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同追求。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什么地方需要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用什么资源培养人”“用什么标准检验人”等问题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些基本问题,才能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类型内涵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 方案设计
  [作者简介]黄柏江(1967- ),男,浙江诸暨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创业教育;林娟(1979- ),女,浙江平阳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评估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创业教育。(浙江绍兴31201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2-0024-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内涵建设成为高职教育的头等使命。从高职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就业岗位群的确定、综合职业能力的梳理、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如何尽快建立并丰富符合高职教育内在特征的类型内涵是摆在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对于学校而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所有探索的最好沉淀和结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追问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能够反映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新探索成果,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有效手段。
  一、方向追问——什么地方需要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要回答本专业的“第一线”在哪里,即“什么地方需要人”,这就要求专业团队做好翔实细致的调研工作,通过“逆向追溯”和“未来研判”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所谓“逆向追溯”,即通过本专业前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研统计,梳理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分布及相应比例,获得追溯信息;所谓“未来研判”,即通过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调研,获得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前瞻信息。在此基础上综合追溯信息和前瞻信息,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设定。
  以下是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几个专业教学团队综合追溯信息和前瞻信息,设定的相应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一)计算机软件(通信增值业务)专业
  产业背景:近年来,基于通信终端平台的通信增值业务市场迅速壮大,其中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更是独领风骚。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在业务种类上增长亦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发展到上百种业务类型。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通信增值业务市场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通信增值业务对整体通信产业收入贡献度将越来越高,随着3G时代的来临,其增值业务将得到更大发展。
  就业分析:和产业链相对应的是人才供应链,一个成熟或新兴的产业链总是会吸引各个层次的人才向该产业集聚。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进入某一产业链时必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岗位群,对于高职专业而言,这样的寻找会使人才培养呈现更好的针对性,以更好地锁定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对于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通信增值业务领域可能获得的岗位分布在产业岗位群的中低端,有一定技术含量但以辅助服务为主。鉴于此,确定本专业的就业面向及岗位设计。
  就业面向:面向计算机互联网及增值业务领域,从事增值业务产品开发、测试、营销管理、技术支持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岗位群设定:初始就业岗位群——通信行业通信增值业务软件编程;衍生就业岗位群——通信行业通信增值业务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软件销售;发展就业岗位群——通信行业通信增值业务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二)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
  产业背景:目前,我国通信运营行业已从技术时代转向服务时代。与此相关,各通信运营商的内部组织系统设计和人力资源配置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的竞争力依赖于服务的竞争品质,面向终端客户的客服人员成为各通信运营商的最大的员工群体。
  就业分析:通信运营商的客服岗位群是一个庞大的就业市场,但对于学校的一个专业而言,每年输送的人才在一百名左右。在此背景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各通信运营商的县市级以上中心营业厅客服人员。鉴于此,确定本专业的就业面向及岗位设计。
  就业面向:面向通信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从事通信行业客服服务、综合顾问服务、通信客服管理及其他行业客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岗位群设定:初始就业岗位群——各大运营商县级市以上营业厅前端客服人员;衍生就业岗位群——各大运营商及其他行业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发展就业岗位群——通信服务企业综合顾问型客服人员及客户服务初、中级管理人员。
  初始就业岗位群的设定旨在解决毕业生就业准入导向,引导毕业生建立客观、理性、现实的择业观,避免好高骛远;衍生就业岗位群的设定旨在拓宽毕业的就业面向,引导毕业生增强就业适应性;发展就业岗位群旨在引导毕业生建立初步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提高毕业生初始的择业理性。
  二、品质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诠释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内涵的核心问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首先必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要清楚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内涵:一是定位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二是层次问题。它的具体内涵可从中职、高职、普通本科的人才类型比较中获得,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企业的要求是要“知道怎么干,会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企业的要求是要“知道怎么干,会干,更知道怎样干得更好”。对于普通本科而言,企业的要求是“不仅知道怎么干,还知道为什么这么干”。三是内涵问题。高素质技能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内涵业已获得普遍共识。高素质、技能型是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两翼,缺一不可。决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第一价值判断的是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决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第二价值判断的是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心系两翼,把高素质、技能型落到实处。
  三、路径追问——用什么方法培养人
  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及目标内涵,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到达目标的问题。路径设计和方法选择决定着目标实现的效率和效能。对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而言,路径设计的呈现形式是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路径的呈现形式则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育部原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2009年7月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1221”模式,其中第一个“2”的含义就是学生培养的两个系统,即“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培养系统”。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体现这两个培养系统,以下是两个专业的设计思考。
  (一)通信系统运行管理专业两个培养系统的设计
  该专业课程设计逻辑结构(见图1)传递了这样的设计思想:一是两个系统并行作用于学生三年的成长过程。二是专业课程的展开起点从学生入学时开始。职业院校应让学生从入校时就置身于职业情境中,获得职业体验,提高职业认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避免三段式课程设计中学生很长时间得不到职业体验的弊端。三是在中心学习模块以外,以“纵向延伸课程”和“横向拓展课程”的形式设计学生的选修模块,以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偏好,拓展学生的学业视野。

相关热词搜索: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 高职 追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