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内地“抢”生源]四平职业大学长春生源校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这个夏天,对于内地高校来说有点“残酷”。      有媒体形容:“港校就犹如一双牢牢竖起的筷子,在内地名校瓜分高分考生的盘子中里翻外捡,极尽所能吸取盘中精华,留给内地名校的是争夺剩余高分考生的口水战。”
  这样的形容稍显苛刻。然而,从“校长实名制”推荐,到“北约”、“华约”、“卓越联盟”等高校阵营格局的形成,再到“预录取协议”的签订,号召学校进行劝导等等。一道道防线均不能抵挡高分考生的流逝,已是不争的事实。
  7月1日,之前被保送或已经与北大签过“预录取协议”的北京市三名文科状元(并列676分)全部“反水”投奔港大,而一直犹豫不决的北京市理科状元也在8日正式接过香港科技大学的橄榄枝。北大一再被“放空”,然而这仅仅是个典型而已。
  
  “讨价还价”上港大
  
  7月 1日上午,香港大学率先公布2011年度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
  当上榜者互相道贺,社会讨论迅速升温之时,即将就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专业的叶知却早已度过了兴奋期,“我在6月28日就接到了港大老师的录取确认通知。”
  叶知是高考招生中各大高校都意欲“拉拢”的学生典型,就读于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外国语中学,高考总分全省文科第三。在此前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叶知以高分获得北大加分。在确定就读港大之前,她填写的志愿是――北京大学光华与管理学院。
  6月25日,叶知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发布,叶知立刻接到学校的电话,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已经驻守她学校,要求与高考成绩出色的学生进行交流。参加了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她自然成为北大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叶知没有赶回学校,当天她人在上海,正在准备6月26日的香港大学面试。
  面试当晚,香港大学的老师给叶知打来电话,告诉她港大准备对她进行单独面试。第二轮单独面试的时间是第二天――6月27日,形式是电话面试。此时,叶知已从上海赶回家中,就在同一天,她会见了北京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并且签订了去北大光华就读的协议。
  第二天,港大方面打来电话,告诉她港大已经确认录取,并提供了一笔数额并不小的奖学金――36万港元。在此之前,叶知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就读港大的费用,因为第一年要在北大委培,费用为3万元,住宿费和生活费另算,据叶知所知,每个月两人间宿舍的费用要2000元。后面三年他们将在港大就读,每年的学费近11.9万港元,如果算上生活费与住宿费,四年下来大概要用到50万元人民币左右。
  “我问过到其他学校委培的人,他们的住宿费没有那么高,36万港元的奖学金不够读完四年本科。于是我就主动给港大打电话,希望能够与港大商议一下,提高奖学金的额度。”叶知在家人的陪伴之下给港大的招生老师打了电话。“幸运的是,他们同意了我的要求。7月1日录取情况公布之后,我发现自己拿到了48万港元的奖学金。”
  在叶知看来,相比于北大来说,港大对学生“咬”得并不紧。“除了在我们学校开了两场宣讲会外,港大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就是报名系统,你可以时时登录看港校提供的一些信息。分数出来之后,北大这边追着问,但是港大就是按照程序走,并没有私人的交流。反而是我‘咬’港大比较紧,打电话过去要求提高奖学金额度。据我所知,一些人在7月1日才知道自己被港大录取以及是否获得奖学金。”
  咨询过已在港大就读的师兄师姐之后,叶知觉得港大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港大看中的就是社交能力。有人说内地大学也可以培养,但是我觉得内地大学限制更多。香港大学社团丰富,做的事情也很实在,学校不会设置条款限制学生发展,有想法就可以去做。感觉香港的大学巴不得拿出所有的资源让学生来用,而内地的大学资源虽然也很多,但总有一种藏着捂着的感觉。”
  
  都是奖学金点的火?
  
  在香港大学内地招生过程中,与“港大”出现频率同样高的就是最高可达50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据统计,北京市从2005年至今7年间产生了17名文理状元,有11名选择去港校就读,剩下的6名没有选择港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
  奖学金,似乎成为了香港大学与内地高校竞争优秀人才的利器。北师大二附中教务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跟你讲个最通俗的道理,就是钱的原因。每年给你16万元,不用你花钱,学校也不比北大清华差,你会怎么选择?”而北京四中等高中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考生选择港大,奖学金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时间,外界纷纷表示很多考生是被港校丰厚的奖学金所吸引,言下之意是,没有如此丰厚的奖学金,港校还会这么热吗?
  “这是对奖学金的错误理解。”教育专家熊丙奇向《京华周刊》记者表示:“奖学金本来就是教育服务的一部分,优质的教育服务、优秀的高校应该拥有广阔的资金来源,来保证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发放。”
  据了解,国外大学早已将奖学金作为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哈佛大学每年用在学生奖学金的花费上就有一亿多美元。而作为国内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年度奖学金金额不过2000多万元,其本科生人数是哈佛的近3倍。
  实际上,根据媒体披露情况,在进入香港大学读书的学生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获取全额奖学金,而获取三年奖学金的学生在四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学生需由父母提供5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与住宿生活费用就读港大。
  即便如此,不少人依然选择了自费读港大,何阳就其中的一员。他来自江苏的一所重点高中。在高考之前,他已经获得了浙江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加分。
  何阳自己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也咨询了一些人,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师资力量、学术氛围、就业前景、继续深造、能力培养来看,港大都更胜一筹”,而他自己对于内地与香港学校的直观感受,却是在面试之中。
  “给我的感觉就是,浙大喜欢问‘用一句话描述一件事’、‘用一个词解释一件事’,不让你多说话,控制学生的回答时间,可能更倾向于考察概括能力吧。而港大老师会用开场白打消同学的紧张状态,后面设置的小组讨论和单独面试等,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他表示。
  对于中国的工薪家庭来说,做出花50万读港大的决定并不容易。“知道被港大录取之后,我打电话咨询浙大问可不可以进竺可桢学院。但浙大方面告诉我,只可以进入竺可桢学院的面试。”何阳特地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发现每年大概有一半的人在面试环节被淘汰。几番权衡之下,何阳最终还是决定就读港大。
  河北考生于敏放弃了中国人民大学,选择就读港大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于敏的理想学校是北京大学,但只拿到了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加分,“觉得不甘心”的她赶在港大报名截止之前参加了报名,“我个人不是特别在意自由的氛围啊什么的,毕竟咱是学生,哪里能学到更多当然去哪里。我咨询了一些高校的教授,多数都说港大的学术水平会更高,建议我去港大。看看港大网站上的学术成果,还有同学们参加的比赛什么的,感觉都要比内地大学好很多。”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东平也多次在媒体上表示:“与其说是名校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两种大学制度的竞争。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
  似乎,一切正如一位考生家长所言:“在内地上大学已经没有多少想象力了。”
  
  “抢”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港校在内地“冲锋陷阵”,高调录取优质生源,其背景是香港本地生源的日益萎缩。从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的公开资料可以看到,2004年5月份,在香港修学士学位的本地学生数量为48631人,2010年11月份为50844人,七年来只增长了4.5%。而在同一时段,非本地学生数量从1378人上升到到5598人,增长率高达306%。
  为吸引非本地生源,2008年香港政府将大学非本地生比例上限由10%提升至20%,香港教育局官员多次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求贤若渴的姿态。同时,香港各高校也在积极行动。记者在网上随机调查了一下,几位考入港大的浙江、江苏、河北、湖北、四川考生一致表示,一年内香港大学在其所在的高中做过一到两次宣讲。
  今年港校在内地收获颇丰,7月7日结束招生工作的香港大学宣布共录取了291名内地考生,其中有17名“省市状元”,光省级状元就比去年多出近一倍。而在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之间进行抉择的北京市理科状元梁思齐最终也“花落”香港科技大学。
  与香港高校在内地争抢优秀生源步伐一致的是,内地各高校争夺生源的“战争”也愈演愈烈,各种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爆料也层出不穷。今年,上海两家名牌高校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口水战更是占据了媒体的大量版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各高校态度较为淡然。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处的陈女士表示:“梁思齐最终能选择我们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是我们采取了怎么样的争取手段,完全是考生考虑到港科大的实力、雄厚的师资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等。”而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处一位陈姓负责人表示:“这几年香港的优质生源是有所减少,但香港中文大学每年在内地的招生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内地学生踊跃报名,我们并不担心生源的问题。”
  此次招生竞争中的“赢家”香港大学,在“招揽”了众多优秀学生之后异常低调,《京华周刊》记者按其要求将采访大纲发过去,对方也多次表示将立即回复,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港大方面的回应。
  这几天,中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北京大学的招生也在收官之中。记者从北大招生网上看到,“高考信息”版面捷报连连,充斥着“尖子生青睐北大”、“七成顶尖学生进北大”、“录取人数破记录”等信息。《京华周刊》记者就如何看待港校“抢人”的现象询问北京大学招生处一位苏姓负责人时,他表示:“无可奉告,你还是去问港大吧。”
  面对香港高校、内地高校同抢生源的状况,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香港的高校与内地的高校并不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它们的争夺手段也不相似。他认为,目前内地高校招生关注的都是在录取层面所做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考生的个性、兴趣与学校的发展,“与其说是抢生源,不如说是拼政绩”。
  (应采访对象要求,叶知、何阳、于敏为化名)

相关热词搜索:生源 校内 港校内地“抢”生源 港校内地招生 港校内地招生相继结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