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以责任成就事业|责任成就事业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从1947年到2010年,在长达64年的办学过程中,“弘扬长征精神,注重实践教育,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遵义医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该校党委书记杨晓苏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因为彰显了这一特色,学院才能不断克服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困难;也正是因为彰显了这一特色,培养的毕业生才具有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的品格。”
可以说,正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实践育人”的实际行动,兑现了遵义医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对历史和社会所做出的承诺。
将长征精神纳入德育教育体系
1965年,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和贯彻党中央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的指示,以及当时贵州省委负责人的请求,卫生部选定大连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全部南迁革命历史名城遵义。1966年春,大连医学院派出的“遵义医学院筹备处”在遵义火车站旁边的一家小旅馆挂牌工作;4月10日,遵义医学院新校舍在一片荒凉的丘陵地上破土动工,到1969年初新校园基本建成;5月大连医学院南迁到遵义,正式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所有南迁人员(包括学生)经过短暂的安家休整,遂以饱满的革命精神和激情,立即投入到了新的办学兴医工作中。其时,遵义医学院拥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其中有6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教授和副教授102人,比当时贵州省全部高校的高级职称人员总数101人还多1名。雄厚的师资潜心进行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辉煌业绩。例如1978年至1985年间,遵义医学院就获科研成果奖129项(其中国家级奖11项、省级奖118项),执贵州省高校之牛耳!身处革命圣地的遵医人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己任,以严谨的治学、精湛的医术和热忱的服务赢得了老区人民的交口称赞。
南迁40余年来,遵义医学院始终把“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育人”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各个时期高校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遵义红色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让师生员工了解长征历史、领会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充分发挥遵义会议会址作为遵医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用,长期坚持组织新生开展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等活动。遵义医学院还成立了长征精神研究会,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相关理论文章,不断挖掘长征精神的育人功能,培养具有长征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目前,遵义医学院有思想政治教师104人,其中专职45人,初步形成了“专职+兼职+学生(主要是军训、学生辅导)”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近年来,学校通过总结、提炼和升华,将长征精神育人凝练为“十个一”工程,即组织学生听一场长征题材报告会;看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读一本长征题材的书;写一篇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心得体会;唱一首长征题材的歌曲;重走一段“长征路”;举办一次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演讲竞赛;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一次祭奠红军烈士活动;召开一次以长征为主题的座谈会。这一工程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2007年《中国青年报》教育专版以《长征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遵义医学院开展“十个一”工程见成效》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遵义医学院党组织、学生工作部门积极组织师生员工到娄山关、四渡赤水渡口等红军战斗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邀请在遵的老红军给广大师生作报告;选择红军经过的乡镇挂牌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我们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励志教育,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加实践活动的师生员工一致表示。
同时,该校十分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注意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现代文化,思想政治与解决实际困难,思想政治与学生心理教育,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该校师生刚刚才从遵义市正安县杨兴乡杨兴村义诊归来。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培养应用型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高校来说,这“利器”自然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很准确。”本科毕业于遵义医学院的刘建国博士说,“应届毕业生在参加研究生考试的面试时,临床操作水平比其他同类学校的毕业生要强,就是到其他基层单位应聘,动手能力也要出色一些。”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遵义医学院强调学与用的统一,始终秉承注重实践教育的育人传统,不断丰富和创新其内涵,把握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线,采取有力措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和社会实践教育。
遵义医学院原党委书记邵代富介绍说:“学院在办学上,坚持将‘三基三严’治学原则(三基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认真贯彻到整个医学教育的各个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该校即已形成了对实习基地的巡回教学和临床教学检查制度。通过巡回教学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听取教学医院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为教学(实习)医院开展专题讲座,进行示范性教学查房和规范化带教辅导,进一步提高了各教学(实习)医院的带教水平。目前,遵义医学院有分布在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东、辽宁等省市的实践教学基地64家,其中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4家,“三甲”医院16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二十余年不间断地巡回教学和临床教学检查,促进了实习基地建设,保证了该校学生临床教学质量。
学校历来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连续28年,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选拔高年级学生和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组成社会实践服务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因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等部门的联合表彰;每年选拔身体好、学习优秀、能吃苦的高年级大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参加新生为期半个月的军训工作;每年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兼职辅导员,协助专职辅导员参与新生日常事务管理。这些做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得到省教育厅、教育工委的肯定和表彰。
利其器后,方善其事。遵义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换来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麻醉药理学实现历史性突破,首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临床技能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被评审为“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成为省内医学院校中唯一一家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播种遵医 花开世界
64年,3万名毕业生。
教育也是播种机。如今,遵义医学院已是桃李满园,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以及英、美、加拿大、瑞典等地。
杰出的高层次人才实证了学院严谨治学、注重实践的本科教育。他们秉承遵医传统,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精业,成绩斐然。其中,有中科院院士、知名专家、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有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任职的教授;有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担任重要职务的学者。被誉为“中国反兴奋剂之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杨天乐教授,2007年9月在剑桥大学报告用超强免疫细胞治疗肿瘤有突破、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的科学家崔征教授等就是该校学生中的典型代表。
而更多的学生毕业后则是选择扎根基层。2006年获得“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和“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称号的王世洪医生,就是该校毕业生扎根基层的代表。大学毕业后,王世洪主动要求到黔南州长顺县乡镇医院工作,一干就是18年。在担任长顺县广顺镇中心医院院长期间,在全省乡镇卫生院中率先成功开展微创外科手术。2007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评委涂光晋在“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表彰大会上给了他这样的精彩点评:“从学医自救到从医救人,儿时病后的残疾使他更容易理解患者的需求,更愿意解除患者的病痛。他选择了条件艰苦的黔南国家级贫困县,又再次选择了条件更为艰苦的基层卫生院,一百多个村寨留下他送医送药的蹒跚足迹,濒临瘫痪的医院在他的手中得以振兴,坚韧、忠诚、敬业、创新,农民心中难得的好医生,医生心中难得的好院长。”
遵义医学院还多次组织“历届本科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调查表明,服务对象(病人)对遵医毕业生在技术水平方面评价的优良率为98.81%,在服务态度方面评价的优良率为99.86%,所在单位(医院)领导对他们在“德、能、勤、绩”方面评价的优良率均达95%以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责任感,才使得这里的教师治学严谨、术精行范,使得这里的学生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基础扎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历经64年的建设与发展,遵义医学院用“艰苦奋斗、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诠释着一种责任的重,绘就了一种永恒的美。
相关热词搜索:遵义 医学院 成就 遵义医学院:以责任成就事业 遵义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 遵义医学院管理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