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颜色\气味与疗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关键词 中药材 颜色 气味疗效
  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包括根与根茎类、花类、叶类、茎类、果实种子类等;动物类药物有骨、甲、角、皮等不同,形态各异。长期的用药实践发现中药的颜色、气味与其疗效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药用部位与疗效
  中药的药用部位决定其形状特征,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如以心入药,如连翘心、莲子心(胚芽)入心经,善清心火,即“以心入心”;陈皮、大腹皮、五加皮、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等以外皮入药,均有利水退肿之功,善治皮肤水肿,即“以皮治皮”;桑枝、桂枝以嫩枝入药,分别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之功,均善治上肢风湿麻痹,即“以枝治肢”等。
  某些种子类中药,如郁李仁、桃仁、胡桃仁、火麻仁、苦杏仁等富含脂肪油,有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肠燥便秘;某些种子类中药经发芽后产生消食作用,如麦芽、谷芽、稻芽。金樱子、山茱萸为免其滑利之弊,多去核使用;远志安神益智,麦门冬清心除烦,古人常去心应用。古代有“去核者免滑”、“去心者免烦”之说。
  中药色泽与疗效
  中药的颜色有红、黄、青、白、黑或混合色等多种,按五行中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中药的色泽与疗效关系规律如下。
  红色药物——归心经——善治心经疾病:红色在五行中属火,与五脏相配属心,心与小肠相表里。红色中药善入血分,归心经,治疗心经疾病。如丹参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的常用药;又是治疗热病神昏、心悸失眠常用药物。朱砂专入心经,既能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宁、烦躁失眠病症。赤芍善走血分,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紫草入血分,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皆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分引起的斑疹紫黑、麻疹不透及痈疽痔疮等病症。
  黄色药物——归脾胃经——善治脾胃疾病:黄色在五行属土,与五脏相配属脾,脾与胃相表里。黄色药物多归脾胃经,用于治疗脾胃经疾病。如生姜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呕力优,各种呕吐均可配伍使用,被称为“呕家圣药”。延胡索功能为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治疗气血瘀滞引起的胃痛、胸痹心痛及胁肋胀痛。黄芩、黄连、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多种湿热证;黄芩善于清泻肺火,黄连善清泻心胃之火,黄柏善清泻肾火。大黄善于荡涤胃肠的实热积滞,为治疗热积便秘的要药。甘草、饴糖色黄,归脾胃经,有补中缓急功效。
  青色药物——归肝经——善治肝胆疾病:青色在五行属木,与五脏相配属肝,肝与胆相表里。青色药物多入肝胆经,用于治疗肝胆经疾病。如青礞石,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作用。青黛,咸寒,善清肝火,清热息风,止痉,并有解毒、凉血消斑作用。青皮色青,入肝经,辛散温通,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作用。
  白色药物——归肺经——善治肺部疾病:白色在五行中属金,与五脏相配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白色药物多入肺经,治疗肺经疾病。如桔梗表里清白,专入肺经,善开宣肺气、祛痰利咽,用于肺气不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咽痛失音、肺痈咳吐浓痰等症,为开宣肺气之要药。川贝、浙贝均色白入肺经,有清肺化痰、散结消肿之功,临床用于肺热燥咳、瘰疬、瘿瘤、肺痈等证。石膏色白,入肺经,甘寒生津,味辛能散,大寒清热,退热泻火中有清解之义。故其外能清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热之火;又能除烦止渴,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葱白色白,入肺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白芷辛温归肺经,有解表散风、通窍止痛功效,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常用,为治疗阳明经头痛之常用要药。
  黑色药物——归肾经——善治肾脏疾病:黑色在五行属水,与五脏相配属肾,肾与膀胱相表里。黑色药物多归肾经,治疗肺经疾病。如玄参色黑入肾,能壮肾水以制浮游之火,具清上彻下之功,为滋阴降火要药;熟地黄归肾经,补血益阴填髓,为补血滋阴要药;车前子归肾经,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黑豆、黑芝麻均色黑入肾经,有补益肝肾、乌须黑发。另外,黑色属水,赤色属火,水火相克,黑色中药多能止血,止血药物多炒炭使用即为此意,如血余炭、荆芥炭、艾叶炭、棕榈炭、地榆炭、藕节炭等,中医认为“血见黑则止”。
  中药气味与疗效
  中药的气味是由其化学成分所决定的,嗅之可得,是中药性状特征之一,与药物性味中的“五味”虽非同一概念,但也有密切关系。古人很早就重视药物的五味与疗效的关系。《周礼》曾记载:“凡药以酸养胃,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李时珍谓“酸咸无升,辛甘无降”。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气味芳香、辛辣的药物多含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香豆素等。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如薄荷、菊花疏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白芷、藁本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木香、沉香行气止痛,用于气滞所致的多种疼痛。味甘的药物多含糖类、皂苷、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滋养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党参补气生津;熟地、阿胶滋补精血;饴糖、蜂蜜补中缓急止痛;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调和药性。味酸的药物多含有机酸类成分,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增进机体消化机能,具有消食作用,如山楂、枳实、枳壳、佛手、香橼等。味涩的药物多含鞣质类成分,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泄久痢、遗精遗尿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等。味苦的药物多含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燥湿等功能。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苦杏仁降泄肺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苍术、厚朴散寒燥湿等。咸味药多含无机成分,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如海藻、昆布可消散瘰疬、瘿瘤;芒硝能泻下通便。
  讨 论
  综上所述,中药的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及药用部位与中药的疗效均有密切关系。探索分析这些关系,寻求其中规律,对于扩大对祖国中医药学的认识及指导临床用药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中药材 疗效 气味 颜色 关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