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幽默孔庆东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老舍的幽默孔庆东篇一:试论老舍的幽默风格
试论老舍的幽默风格
论文摘要:
论文主要从了解老舍作品的幽默风格出发,查阅了相关资料,简要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的成因、体现以及人们对其的评价。得出的结论是: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不仅来自他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还有时代、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从人物形象角度探索,幽默风格主要体现在作品中漫画化的旧派市民人物形象和旗人形象的塑造上;人们对老舍幽默风格的评价则主要体现在批评和赞美两个方面。然而,无论人们怎么评价,幽默确乎是老舍的特色。
关键词: 老舍 幽默 风格
引言:一个名作家的风格的形成,除主观因素外,时代、民族之因素十分重要。老舍之成为以幽默为手段表现其叙事主题之作家,大半是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使然”也。这些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和他们的性格的内在矛盾,是老舍小说喜剧性的重要源泉。幽默是仁者之心的笑,却绝不是恶意的笑。智者爱讽刺,仁者好幽默,而后者显着难能,也就可贵。
一、老舍幽默风格的成因
老舍以写长篇小说见长,他在长篇小说中又以叙述作为传递美学的主要手段。老舍是讲故事的高手,其出色之处,就是他幽默的叙述。老舍把可笑的、自私落后的、荒诞愚昧的,但是在常人眼中却认为是常态的事物、人如实地叙述出来,便产生了幽默。
应该说,老舍是中国最杰出的“幽默作家”之一。他的幽默才能来自个人的气质和生活的经历。他从小就是一个外表沉静和内心奔放、富于幻想的人,他用穷苦人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人和世界,去看比较富有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到有很大的隔膜。后来,他步入了社会,他说:“在我做事的时候,终日与些中年人在一处。”这样,他又有机会从青年人的角度,去中年人或老年人的言谈举止。这样两种因素,都使他看到了生活中的许①
多破绽与矛盾,找到了许多可笑的材料,于是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幽默的种子。这幽默的种子,一遇到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便自然地萌发了。他所接触的富有幽默气息的英国文学,对他也起过诱发作用。于是老舍的幽默才能,就像火山的熔岩找到了喷火口一样,一下子迸发了出来。
一个名作家的风格的形成,除主观因素外,时代、民族之因素十分重要。老舍之成为以幽默为手段表现其叙事主题之作家,大半是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使然”也。
老舍本人最先接受的自然是旧意识,当他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后,回头再看那旧意识,处处可笑,他决心以微笑向过去告别。他不像火烧毁旧“家”的巴金,也不像用匕首杀回马枪的鲁迅,他以拟人之笑,笑可笑之事、之人,促其改革,催其更新。
老舍对旧事、旧意识咂摸得透,他爱在“事与愿违”上做文章,因而有了《牛天赐传》;他爱在“有志者事竟不成”上做文章,因而有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幽默是真实的,而不带一点夸张的成分,味道纯正,耐人寻味。读《骆驼祥子》引人深思,在笑后或哭后。这便是幽默艺术的效果。如果仅停留在笑或哭的阶段,那只是幽默的一半。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的幽默是“想得深,说得俏”这一类美学理论开的花结的果。 ③②
二、老舍幽默风格的体现
主要从人物形象角度探索。
构成老舍所建造的形象王国中的一个庞大的形象系列,而又集中地体现着老舍小说的喜剧风格的,是那些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的市民人物,那些“老中国的儿女”。他们无论是小商(《二马》中的老马先生,《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是小职员(《离婚》中的张大哥),是旧式家庭妇女(那些张大嫂、牛太太、大姐、婆婆们),都可以看作“精神近亲”。这些在中国古旧城市中,保持着古旧的生活情调、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法封建性的人伦关系的旧派人物,其主要人物,不同于张天翼笔下的那些极力钻谋、巴结,被“向上爬”的欲望燃烧着,同时又被“不稳定”
的自我感觉折磨着的小市民,他们的生活目的,不在于取得没有得到的,而在于小心翼翼地保守住已有的;无论智愚、贤不肖,他们多半没有“非分之想”,不愿也不敢苟取苟得,他们聊以自慰的,是自己的知足,与世无争,是个本本分分的老百姓。
小职员张大哥(《离婚》中带有几分漫画化的喜剧形象)。这个人的“生活理想”,生动地包含在下面的这段描写中:
张大哥对于儿子的期望不大——北平人对儿子的希望都不大——只盼着他们成为 下得去的,有模有样的,有一官半职的,有家有室的,一个中等人。科长就稍嫌过了 点劲,中学的教职员又嫌低一点,局子里的科员,税关上的办事员,县衙门的收发主 任——最远是通县——恰好不高不低的正合适。大学——不管什么样的大学——毕业, 而后闹个科员,名利兼收,理想的儿子。做事不要太认真,交际可以广一些。家中有 个贤内助——最好是老派家庭的,认识些个字,胖胖的会生白胖儿子。??
这正是张大哥所属的这一市民阶层中极具代表性的心理特征。这种“理想的儿子”,也正是模范市民的典范。为这种性格传神写照,《牛天赐传》关于牛老者的比喻也是普遍适用的:“假若他是条鱼,他永远不会去抢上水,而老在泥上溜着”。
这一形象类型,在老舍的形象世界中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独特经验,形象所体现的作者对于封建文化的批判态度外,还因为正是这类形象,最集中地体现着老舍小说的喜剧风格。这些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和他们的性格的内在矛盾,是老舍小说喜剧性的重要源泉。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种喜剧性的形态比较单纯,《离婚》及其后,由于 对旧派市民人物精神弱点的进一步认识和基于这一点的明确的批判主题的形成,喜剧中更融合了悲剧成分,——他看到了包藏在那些市民人物精神弱点中的深刻的悲剧性。同时从喜剧和悲剧两个方面观察与表现人物,丰富了老舍作品的色调,提高了老舍小说的美学境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平衡,喜剧和悲剧、幽默和冷峻直接的适度安排,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焊接点,把相互矛盾的艺术成分焊成风格统一体。可以说,最足作为老舍艺术个性
的标记的“含泪的笑”的幽默风格,主要是在这一部分形象的塑造中形成的,也只有联系这一部分形象,才能给以恰当的说明。 ④
三、对老舍幽默的评价
大致有批判与赞成两种态度。
长之在论老舍的作品《离婚》时论老舍的幽默:“那不经意的错失,是有三种。第一是,他太喜欢用堂皇的字样了,便因讽刺太过而失味。如此一来,幽默中失掉了力量,会变成浅薄。第二是,他有时忘记了这种幽默是作者所有的,因而把书中人物的谈话,也演(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老舍的幽默孔庆东)出同样的口吻,就容易失却书中人物的个性。原故在,这种幽默,是种风趣,太呆板的人不会有,太实际的人不会有;能专有的是作者老舍,他一不当心,便把书中的人物也老舍化了。第三是,常有些地方是不必的,令人觉得画蛇添足,有了,反而把趣味降低了。”
赵园也说道:“老舍小说艺术风格最突出之点是幽默,而最能败坏人们胃口的也恰是幽默。在文学作品中,真正的喜剧性是由描写对象本身的喜剧性和作者从喜剧方面看生活的主观态度的结合中产生的。当老舍真正把握了市民生活、市民人物性格中实际存在的喜剧性矛盾时,他的幽默是自然的。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当幽默不是从对性格的发掘中产生,不为情节所需要而是一种外加的‘作料’,‘为招笑而招笑’时,他的幽默就显得肤浅。这种情况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最为常见。更足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造成损害的,则是在这种场合:当他的讽刺遇到了如冠晓荷、蓝东阳一类对象的时候。‘温和’本身不足为病,病在要求无情鞭挞,要求火一样的憎恨时,他所表现的是温和,甚至宽容。这种温和、宽容仍然要归结为如下原因,即‘缺乏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深刻把握’。老舍的幽默风格的效果,也如契诃夫那样多种多样。它有时使可笑的见出可爱,使可悲的同时可悯,有时却使可憎的仅仅可憎,事实上缓和了读者的愤怒。对于后一种情况,仅仅从风格方面,就显得不够用了,这里才用得着作者那句严格坦白的自我批评:‘我的温情主义多于积极的斗争,我的幽默冲淡了正义感’。”
⑥⑦⑤
毕树棠则对老舍的幽默另有看法:“老舍自开始作小说就好弄幽默,这一点老早就为读者所注意,一直到现在他这个风格没有改变。不同的是,玩弄的品级日见提高,便是已得幽默的旨趣。近年散文盛行,幽默成为其中要趣之一,然而当时实际上多半是讽刺,便是笑骂和嘲弄,心肠是冷酷的,态度是责备的,这是智者嫉俗的表现,在‘世事日非’的今日,这是不可免的事,然而不是幽默。幽默是仁者之心的笑,却绝不是恶意的笑。老舍最近在本刊上有一篇《谈幽默》的短文,说得很是明白:‘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褊狭,自是,是“四海兄弟”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病。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愚昧可怜,也指出那可爱的古怪地点。世上最伟大的人,最有理想的人,也许正是最愚而可笑的人??’这一段话正是作者对他自己作品的解释,老舍的幽默和时人的不同之处在此,他的可爱与可敬之处也在此。讽刺在文学上有重要的地位,文人讲率直,遇到不顺眼不顺心的事,就忍不住,得来点讽刺,甚至于得骂,他的笔就是武器,是有时带着杀气的,用不着给不合理的事留余地,这是对的。但在另一方面,幽默则体现着慈善可亲,心田落得平静些,亦自‘可人’。或者可以说,智者爱讽刺,仁者好幽默,而后者显着难能,也就可贵。老舍从前似乎是一半儿讽刺,一半儿幽默,近来却是‘死啃幽默’了。”
然而,无论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幽默的风格确乎是老舍创作的特色了。
注释:
①孙钧政:《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199页。
②佟家桓:《老舍小说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131页-132页。
③孙钧政:《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207页,231-232页。 ④赵园:《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评者(节录)》 ⑧
老舍的幽默孔庆东篇二:老舍的语言幽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语)。伟大的作家都是出色的语言艺术大师。老舍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一部“教科书”。张清常先生曾认为老舍的语言是“提炼过的,艺术性的有丰富表现力的精粹国语”,并认为他在探索并推动中国新时代的文学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①与老舍同时代的著名作家冰心也说:“我感到他(指老舍)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每一个书中的人物都同他或她的最合身份,最地道的北京话说出了旧社会给他们打上的烙印或创伤。这一点是在我们这一代的作家中独树一帜的” ②研究和回顾本世纪来的文学创作与语言发展,老舍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靠而且充满生命激情的语言范式。无论从口语艺术、遣词造句特色,还是意韵俱全的形象描写,多姿多彩的修辞。或者人其作品所展现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心理都是让一个有良心的后来者在欣喜惊叹之余惭愧不已,倍感肩上责任之重。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或者更早些),到今天止,研究老舍的相关专著或文章已不胜历数了。虽然其系统性还有待加强,但研究老舍似乎已走到了需另僻蹊径的阶段。笔者才疏学浅因为热爱文学画作曾从语言学角度老舍作品进行过一些粗线条的梳理。笔者认为以纵向的无时的方向来看,老舍一学语言经历了一个由实录到提炼,由铺张到凝重的艺术化过程。1922年,老舍短篇小说《小铃儿》发表,我们还可以看出它的试验的影子。到1925年,《老张的哲学》,老舍的语言风格就初见端倪了。此后的一大批中短篇小说面世,到六十年代《正红旗下》,老舍文学语言已炉火纯青。这过程中体现了老舍对白 文的探索过程。“老舍早年的作品似乎是把注意力放在从北京土 提炼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他后来的作品似乎就是有意识地在使北京话向普通话靠拢得更近,水浮交融” ③老舍对国语的探索,从张先生这一论述就可见一改五。从横向来看,老舍坚持了他语言的民族性、艺术性和独创性。这些也已有相关论证④在此不赘述。让笔者感慨良深的是老舍先生幽默的语言艺术。就这一方面来讲,前面也已有专家反复论述过了。但笔老在此仍不惜浪费笔墨,是欲通过对老舍诙谐幽默语言艺术的分析来探求他幽默语言艺术的构成和形成方式,以期有些新的发现。
曹禺先生曾说: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受那么崇高的地价,那么我们的老舍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⑤虽然曹禺先生在此只突出了老舍的幽默,但实际上,当时中国的一大批作才都有着幽默或滑稽,讽刺的风格。虽然在“幽他一默”方面老舍独树一旗,但透过鲁迅、钱钟书、梁实秋等先生的作品,我们事实上可以发现那个时代文学家们所崇尚的语言风格。无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老舍出生于一个下属旗人家庭,自小生活在北京。幼时身体赢弱,童年性格抑郁寡欢。就心理学方面分析,有过这种个性经历的人善于创造一种冷幽老舍擅母演讲,喜欢如相声,快扳之类的民间艺术,又受英国幽默大师狄更斯的影响,因此使他一下笔就以“幽默辛辣的特色震动了文坛。”被人们誉为“幽默小说家。在此后的创作中,老舍虽在某段时间曾“故意禁止幽默”但不久就认为自己“是个爽快的,教我哭丧着脸讲严重的问题与事件,我的心就沉下去,我的话也上不来”幽默一直必是老舍文学语言一大特色。老舍认为幽默是执有同情的理解之心的人,运用智慧,聪明和技巧创造的使人发笑而富于教育意义的作品。⑥譬如:
“说起‘胡涂’来,我近几日非常的高兴,因为在某画报上看见一段文字——题目是老舍,里面有这么两句:‘听说他的性情非常胡涂,抽经抽得很厉害。从他的作品看来,说他性情胡涂,也许是很对的。’‘抽经’的‘经’字或者是个错字,我不记得曾抽过《书经》或《易经》。至于‘性格非常胡涂’在这个年月,是很不易得的夸赞。” ⑦
这就是老舍式的幽默。“他主张幽默须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有极强的正义感”,“决不褊袒自己” ⑧樊骏评价老舍说:“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⑨可
见幽默特色于老舍作品的重要地位。老舍笔下的幽默是以不同的技法表现出来的。我们试着从这方面来进入老舍多姿多彩的语言世界。
一、语言要素的变易技法
语言里语音、语义以及词汇、句子、标点等都有着它们应遵循的语法规则,以维持语言系统的平衡。但老舍常通过打破语言表达常规自造一个“非凡”的言语体系,从而幽他一默。
1、语用错位,幽默俏皮
①张大嫂一边刷洗家伙,一边落泪,还不敢叫丈夫看见,收拾完了站在炉前烤千两个湿眼睛。(《离婚》)
②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教什么?拿开水浇吧!”(《断魂枪》)
③谁也没看重这个老人:小千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隐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断魂枪》)
④他一哭,六只小脚全往这儿跑。纪妈先到,太太居中,刘妈殿军。(《牛天赐伟》)
①句中“烤干两只湿眼睛”是事理错位,眼睛如何去烤干?但张大嫂那害怕而又无可掩饰的举措让人感觉生动无比,产生一种致笑的伤戚。②句中沙子龙借“教”与“浇”在口语中同音,把“教”错位成“浇”,使整句话的意义发生转移,俏皮而逗笑。③句中对老舍那黑不溜鳅的形象进行了细致刻画,用“扛”字更显老舍的干瘦和他头发的枯燥。④句用“殿军”带动平平凡凡的“先到”和“居中”使它们的意义滑向威猛雄壮的一面,却被用来修辞“六只小脚”。两相对照,让人忍俊不住。
2、易境易色,幽默活泼
①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把眼睛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照常办公。(《离婚》)
②张大哥知道的,大嫂也知道。大哥是媒人,她便是副媒人。(《离婚》)
③自由轻快的走出去,穆女士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女子几天的学! (《善人》)
④一条不很高的鼻子,因为脸上不很胖,看着高矮正合适。嘴唇儿往上兜着一点,和他笑迷迷的眼睛正好联成一困和气。(《二马》)
⑤两个人在德胜门关里找了一个小 绾,老张怒气填胸,把胃的容量扩大,越吃越勇。直到“目眦尽裂”、“怒发冲冠”!(《老张的哲学》)
①句里讲右眼在履行坐班制,②句里媒人也要经由大选决出正副,③句里死了人还得找出名正言顺的“理由”,④句鼻子仿佛有了某种地平线上的海拔意义,眼睛与嘴唇互相作秀,⑤句中把人的胃与人本身拉开距离,像是在做一种把人拆开分成部件的工作。本来每一个词都有它约定好的语境,有它比较稳定的语体特征。但在老舍笔下,既改变了它们最经常出现的语境(语域),也改变了它们本有的语体色彩。从而显得活泼诙谐,引人发笑。
3、逻辑离奇,幽默滑稽
①她长着一部小黑胡子,挺软软挺黑挺长;要不然伊牧师怎么不敢留胡子呢,他要是也有胡子,那不是有意和她竞争吗!(《二马》)
②他真爱中国人: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总是祷告上帝快快的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他含着热泪告诉上帝:中国人要不叫英国人管起来,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二马》)
③他把字典在夹肢窝里一夹,嘴里哼唧着“A?Noun is??”把得三十五分的羞耻,算是一扫儿光,雪得干干净净。(《二马》)
④马夫人呢,把脸上的胭脂擦浅了半分,为是陪衬着他的小黑胡子。(《二马》)
⑤她越这么想,越恨德国人,好象德国故意在她丈夫死后才开仗,成心不叫温都先生得个“战
士”的英名。杀德国人?鸡犬不留?(《二马》)
⑥有人说妇女好说话,所以嘴上不长胡子证子赵姑母,我相信这句话有几分可信。(《老张的哲学》)
⑦没有充分的知识而作事,危险!有学问而找不到事作,甚至于饿死,死也光明;没学向而只求一碗饭吃,我说的是你和我,不管旁人,那和偷东西吃的老鼠一样,不但犯了偷盗的罪过,或者还播散一些传染病!(《赵子曰》)
①句伊牧师不留胡须自有他的道理。但老舍这么一扯,把二人微妙的关系和各自性格刻画的入考三分、滑稽得令人喷饭。②句写伊牧师的殖民野心,却以他自个儿掩人耳目的歪逻辑从反面来进行刻画、让人在幽默之中体会到一种凝重。③句老马本来英语成绩就糟糕,但他总渴望掩饰这一点。老舍以反逻辑的笔调把马创仁(老马)的心态充分暴光,让他丑态毕现。④句同前三句一样,出自《二马》。马夫人胭脂擦得小了是因为手头紧了的缘故。老马留小胡子是为显身份。夫妇两人争着打扮自己。老舍此句虽貌似有违逻辑,而深居正反映了老马夫妇的生活现状。似是而非的谬误真实凸现了它的幽默。⑤句温都太太的心理则显然定反逻辑了,这样正夸张地显现了她的爱财和利已。却又一场空。有着强烈的喜剧意味。⑥句以人物的有违逻辑的推理。体现了人物的滑稽。⑦句表现李景纯不伦不类的说敌,体现老舍语言风趣、幽默。
颠倒是非式的风马牛不相及式,任意奢饰的等违逻辑语言手法在老舍笔下经常见。这类幽默在来源上可分为二:一是言语本身;二是言语创造的情景。老舍不仅仅从主体的角度考虑了语言的工具性,言语的情境性,也从受体方面考虑了它的平民化、多样化。老舍的语言是质朴而多姿多彩的,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不同的幽默味。老舍作品就如一个兼容并包的大观园,既有高贵的牧母,稀有的天外兰,也有常见的芙蓉,甚至里而还有农夫喜闻乐见的小白菜。
实际上,欲对老舍幽默作个分类几乎只能是一个妄想。他的语言技法太娴熟了。就前面分三类而言事实上就已存在互相包容的部分、只是侧重点。或者欲窥探他幽默境界产生大致途径不同而已。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对其进行更细的分述了,譬如“望父生义”、“曲意别解”、“将错就错”、“巧用标点”、“随意搭配”、“同形异句”等变易技法。这里从语言要素(实际上已涉及了生活情境)角度来谈老舍的幽默语言。下面试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看。
二、语用角度的修辞技法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先天式的语言优势成就了他。老舍常不拘一格地远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的艺术目的。在创造幽默艺术这一层次上,老舍堪为大家。
1、奇比怪喻
①人家老孟自然,糊涂得象条骆驼,可是老那么魁梧壮实,一声不出,能在沙漠里慢慢溜达一个星期!(《听来的故事》)
②他一点不晓得大家为什么让他作校长、可是他也不骄傲,他天生来的是个馒头幌子——馒头铺门口放着的那个大馒头,大,体面,木头作的,上着白漆。(《听来的故事》)
③鼻子不十分高,可是眼睛特别的深,两个小眼珠深深的埋伏着,好象专等着帮助脸上发笑。(《二马》)
④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菜种钉子那么准确。(《骆驼祥子》)
⑤夫妇是树,儿女是花;有了花的树才能显出根儿深。(《我这一辈子》)
⑥稿子登出去,酬金就睡着了,睡得还是挺香甜。直到我也睡着了,它忽然来了,仿佛故意吓人玩。(《又是一 草绿》)
⑦赵科员的长相与举动,和白听戏的红票差不多,有实际上的用处,而没有分毫的价值。因此,耳目口鼻都没有一定地位的必要,事实上,他说话的时节五官也确随便挪动位置。眼珠
像炒豆似的,满脸上蹦。(《离婚》)
⑧衣服都是很好的丝织品,可是花样很老裁法很旧、金像是为从箱中拿出来晒一晒,而暂时以唐先生作衣裳架子。(《文博士》)
老舍曾说:“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联想。在生活中没有仔细的观察、广泛的注意,这种联想便无从得头” ⑩老舍的深厚生活基础和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让他的比喻如同张异了翅膀的风,常让读者防不胜防。老舍的比喻非常奇特。其喻体通常为接受者心理上不曾预料或难以想到的东西,在接受者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跃入其视野。譬如上面例举的八个例子。其本体却又常常是那些严肃而不可亵渎的人或事物。再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看,喻体往往是本体的某个特征的放大,对本体形成一种解构力。这样一来,从而形成强烈幽默感。
2、论诞夸饰
夸张是老舍另一犀利幽默武器。老舍的夸张不同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再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而是一种“让乞丐炫耀自己”的诙谐。
①杓儿盛着肉片,用腕一衬,长长的舌头从空中把肉片接住,尝尝滋味的浓淡。尝试之居,把肉片又吐到锅里,向着炒锅猛虎扑食般的打喷嚏。(《老张的哲学》)
②自从伤风好了以后,鼻子上老绉着那么几个笑纹,好象是给鼻子一些运动;因为伤风的时候,喷嚏连天,鼻子运动惯了。(《二马》)
③在洋人家里剪草皮的时候,洋人要是跟他过一句半句的话,他能把尾巴摆动三天三夜。(《柳家大院》)
④天一馋得直咽唾沫,非常的恨恶子敬;要不是看他是病人,非打他一顿不可,把清血药汁全打出来!(《同盟》)
⑤??(金三爷)倒在床上,登时鼾老像拉风箱似的,震得屋檐下的家雀都患了失眠。(《四世同堂》)
⑥买过两元钱的东西,老板便亲自让客人吃块酥糖;不吃,他能往人家嘴里送!(《老字号》) ⑦嘴里只有一个牙,因为没有什么陪衬,这一个牙看着又长又宽,颇有独霸一方的劲儿。(《二马》)
老舍所用的夸张从事理上看往往到了近乎荒诞的地步,在一片喜剧气氛中使夸张对象得到极度变形的表现。而这样又往往有违常理,有一种隐性的“自贬”意味,从而产生幽默。 夸饰的另一视点是饰,即修饰。老舍的语言修饰技巧堪称一绝。同样,修饰语从读者意想不到的角度飞出,宛如一个严肃威武的是人戴了一顶女人帽,给人新奇,别致的幽默感。 ①龙村古的父母,是一对只赌金钱不斗志气“黑头到老”的夫妻。他们无限惭愧的躺在棺材里,不曾践履人们当他们结婚的时候所给的吉祥话——“白头偕老”。(《老张的哲学》) ②跑到街上,找了个清静地方才低声的说:“他妈的!为两个破中国人??(《二马》) ③他的脸是两头翘,中间洼,象个元宝筐儿,鼻子好象是睡摇篮呢。眼睛因地势的关系——在元宝翅的溜坡上——也显着很深,象两个小圆槽,槽底上有点黑水;下巴往起翘着,因而下齿特别的向外,仿佛老和上齿顶得你出不来我 为的。(《牺牲》)
④我很艺术的把几个英国字匀派在中国字里,如鸡兔之同笼。英国人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可也把他们说得直眨眼。(《头一天》)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句子的修饰语就像树干逸出的技条不动声色地和主词结合在一起,却双不动声色地利用自己的能指给与主词以补充,同时也使自己所指偏离能指。给读者一种“不论不类”的审美感受。这一审美感美正是在有背常规的情形上取得的。可以说,拉长距离更有利于制造幽默。老舍正是利用他浓厚的生活积累和雄浑的语言功底以及对幽默感这一人类共有的审美机制的深刻把握,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修辞技法来创造幽默这一艺术的。老舍用来创造幽默的修辞手法远不止上文两种。比如语形倒反、飞白法、仿拟等。但无疑比喻和夸饰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特别是夸饰,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也是老舍幽默论在创作
中的实践。
老舍的幽默孔庆东篇三:老舍散文的幽默
老舍散文的幽默
作为中国文坛星斗上璀璨的一颗,老舍的作品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文学特质与精彩。出身贫寒的他,不到两岁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为别人洗衣裳过日子,清贫的生活却没有阻断他求学的路。而正因为这样环境的生活,才给他的文学作品带来了新的素材。他的散文也正是取材于这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使他将社会、文化中的让人忧患的意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展现于观众眼前。创造出了那粗俗风趣却又发人深省的语言。另外作为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他,当北京话被确立为基础音的时候,他对新文学的贡献也逐步显现了出来,并逐步取得了进展。由此,被誉为“中国的语言大师”。
老舍的作品涉及到多种文学形式。无论戏剧、小说还是散文,都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戏剧如介绍新中国成立时期,表达对政府为百姓办实事感激之情的戏剧《龙须沟》,语言幽默诙谐,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而话剧《茶馆》都是极有名的作品。老舍先生的散文需要细细品味和咀嚼,才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深意,。它的散文虽从不列为代表作,但是也写的非常好。其中的京味和幽默是主要特色,反映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忧国忧民的情感。一次,朱自清先生有“朱光潜文学沙龙”返回清华,有人问他,今天的是做如何,哪位诗人的最好。朱先生回答说,今天好的不是诗,老舍的散文最好。在那次聚会上朗诵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引起了高度的称赞。写景散文尚且有如此高的评价,叙事类幽默散文更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散文中的幽默,是恩你个狗将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情结合,获得一种丰厚的内在的艺术力量。
老舍散文也有不同的分类,有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自传散文,幽默散文等等。而他散文中的幽默与京味成为散文的重要特色。例如《取钱》、《幽默的危险》、《避暑》等。
散文《母鸡》就明显的表现户老舍先生语言中的幽默色彩。他运用北京语音中特有的儿化音,表现母鸡行为动作时,显得幽默风趣,也表现对生活的喜爱,悠然自得的心情。如“他总是挺着脖儿,表现出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机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钱,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如此简单细致却具有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他对语言的严谨,同时又具有北京特有的色彩。另一方面将母鸡的勇敢机敏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看到了一直将要起身作战的母鸡。
相关热词搜索:老舍 幽默 孔庆东 孔庆东谈幽默 老舍小说的幽默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