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职场僵尸|职场丧尸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当植物大战僵尸登陆你的手机,成为你谋杀上班时间的又一利器时,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办公室里正在滋生着职场僵尸。你对工作不再热情、好学,你感觉有些疲惫,或者……你已经是职场僵尸?
  
  当你褪下为拍毕业照借来的学士服,手忙脚乱地赶到办公室,加班完成当天的工作时,刚从大学毕业的你已步入职场。在多数人的生命中,“职场”是个绕不过去的魔咒,人们在这里走过自己的青壮年,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但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在抱怨,比如工作压力山大,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自己对工作越来越缺乏刚毕业时的那股朝气、热情;每天在麻木、机械地只为职位和年终奖而努力;曾经会勇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全然不顾对方的身份,坚信自己的善良和努力会得到认同,如今却学会控制,笑脸迎接自己的“十大恶人榜”冠军。
  职场在慢慢改变着你和我的模样。下面,我们将描述3种传染病,它们会把富有创造力和好想法的你给扼杀,将你变成办公室中的僵尸。
  
  工作不能太努力?
  你的办公室是什么样的氛围?私下聊聊团购、热门话题;还是人人埋头在格子间,一张张老死不相往来的脸。如果是刘畅,他会选择后者。
  在每周例会上,刘畅总会抢先汇报自己的工作,尽量少发言。部门组织活动,他多也是独来独往。
  在公司即将满两年的刘畅说,他的热情止步于半年前。刚到单位时,加班对刘畅来说,是家常便饭。那时候,他敢想敢做,常主动对同事提出自己的想法。但这却招来一些同事的不高兴,常劝他“工作太认真,伤身又伤人”。逐渐地,小组内分配工作时,他成了被排挤的那一个。虽然,他曾向上司提及此事,但从未得到上司的回应。
  
  客户是上帝?
  你是否在面对客户一个个琐碎、重复的问题时,一度濒临崩溃,但却需强颜欢笑?你是否在向朋友抱怨那个心里默默杀过千刀的客户后,顿感畅快淋漓?
  前段时间,公司调整业务环节,作为广告设计人员的李清,开始直接面对客户,解释设计内容。这让不善沟通的她手足无措。
  一次,她负责一个3C产品,和客户一起商量设计稿时,对方外行话连连,偏偏还不谦虚,喜欢指手画脚。这让李清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渐渐地,上司批评她不够热情。她开始烦恼见客户,渴望“闭门谢客”的那一天。
  
  领导就是熬年头?
  拼爹、拼二姨父,今天的你能拼什么?唐?,一个做了3年国企行政工作的70后,会这么回答你,拼年头。
  唐?,自觉深受领导赏识,但凡部门重要事情,他都能有幸参与其中。但私下里,他羡慕在外企工作的同学,抱怨自己单位“千年不变”的领导层。唐?说,他痛苦自己难以晋升,但他也深知国企饭碗不易。
  熬,还是不熬?这对唐?来说,是个问题。
  
  陈曦(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对你的想法负责
  陈曦说,职场新人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年轻就要有思想和工作“创新”。但这些freshmen,身处基层,缺乏经验,他们的创新往往不靠谱。所以,最好在完成手头工作后,再想创新。
  同时,当你基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提你的真实想法,同事一般不会产生太大排斥情绪。但切忌只提问题。因为,同事缺的可能正是解决办法。
  当你有了一个解决方案时,尽量做好分析,从各层面考察方案的可实现程度。这样你才能赢得信誉,重建别人对你的信任。
  
  摆正心态
  身为职场人,首先要明白,办公室只是你“战斗”的地方。每天,你出现在那里,是去工作,而不是去处理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做好工作,证明你的能力,同事自然会职业地去面对你。另外,何不试试每天早上主动和同事打招呼,适当地关心他们。不过,人的观念不是朝夕可改,你需要乐观地坚持一下。
  其次,面对客户时,你更需摆正心态。所谓术业有专攻,客户同样有不擅长的地方。尽量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词汇去解释。虽然,总有千年老妖般麻烦的人物,但是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像唐?那样的人,应该有所庆幸,因为你知道,只要自己工作出色、熬过年头,你终究能够“上位”。现在,高管出现从外企向国企回流的现象,因为国企有着雄厚的资本,更多尝试的机会。应把握现在。
  
  发展工作以外的兴趣和技能
  HR在招聘时,是根据岗位描述,将招聘者“对号入座”。可公司在发展,你的职位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一两年后,如果你和以前的岗位要求仍是吻合,说明你在原地踏步了。
  职场人,应主动地完善自己。现在的企业培训多是针对岗位,往往缺乏对个人成长和兴趣的培训。这就需要职场人要主动了解和发现自己。
  
  学会自我排遣
  聊天是抒发压力的利器。你可以约三五好友抱怨一通。如果你不善表达或缺乏朋友,日记,是你的另一个选择。用文字帮助自己梳理思路。
  如果你想和上司倒苦水?谨慎点,建议你带着解决方案去倾诉。但试想下,如果通过这次谈话,只让上司发现你的问题,而你没有解决办法,这通常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相关热词搜索:职场 僵尸 警惕 警惕职场僵尸 为什么职场有35岁现象 职场35岁现象 美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