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测评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当前,心理测评在国外运用较为广泛,国内各用人单位招录职员时,运用心理测试并不普遍,但是,其于我国的发展前景却值得期待。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心理测评方法,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内企事业单位特点等因素出发,在引进先进的测评体系的同时,探索有自主特色的心理测评体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研制出契合国内客观情况的测评系统的同时,谨慎挑选心理测评机构及其从业者,目的在于,让我们的测评数据更合理、更科学,从而聘用到更符合国内企业要求的各种人才。
关键词:心理测评;人才聘用;关系
*作者简介::李依婷,1988.4,女,籍贯:上海,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方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361-02
一.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当前,国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迅速,各用人单位人才紧缺,在挑选人才时存在着盲目性。对于即将聘用的职员,用人单位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发掘其特长,无法调动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究其根本而言,是领导效率与管理方面存在梗阻。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或者技术型人才,是不适宜担任领导者角色的,如果硬要赶鸭子上架,其后果只能是企业效率低下,发展受到制约。作为管理对象,如果他们拥有和其岗位合拍的心理特征,比如在职业兴趣、倾向等方面能与岗位要求同步,无疑会更有效率。这所以这样说,是想强调,想要增强人事管理效率,就必须遵循"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这一根本的人事原则,而要实现这一说起来简单的原则,管理者就必须要对拟用人才的职务、特征等进行全面衡量,让他们与拟任岗位有很好的匹配度。怎么样才可达到这个要求呢?运用心理测评方法便可以达到目的。
二.心理测评简述
国内企业运用心理测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经三十来年的发展、探索,目前,心理测评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单位聘用新员工活动之中。和既往人才选拔方式比较发现,现代心理测评技术对于人才的全面评判更合理,更科学,不断发展的技术测评手段让人才选拔误差日益缩小。这种通过系列方法,把人的心理特点数字化,进而进行有效评判、测量员工心理素质的方法,按测评目的、要求等,可以划成多种类别。但无论怎么划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为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择服务。运用这种测评的意义表现在:
(一)有效规避心理异常者进入用人单位
从应聘者的情感、思维、习惯、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着手,运用测评系统,可以对其心理状态作出科学评价,区分出哪些人的心理状态处于正常范围内,哪里人的心理状况不理想,或不符合拟聘用人员岗位的心理要求,从而可以实现管理层的选人、用人更有针对性,把不适合特定岗位的心理异常者淘汰掉。
(二)可以全面反映职员发展趋势
运用心理测评体系,能全面获取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及其职业爱好,尤其是可以获得其人格测验中的多维度结果,从而对其未来的职业走势做出判断。通常来说,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责任感,其未来的工作绩效和发展空间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三)合理匹配岗位与人员之间的契合度
通常来讲,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对于人的职业特点、人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定的岗位需要特定的人才去适应它,驾驭它,如果契合度较高,则岗因人活,人借岗腾。因此,对应聘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能够为既定的岗位带来最合适的人选,实现人岗科学匹配,最终保证单位高效管理运行,且能使得单位人力资源建设更加健全、完备。
三.国内心理测评现状
目前,国内各大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均有专门的人才心理测评部门,相关的心理测评软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开发,一些大城市已将心理测评作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手段,所获得的测评指标,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我国的心理测评技术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在:
(一)部分测评软件陈旧,参数依旧是老版本,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导致测评获得的结果并不准确;而引进的测评系统没有依据国内实际情况做出修正、改进,如果这样直接引用外国的测评量表,同样会失之于科学、合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心理状况、身理条件都有本质差异,由此发生测量结果失之公允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人家的测评量表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生搬硬套了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说,是我们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二)滥用滥编心理测评结果,损害科技名誉
进行心理测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原本是好事儿,不过,这种测评却被部分人用于赶时髦。他们不管不顾测评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凡是属于测评范畴的心理测评量表,他们都敢拿来就用,丝毫不经验证,不经评判是否适用,这样,获得的测评结果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数据,没有任何的科学适用价值,最终损害的是用人单位及应聘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心理测评体系在我国的健康、科学发展。
(三)专业心理测评技术人员缺乏
没有科班出身的心理测评专业技术人员,即便有一套科学的测评量表,想要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也无异于痴人说梦。发达国家的心理测评专业技术人员均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必须要有一定的学历,必须要有心理测评执业资格,方可以上岗执业。反观国内,合格的心理测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学校这方面的专业设置也差强人意,导致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心理测评技术人才匮乏。这样的结果是,测评的单位认为测评结果不准确,没有测评的则根本忽略了员工的心理测评,认为,反正测与不测没什么区别。这样会影响心理测评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人群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心理测评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的较好,而在我国国内,其发展前景可谓广阔,其对于我国未来的人才选聘将会发生深远影响。
热点文章阅读