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板蓝根桃蚜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桃蚜是板蓝根生长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板蓝根幼苗期至花期均可受害。该虫在三门峡地区1年发生13~18代,在板蓝根1年完成8~10代。受桃蚜危害的板蓝根茎、茎产量下降18.47%~35.82%。根、茎产量下降13.93%~27.64%;价格下降20%~30%。试验结果证明10%吡虫啉、1.8%阿维菌素1、3%啶虫眯、35%赛丹对板蓝根桃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字:板蓝根 桃蚜 发生危害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板蓝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别名烟蚜,是板蓝根生长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板蓝根幼苗期至花期均可受害。该虫主要危害嫩叶、新芽、新梢和花器,幼叶受害后,向反面横卷或不规则卷缩;蚜虫排泄的蜜露,常可引发污煤病;桃蚜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受桃蚜的危害,板蓝根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严重降低,以叶入药其叶片药性有效成份严重下降,以根入药的产量下降,药性降低。综上所述,防治板蓝根桃蚜。控制其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防治中,有机磷,菊脂类农药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上述两类杀虫剂长期大量使用导致抗性蚜的产生,引起蚜虫发生猖撅,危害加重。同时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残留期长。在中药材上使用,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害。鉴于以上理由,笔者在摸清板蓝根桃蚜发生与危害,掌握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选择了7种无公害药剂进行了田间药剂试验研究,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科学控制桃蚜的种群数量,减轻危害,促进板蓝根的牛产、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烟碱·苦参碱可溶剂(河南省天源农业有限公司);1.8%阿维菌素乳油(131川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啶虫脒乳油(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毙百虫乳油1号(湖南省长沙富农科技有限公司);35%赛丹乳油(艾格福中国有限公司);35%毒斯崴乳油(杭州字龙化工有限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加拿大龙灯化工有限公司);2.5%功夫乳油(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卢氏县官道口镇进行,土壤为红粘上,肥力中等。于2003年5月10日开始施药。
1.3 处理设置
木试验共设10个处理,不设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25mhm2。10个处理分别为;10%吡虫啉WP2000x、2.5%烟碱·苦参碱ECl000x、1.8%阿维菌素EC4000x、3%啶虫脒EC2000x、毙百虫ECl号500x、35%赛丹ECl500x、35%毒斯崴ECl500x、4.5%高效氯氰菊酯EC3000x(标准CK)、2.5%功夫EC4000x(标准CK)、清水对照。
1.4 药效调查与数据处理
试验采取定点定株调查,每小区按双对角线;点取样,每样点调查3株,每株调查上部3片成熟嫩叶的蚜虫数。药前详细调查虫口基数.药后5d、lOd各调查1次残留虫门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2 板蓝根桃蚜发生规律与危害
2.1 板蓝根桃蚜形态描述
[有性胎生雌蚜]体长2mm左右,头部黑色,额瘤显著,向内倾斜。复眼赤褐色。触角黑色,共6节,第3节有1列感觉孔,约9~17个,第5节端部和第6节基部有感觉孔各1个。胸部黑色,腹部绿色、黄绿色、褐色或赤褐色。在腹部背面中部有黑褐色近方形斑纹.在其两侧各有小黑斑l列。腹管较长,端部黑色,圆柱形,但中部稍膨大,在末端部明显缢缩,有瓦片纹。尾片黑色,较腹管短,圆锥形,中部缢缩,着生3对弯曲的侧毛。[无性胎生雌蚜]体长约2mm,但较肥大,近似卵圆形,体色绿色、黄绿色、橘红色或褐色。额瘤、腹管与有翅蚜相似。体侧有较显著的乳突。触角6节,黑色,第3节无感觉孔,基部淡黄色,第5节端部和第6节基部有感觉孔各1个。尾片较尖,中央处不似有翅型凹陷。两侧各有长毛3根。[无翅有性雌蚜]体长1.5~2mm,赤褐色或灰褐色。头部额瘤向外倾斜。触角6节,末端色暗。足跗节黑色,后足的胫节较宽大。腹管端部略有缢缩。[有翅雄蚜]与有性孤雌胎生蚜相似,但体形较小,腹部黑斑较大。触角的3~5节均生有感觉孔,数引艮多。[卵]长椭圆形,长0.44mm。初产时淡黄色,后变黑色,有光泽。
2.2 板蓝根桃蚜发生与危害
桃蚜对板蓝根的危害与海拔高度和农作物的种类分布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海拔高发生晚而轻;相反,海拔低则发生早而重。板蓝根与桃、李、杏、烟草、蔬菜等作物混种或相间、相邻种植,桃蚜发生重且持续时间长,板蓝根与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植物混种或相间、相邻种植,桃蚜发生则轻且危害时间短。据调查,.渑池县板蓝根植株受害率为100%,灵宝市板蓝根植株受害率为100%,陕县南部山区虫株率达到55.9%~75.8%,而在卢氏县调查植株被害率则为39.2%~60.92。受桃蚜危害的板蓝根叶、茎产量下降18.47%~35.82%:根、茎产量下降13.93%~27.64%,价格下降20%~30%。
2.3 板蓝根桃蚜的发生规律
2.3.1 板蓝根桃蚜的生活史。桃蚜在三门峡地区每年发生13~18代,在板蓝根上完成8~10代。以卵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的芽腋、裂缝和小枝权等处越冬;出可以孤雌胎生雌蚜在蔬菜上繁殖,以成蚜或若蚜在蔬菜上越冬;也能以孤雌蚜在避风种植的板蓝根上越冬。越冬卵春季孵化为干母,相继繁殖干雌和有翅迁移蚜,危害越冬寄主,4月中F旬后迁飞到板蓝根上危害、繁殖,10月中下旬以性母蚜迁返越冬寄主,孤雌胎生有性雌蚜与有性雄蚜交配后产卵越冬。2.3.2 板蓝根桃蚜的发生条件。桃蚜繁殖力强,每头雌性蚜可产卵10粒左右,多者11粒,每次交尾后产卵2~4粒;据试验,桃蚜在23.1~27.6℃,相对湿度71%~93%的条件下,有翅胎生雌蚜成活期平均为6.5d,最长为12d;胎生期平均为5.6d,最长为lOd;胎生蚜量平均为18头,最多25头。无翅胎生雌蚜成活期平均为4.5d,最长为12d;胎生期平均4.1d,最长lOd;胎生蚜量平均为15.6头,最多42头。桃蚜具有明显的趋嫩性、负趋光性,秋季有明显的假死性,稍受惊动,立即落地。有翅胎生雌蚜对黄色有明显的趋性。
桃蚜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温度在24~28℃、湿度适中时,利于桃蚜的繁殖。当温度在29℃以上或6℃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在40%以下时,对桃蚜繁殖不利。桃蚜一般适宜在其后高爽干燥的地方繁殖。当夏末初秋,经久旱后遇雨初晴时,桃蚜常可大量发生,但遇暴雨,能使蚜量降低。
桃蚜的天敌种类较多,对抑制桃蚜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常见的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IHarmonla axyrJdis (rallas)I、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