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做羹汤的现代意思【洗手做羹汤】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导语)羹、汤主要的差别在于汁是否浓稠。   台湾到处都有卖肉羹、鱿鱼羹的店家,夜市中要是没有这两味,就不能称之为夜市。把鱼肉与面粉搅拌成鱼浆,用瘦肉块为馅,沾着鱼浆,盈握为度,捏成块状,滚水煮熟,再放入大鼎中,与大白菜同炖煮,调味勾芡,即成肉羹。嗜海味者将肉条代以发泡好的鱿鱼,称鱿鱼羹。食用之际,佐以乌醋、胡椒,更令人垂涎。这两种羹可以单独享用,也经常与卤肉饭搭配,颇有“公不离婆,秤不离铊”的休戚与共。
  好事者多所傅会,说肉羹也是台湾独一份。其实,羹的历史,跟人类知道用火的时间相去不远。中国人从知道祭天祀地开始,就有羹,至今不衰。
  夏、商、周三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仅可以祭祀一些地方神?。祭品往大锅里煮,熟了以后上供。这口锅不一般,称为鼎,因为有祭天祀地的功能,也就象征权力,“钟鸣鼎食”者,几家能够?楚国要挑衅周天子,特意派人去问鼎的大小,准备复制一套,中国成语故事就多了个“问鼎中原”。台湾人至今称锅为鼎,仍是保存汉语古风。
  鼎里煮完祭祀用的牛、羊、猪,汤汁当然不能丢,放点谷类作物和蔬菜,煮成一锅,称为羹。“羹”字从羔从美,味道美甚,故祭祀时不调味,有“大羹不和”的说法。《左传》多处提到大羹祭祀;《礼记》则介绍一般家庭食用“鹑羹、鸡羹、雉羹、脯羹,鸡羹、犬羹、?羹”,算是家庭食谱: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炖煮小型动物做羹,分而食之;如果加上野菜,则称?羹,更适合家庭食用。2000年过去,仍可以想象当时的满足。
  宋代开封美味还有羹,尤其瓠羹、缕肉羹、肚羹之类,许多店家都会做。这时候,羹的意思有点变化,面条与肉类同煮,也称羹,“合羹”应当是大碗的打卤面;半份则称为“单羹”。原本吃羹只用匙即可,一旦加上面条,可就得使筷子,所以孟元老说原本吃羹用匙,“今皆用箸矣”。台湾也有“羹面”,应该就是宋代的合羹,打卤面也相当类似。
  现代,北方方言基本不称羹,凡是以汁液为主的食物,多称为“汤”。汤字本义为热水,《九歌》有“浴兰汤兮沐芳”的说法,可以为证。至今闽南语形容汤水滚沸为“汤汤滚”。魏晋时期,有汤饼一味。三国时期的学者何晏,脸甚白,皇帝怀疑他擦了粉,特别在炎夏宣他进宫,给热汤饼吃。何晏不免出汗,脸上却没有糊妆之窘态,说明他并非擦了粉。《正字通》说汤饼是水面,应当是今日的汤面,与羹自有分别。唐诗说:“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羹与汤虽并称,概念并不模糊;宋代人进饭馆后,先有人端汤倒茶,再进餐。
  元代以后,羹、汤之间的区别渐泯,甚至羹汤不分。例如《饮膳正要》提到葵菜羹,有顺气功能,作法是用羊肉、良姜等物,熬成汤,放入羊肚、羊肺、蘑菇、胡椒、白面,再以葱、盐、醋调和。团鱼汤也是羊肉熬汤,加上甲鱼块、白面条、胡椒,葱、盐、醋调和。作法与内容都类似,却有的叫汤,有的称羹。
  羹、汤主要的差别在于汤汁是否浓稠。将富含淀粉的谷类作物放到肉汁里炖煮,自然浓稠,称之为羹,闽南语中至今仍是如此定义。如果汁并非浓稠,则称做汤,萝卜汤、排骨汤都是,并不混淆。所以店家制作肉羹时,也都勾芡。这样的做法,也见于洛阳水席之中。
  吃羹,汤汤水水,必须有较大的容器,古人多用盆,庄子鼓盆而歌,又留下“鼓盆之痛”的成语。包公传奇中,所审的乌盆非洗脸装水之用,也是用来吃羹汤的食器。有一年到韩国开会,朋友介绍典型的韩国食物,早餐为牛杂汤饭,放在盆中。上桌一瞧,立刻领悟庄子所鼓之盆为何,挺有意思。

相关热词搜索:洗手 羹汤 洗手做羹汤 洗手做羹汤原文 洗手做羹汤的现代意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