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人质劫持事件 绑架人质:恐怖分子的新秀场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编者按:9月2日,被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绑架的19名韩国人质终于平安回国。但此事似乎还远未结束,塔利班当天指责韩国政府不遵守撤军承诺,并再次发出绑架的威胁。自美国“9?11”事件以来,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乱国家绑架人质事件层出不穷,绑架已成为恐怖分子的一张王牌,而如何防止人员被绑架,如何解救人质,已成为反恐的重大课题。
  
  绑架人质已成为恐怖分子的一张王牌
  
  纵观“9?11”以来的绑架人质事件可以看出,绑架人质已成为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为什么恐怖分子要绑架人质呢?
  政治目的绑架的第一动因。此次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质和许多绑架人质事件一样,有着其政治目的。塔利班7月20日曾要求韩国政府立即宣布撤出阿境内所有200名韩国士兵。塔利班一直要求阿富汗政府释放被关押的塔利班囚犯,以换取韩国人质的自由。塔利班绑架韩国人,还有警告国际社会不要插手阿富汗事务的意思。去年以来,阿富汗频频发生外国和本国人遭绑架事件。被绑架的外国人在交纳赎金后大都获释。
  绑架成了恐怖主义的一种“选秀”。许多事实证明,绑架成了一种恐怖主义的“选秀”。一般来说,绑架人质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例”的。很多听都没听说过的恐怖组织正是靠着随便绑票,一绑成名。而且绑得规模越大,绑的对象越离谱,其在恐怖主义世界里的话语权就越大。如伊拉克的“阿尔?鲁曼旅”就是靠绑架人质一夜成名。该组织在2005年1月初前,还是个无名小卒。但是10多天之后,突然因绑架中国8名人质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武装组织。
  绑匪“绑架三步走”计划。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绑匪绑架人质情况看。绑匪绑架人质一般都分三步。 一是劫持,二是通过某些渠道发出绑架信息,三是若要求被拒绝后撕票。2004年6月24日,韩国人质金善日被斩首,伊拉克绑匪就是采取的“绑架三步走”计划;他在当月17日遭劫持,紧接着,在20日,自称“统一圣战组织”的绑匪通过半岛电视台,要求韩国政府在24小时内做出停止出兵伊拉克的表示,否则将把人质斩首。22日,过了最终期限但韩国政府毫无动作,绑匪最终“撕票”。杀死金善日的“统一圣战组织”此前也曾按“绑架――威胁――处死”三步计划杀死了美国商人贝尔格。
  通过被绑架人质传递绑匪的信息。绑匪在绑架人质后,通过人质向有关各方政府提出要求。2004年8月30日,被绑架的37岁的法国国际电台记者谢诺和41岁的《费加罗报》记者乔治?马尔布吕诺通过录像用英语恳求着,同时一个阿拉伯语的画外音翻译道:“我呼吁希拉克总统和法国政府通过‘取消禁止在学校戴头巾的禁令’向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表示善意。我还敦促所有法国公民抗议这一法律并要求废除它。”他说,“如果无法废除该法,将导致我们的死亡。”可以看出,要和平解决人质问题,就要答应绑匪的要求。如果不答应塔利班的要求而动武,人质获救的可能极小。
  
  历史上著名的四次武力营救人质事件
  
  对于营救人质的方式,或为妥协,或为谈判,或为武力。而后者,显然也是最为冒险的下下策,通常是不得已才为之。当然,武力解救人质未尝不可。但终究,这种手段是在妥协与谈判破裂后才采取的无奈之举。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比较著名的有4次。
  
  法国:谈判伪装下的武力
  
  1994年12月24日上午11时许,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00型飞机停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布迈丁机场停机坪上,突遭4名“伊斯兰拯救阵线”武装组织的恐怖分子劫持。当时,登机人员中包括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乘客多数是阿尔及利亚人和具有阿、法双重国籍的人,还有40余名法国和其他国籍的人。
  法国外交部得到消息后,立即成立了危机应急小组。法国政府当时确立了唯一目标,那就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尤其是40余名法国公民的安全。
  26日凌晨2时许,这架在布迈丁机场滞留近40个小时空中客车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继而一跃升空。3时30分,飞机在法国南部马赛机场安全着陆。天明后,马赛地区的行政长官和警察局长一方面与劫机分子进行谈判,同时加紧作突袭的准备。时任总理的巴拉迪尔这天上午作出了武力解决的决定。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法国国家宪兵行动小组的突击队员已到位待命。
  
  17时15分,40余名特种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成几个小组同时向飞机的头部、中部和尾部进击。10名突击队员爬上飞机前部舷梯,强行打开机舱门,正与4名恐怖分子相遇。劫机者端起冲锋枪乱射一通,数名警察中弹。替补突击队员随即跟进,向舱内扔入烟幕弹。与此同时,另几支突击小组也打开后舱门,把滑梯放下,因劫机者均在驾驶舱内,突击队员因此未遇抵抗。他们首先开始搭救人质。尽管恐怖分子十分凶悍,但终因寡不敌众,先后被全部当场击毙。整个行动持续了20分钟,历时54个小时的特大劫机事件宣告结束。
  
  秘鲁:创造营救“样板”
  
  凭借武力营救人质的行动的确不罕见。但被评价为“几近完美、没有缺憾”的行动却少之又少。不过,1997年4月秘鲁军队解救72名日本人质的突袭行动却获得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如此好评。
  1996年12月18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正在举行日本天皇诞辰庆祝活动时突然被一伙武装分子占领,秘鲁政界要人和一些国家使节等400余人被“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扣作人质。之后,该组织武装人员多次要求释放460名被关在监牢里的战友作为人质交换条件,但秘鲁政府拒绝满足这一要求。双方僵持数月之久,武装人员先后释放了300余名人质,但秘鲁政府始终没有让步。1997年4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27分,秘鲁军队和特种警察部队共约200多名士兵,在时任秘鲁总统藤森的亲自指挥下,冲入日本驻秘鲁大使馆。一场持续了126天的恶劣人质劫持事件,在38分钟内得到彻底解决。
  依照藤森事后的介绍,当时恐怖分子放松了警惕,正在官邸大厅内踢室内足球,而所有人质都被集中在官邸的二层。秘鲁情报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事先筹划好的代号为“查文?德万塔尔行动”(秘鲁印加帝国之前著名文化时代的名字)开始付诸实施。藤森说,军警突击队从事先挖好的5条地道进入大使官邸,其中一条地道通向大厅,一条通向餐厅,其余3条通向花园的3个战略角落。这些地道深3米,有的长达80米,地道内有照明、空调和通信设备,可供人在里面待几天。
  该计划于21日当地时间上午6时开始布置实施,次日6时30分,士兵进入地道等待命令,15时27分开始行动。军警突击队首先把通向官邸大厅的地道口炸开,当场炸死了5名正在大厅踢足球的恐怖分子。有3名恐怖分子在同第二个地道口出来的士兵交火中被击毙。以塞尔帕为首的其余6名恐怖分子同从官邸大门正面进入的突击队进行了15分钟的顽强抵抗,最后全部被打死。营救行动从而结束。
  
  俄罗斯:莫斯科“文化宫之战”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左右,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演出厅内,风靡一时的音乐剧《东北风》刚上演到第二幕。突然,四五十名持枪匪徒闯入大楼,一名蒙面匪徒冲上舞台,对空中鸣枪,宣布文化宫被占领,所有人都被扣为人质。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还来不及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质遭劫持进入第4天,清晨5时30分左右,俄罗斯军队特种部队通过文化宫大楼的通风系统把神秘气体送入大厅。6时23分,就在向文化宫注入催眠气体近1小时,特种部队官兵突破文化宫的玻璃外墙,7分钟后冲入大厅,随即打死醒着的恐怖分子。一些已经昏倒的恐怖分子也被当场处决,包括腰间绑着炸药的女劫匪。
  文化宫其他房间的枪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其间,一些人质试图逃走,被守在出口的车臣人打死打伤。恐怖分子头目、27岁的指挥官莫夫萨尔?巴拉耶夫在二层的配餐间被炸死。7时刚过,仍作抵抗的3名劫匪举手投降。参加营救任务的是俄最著名的“阿尔法”和“信号旗”两个特种部队行动小组近200名士兵。且特种部队官兵无一伤亡。
  
  德国慕尼黑:奥运五环下的枪战
  
  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于1972年8月26日在当时西德的慕尼黑开幕。122个国家和地区的7153名运动员参加了205个小项的比赛。
  当年的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武装人员入侵慕尼黑奥运村。他们强行闯入以色列代表团的住所,当场打死了包括1名以色列举重教练在内的两名以色列人,并把其余9名以色列运动员扣为人质,要挟以色列政府释放他们扣押的被控从事恐怖活动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
  随后,该组织给慕尼黑警察局发送恐吓信,并要求西德向以色列转达他们释放巴勒斯坦人的要求。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西德警方决定发动突然袭击。
  经过数日的谈判,西德当局同意武装人员和人质乘用直升机飞往一处空军基地,并从那里离开西德。但在幕后,空军基地四面的黑暗角落里早已布满了狙击手。当第一批人走下第一架飞机时,枪声响起,手榴弹也随之爆炸。
  激战之中,8名恐怖分子中的5人被击毙,3名被擒。但在交火过程中恐怖分子炸毁了直升机,并开枪打死了全部的9名人质,另有一名联邦德国警察在冲突中遇难。
  众所周知,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非传统的暴力形式,突然向现代文明世界尤其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挑动血腥袭击。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不存在国籍之分,只有地球人血脉相连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公民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反恐亟待全球化合作,需要国际反恐防恐信息充分共享。人类只有合力团结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恐怖袭击事件的再度发生。
  (《环球军事》2007年第16期,方华为该刊记者。标题有改动)

相关热词搜索:人质 恐怖分子 绑架 绑架人质:恐怖分子的新秀场 绑架人质 恐怖分子绑架人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