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条件对毕节市烟叶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2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目的]优化烤烟生产布局。[方法]对毕节市降水量、积温、日照时数等气象条件以及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毕节市气候条件对烟叶质量影响较明显,总体上属于烤烟生产适宜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烟叶质量特点,可将毕节烤烟生产气候划分为西部清香型烟叶生产区、东北部中间香型烟叶生产区、中部中间偏清香型烟叶生产区。[结论]该研究为毕节烤烟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气象条件;烟叶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适宜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182-02
毕节市系贵州省最大的烟叶产区,常年种植烤烟83 333.33万hm2,收购烟叶12.5万kg,烤烟生产成为当地财政税收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该市复杂的气候条件成为影响烤烟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生态因素。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103°36′~106°43′ E、26°21′~27°46′ N),面积26 844.5 km2,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地方性小气候差异特别显著。形成优质烤烟的主导因素是土壤和气候条件,其中气象条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1-2],甚至超过了土壤的影响[3],因为任何一个地方的烤烟生产类型、产量、质量、耕作制度、品种、栽培措施均与气候条件十分密切[4]。为此,笔者利用近10年来毕节市气象资料和烟叶样品质量数据,对毕节市气候条件、烟叶质量进行分析,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进行烤烟种植布局、生产优质特色烟叶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所用资料包括毕节市气象站2000~2009年气象资料和全市8个县(区)166个点烟叶样品质量试验数据。
1.2分析方法试验数据由贵州省烟草质检站、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等单位化验、分析,结合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毕节烤烟生产气象因素适宜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测定项目包括气温、积温、日照数、降水量、海拔、烟叶化学成分、烟叶感官质量。烟叶质量鉴定参照GB235-92规定进行。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毕节市烤烟生产气候条件分析毕节市西部主要包括威宁和赫章两县,平均海拔最高,达2 000 m,降雨量相对其他区域较少;东北部主要包括七星关、大方、金沙三县(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降水充足;中部包括黔西、织金、纳雍及大方部分区域,降水充足,热量条件较好(表1)。总体上看,毕节市气候条件温和湿润,空间变化大,垂直差异明显,大部分区域适宜烤烟种植,不同区域间烟叶风格特征突出。
2.2不同区域烟叶品质分析从表2可看出,除中部区域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外,其他不同部位的烤烟烟碱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中部和东北部上部烟叶总糖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其余烟叶总糖含量偏高;钾含量均在较适宜范围以内;氯含量在适宜范围内;中部和东北部糖碱比和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内,西部糖碱比偏高,钾氯比偏低。总体上看,毕节市烟叶化学成分整体协调性好,其中化学成分属于较协调的烟叶占92.31%,欠协调的烟叶占7.69%。
2.3不同区域烤烟感官质量分析从表3可看出,西部区域烟叶感官质量综合评分最高,香气质最好,香气量足,刺激性和杂气稍大,烟叶以清偏中间型为主;东北部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烟叶香型以中间香为主,是毕节烤烟种植最适宜区;中部烟叶香气量较足,刺激性小,燃烧性好,以中间偏清香型为主。总之,毕节市烟叶感官质量总体为好,香韵较丰富,烟气细腻柔和,津润感强,余味纯净舒适,香气浓度
2.4毕节市烤烟生产气候适宜性区划由表4可见,毕节降水、日照时数均在烤烟生产气候最适宜范围内,气温在次适宜范围内,但有效性高。其中西部区域春旱、倒春寒、冰雹发生较为频繁,但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烟叶干物质积累,特别是糖分积累多,烟叶表现出清香型特点;东北部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夏旱较严重,烤烟大田生育期间光照适宜,叶片含糖量较高,烟碱含量适中,烟叶品质较好,该区域属毕节烤烟生产最适宜区;中部降水充足,热量条件较好,春旱较为严重,7~9月份光照较强,上部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粗筋暴叶,烟碱含量偏高[5]。
表4烤烟生产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
气候区划5气温∥℃5降水∥mm5日照时数∥h最适宜区519.5~24.05>1505>850适宜区524.0~26.05130~1505820~850次适宜区517.0~17.55120~1305800~820不适宜区5<17.05<1205<800
3结论与讨论
(1)毕节市气候比较复杂,特别是区域间小气候差异显著,对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有显著影响,但总体上属于烤烟生产适宜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烟叶质量特点,可将毕节烤烟生产气候划分为西部清香型烟叶生产区、东北部中间香型烟叶生产区、中部中间偏清香型烟叶生产区。
(2)近年来毕节市气候变化较大,灾害发生频繁。因此要充分认识各区域气候特点,科学论证和规划,扬长避短地综合应用多种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烤烟生产的不利影响[6]。在西部区域为减轻春旱、倒春寒和冰雹的影响,可适当推迟移栽期和推广膜下小苗移栽,加强天气预报,及时进行人工防雹;在东北部区域为抗击伏旱,要改善灌溉条件,加强人工降雨;在中部区域为克服春旱和秋风的影响,可培育假植烟苗或采取“井窖式”移栽,缩短上部叶采烤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进平,高友珍.湖北省烤烟生产的气候分区[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4):250-255.
[2] 黄廷炎,沈长华,邱泉成,等.南平市烤烟生产气象条件分析[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3):188-192.
[3] 李平兰,罗佳,杨雯.会东县优质烤烟种植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33-134.
[4] 全格平.贵州烤烟气候适宜性分区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3(7):235-236.
[5] 周述玲,吴艾春.烟叶品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90-91.
[6] 黄中艳,张明达.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8(7):107-112.
(上接第148页)
[23] 潘剑彬,李树华.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J].中国园林,2013,29(4):5-7.
[24]HGZNER H, KENDLE A D.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naturalistic versus designed landscapes in the city of Sheffield (UK)[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4:139-157.
[25] HZNER H,KENDLE A D,BISGROVE R J. Attitudes of landscape professionals towards naturalistic versus formal urban landscapes in the UK[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81:34-45.
[26] WILSON J B,LEE W G.CSR triangle theory: Communitylevel predictions, tests, evaluation of criticisms, and relation to other theories[J]. OIKOS, 2000,91(1):77-96.
[27] 孙凤云,李俊英,史萌,等.城市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6):736-739.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30):184-186责任编辑黄小燕责任校对李岩43卷30期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