口对口做人工呼吸,记者们一路艰辛走来……
  盘点过去,展望新的一年,记者、编辑们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怎样的规划和设计?怎样使自己有新的成长、提高?有什么大的采访和策划要做?怎样再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对新的一年有何期待?
  本刊特约请一些一线记者、编辑交流自己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有哪些愿望、抱负、计划、安排。
  
  一个时政记者十年许愿
  
  200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0年。
  10年是大庆,一系列的庆典活动将随之展开,许多重点工程要在直辖10周年之前完工,许多目标要在直辖10周年之前达到,这些未必就是“献礼工程”,而是这座直辖10年的城市需要办到这些,社会经济都要上台阶,这才是直辖10年的合格答卷。
  对于一个做时政新闻的记者来说,关于重庆直辖10周年的报道,2007的上半年就够得忙活了―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发现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录它。
  在做时政新闻之前,我做了六七年的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和时政新闻,前者更多的是关注民间。我觉得,新闻工作者所有的关注最终都应该归结到对人的关注,为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鼓与呼,这是我们的责任。
  每年春节前,媒体都会倡导和组织一些送温暖活动,去慰问那些还在为温饱而困扰的人们,我们身边仍然有人、有家庭贫困着,他们有的是因病而贫,有的是因沉重的负担而贫,有的甚至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读书而贫。同样是生活在城市里,老社区和新社区的家庭过着互相无法想象的生活。
  作为媒体人,我们的客观记录也许就意味着冷酷,但真实又驱使着我们记录。
  有一个21岁的女孩子,名叫陈韦,住在这个城市一个新兴商业步行街的边上,家里只有爸爸,没有妈妈。3年前,当她的照片出现在我此前所在那家报纸头版的时候,第一次由婚纱影楼化妆的她是一个标准的美女。
  但这张照片没有照到她的下半身―她瘫痪了。6年前的一次意外,作为艺术尖子的她摔倒伤及脊椎,至今只有趴着,靠下岗的父亲养活。瘫痪6年,面对一堵贴满明星照的墙壁,家里仅有的黑白电视也卖掉了,资讯只能来自于自己的同学,但她乐观得让人惊奇,虽然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甚至打电话到我这里来,几乎带着哭腔说,家里没有米了,能不能……
  家里没有米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何其遥远的事情,但这就出现在我身边,出现在繁华的背后。我只能以个人的身份帮助她家,但却无法以一个媒体人的力量去帮助她家。其实,她的事情已经多次被媒体报道了,但并未为她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无法解决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要的昂贵费用,甚至,无法让她家脱离贫困。
  媒体的力量,有时候是强大的,有时候却是有限的,我一度为无法更多地帮助这家人而自责。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唯有整个社会的救助和医疗体系更加完善,才能让诸如陈韦和她爸爸这样的家庭摆脱困境。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更多更人性化的政策出台,让阳光惠及更多人的心中,我们乐于报道这样的消息,希望看到更多家庭的笑容。
  过去的这一年,股指涨得厉害,在这座城市中,和股指一起让人们记得清楚的,恐怕就是麻辣小面价格上涨了。我没有想到,二两只上涨5角钱的小面调价,竟然成为全城关注的新闻,每有一篇报道都是本报的头条。
  人们为何关注小小的小面涨价?表面原因是:麻辣小面是重庆人非常喜欢吃的东西,二两上涨5角相当于涨价25%,比例不小。深层次原因是:小面涨价的背后是众多粮油制品的涨价,小面冒着被炒饭等快餐“占领市场”等风险熬不住涨价了,那还有多少东西会跟着涨价?
  这个悬念自然让人对2007年的物价有一丝疑虑。我不想在2007年再做关于什么涨价的连续报道了,热炒涨价,作为消费者的自己最终也是“受害者”,我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新闻线索,当粮油涨价已经成为老百姓热议的一个事件的时候,那是一种忧虑。我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出现蝴蝶效应,把有些新闻的因果都留在过去的这一年,新的一年翻开新的篇章,这也会让我们的新闻更有看头和盼头。
  
  (作者简介:涂源,男,31岁,《重庆晨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7年,曾获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等新闻奖项。)

相关热词搜索:传媒人 传媒人:我的2007 传媒人 传媒人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